直至黄昏,杨台一家回到山庄。
简单吃过晚饭,卢氏随着儿媳住,顺便照看孙子。
杨卿拉着父亲去中院帮自己处理些棘手问题。
杨台起初不愿,实在拗不过儿子央求,就勉强答应了。
至于杨台白天的应允只是一句戏言,没成想儿子竟当真了。
杨台一路上觉察到数道窥探目光,暗地里不知道的更多。
院子角落、走廊、门口和屋内,杨台心中泛起涟漪,但依旧一如往常那般放平心态。
昏暗书房,案几上堆着一叠叠信函。
韩庚申焦急踱着步子,一见到杨卿顿时面露喜色。
“公子,您可算回来了。”
“这是我阿耶,有他帮忙,今晚就不用加班了。”
杨卿郑重向韩庚申介绍父亲,韩庚申心中立马警惕起来,面上仍恭敬见礼。
“韩庚申见过老爷子。”
杨台客气地点头回礼,韩庚申走进内室搬来凳子,放在案几正椅旁。
“正事要紧,早点完事早点休息。”
杨卿拉着父亲在身旁坐下,拿起小刀拆开一个信函,取出钥匙。
小心打开旁边木盒子,取出信件。
“要不还是算了,我在这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反倒会误事。”
杨台被儿子骚操作惊呆了,傻坐在这里,感觉就像被审犯人一样难受。
“还没看呢,阿耶怎知就帮不上忙?”
不知怎的,杨台就被儿子一句话就给唬住了。
信件纸张比大唐纸张更白,且质厚而细腻,杨台顿时心中大惊。
一叶而知秋,从细微处可窥测出很多,由此而知两国国力差距。
杨台表情变得复杂起来,苦涩而又庆幸。
“阿耶看看其中有何不妥?”
杨台接过儿子信件先是粗略浏览,抬头就是红色标题“幽新松南北主道检查工作意见”。
正文黑色字体小了很多,却字迹工整清晰,不像出自人手,倒像雕版刻印。
字体与大唐类似,少了很多比划,杨台倒也读得通。
由于阅读习惯不同,他读得很慢。
粗略浏览了一遍,再看到信下边醒目印章和毛笔签字,杨台默默记了下来。
再细看其中内容,杨台心情变得跌宕起伏。
一千三百公里砼高速公路竟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工了三百公里,包括配套排水沟、电缆槽和绿化。
信件提及很多不明名词和不解其义的检查项目,像什么各级财会审核复查,工程施工质量抽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等。
杨卿浏览完工程汇总图表,在最后一页盖上印玺,递给父亲。
“光看文字是看不出什么的,这是附件图表。”
图表很大,很多结构物有详细图解分析,杨台大致也看出很多异于大唐知识体系。
杨台越细究,越震撼。
“这是何意?”
杨卿回过头,解释道:“这是长度单位,叫厘米。按大唐一尺来算,大致相当三十三厘米。”
好在其它工程符号都有字体旁注,杨台也能看得明白。
多数信件都是些各类大工程进度汇报,杨卿快速浏览完,未发现其中错漏就快速盖章。
韩庚申有条不紊重新封装已阅信件,归好类交给侍卫。
侍卫将信件抱到内堂,放下信件就离开。
第二日,会有暗卫通过地下入口来取,并通过暗网情报处零号线速发地狱国。
渐渐,案几变得空旷起来。
约一个时辰,杨台才堪堪看完信件。
最后一页图表上赫然出现大大的赤色玺印,杨卿细看后,倒吸一口凉气。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篆字体,玺印一角有错痕,杨台看向韩庚申,语气结巴道:“这~这是?”
韩庚申微笑着朝杨台点头,杨台转头看到案几近似玄色大印,呼吸变得急促。
艰难转移视线,讪讪将信件和图表交给韩庚申,这才发现案几信件已空。
“这么快就完了?”
刚才一个信件儿子只需要几个呼吸就处理完了,他却需要很久。
杨台这时看向儿子的眼神充满着震惊和一脸不可置信。
“还没,不过快了。”
杨卿快速翻阅地狱国教育部执行法案《六二八年九月一日小学正式开办筹备工作事项》,全国各地小学总计一万三千四百五十所,课本、作业本、文具、餐饮、宿舍日常生活用品等工作已完成准备。
小学采用七年制,课程分国文、数学、自然科学、思政、体育和音乐。
各课程教材由工业科技研究所、工程科学院,理学科学院、科技部等单位成立教科文组织,统一编撰,教育部审核。
全部小学学校采用封闭式教学,只有周六周末可回家。
清晨六点半至七点早操,七点至七点半早读,七点半至八点早饭……晚自习至八点。
杨卿看到此,额头冒冷汗。
自己受过的苦,所有小可爱都将要再受一遍。
杨卿为他们默默祈祷,希望小朋友学得开心快乐,可千万不要问候自己一家。
一年两学期,每学期均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以检验所学成果。
上学期末有一月寒假,下月起有一月左右暑假,想必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
国文前期教授拼音识字,中后期采用墨家、兵家、医家和法家等名家经典名篇。
数学和自然科学借鉴系统教材,再由教科委细化认知推理步骤,以潜移默化深层培养学生各类分析、推断、归纳思维,优化不必要的思维误区,以达清晰明了,易于学习。
……
地狱国全国原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四座大小寺庙翻新改建后充为小学,新建六所小学均位于双子岛。
寺庙遍布全国,省了不少开支。
因双子岛靠近扶桑,加之新移民,没有无主大建筑,故新建六所小学以满足移民子女受教育所需。
由于是第一次,学生年龄放得很宽泛,只要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都可。
学生义务入学,所有费用皆由国家报销。
小学管理相关事宜,各级政府只有从旁协义务,而无直接管辖权。
所有学校均由教育部统一管理。
杨卿心中暗暗竖起大拇指,从开始就一下取消了很多冗余职位,也避免了暗箱操控。
全国小学老师共计九万七千名,同一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
凡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均在教育部小学司有档案。
日后教师部分信息变更,需要本人到教育部小学司办理。
国家途径学年升迁考试通过,由教育部分司统一办理,不必亲往。更新后证件,由国家邮寄到本人手里。
教师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一律依行政公务人员,统一纳入国家行政开支预算。
对照详细统计表格,杨卿计算教师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
参照全国物价,教师工资略低于杨卿前世城市教师工资。
其它福利待遇与国家城市公务员差不多,略微低些。
杨卿看得羡慕不已!
前世如果有这个工资福利,还有寒暑假,也相当轻松自在,他能心甘情愿当一辈子教师。
杨卿抬手提笔,在信件末尾写下韩愈《师说》中名句,以勉励告诫地狱国全体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难得见儿子认真做事,杨台凑近前,就被批语震惊。
“好!”
杨台对儿子赞叹不已,将批语熟记于心。
“阿耶,帮我看看其中可有何不妥之处?”
杨台一脸不情不愿地接过如书一般厚的文件,飙着官方奏对疯狂吐槽道:“斯之厚,乃公牍乎,抑或典籍也?”
“事关国家百年大计,儿不敢不慎重,有劳阿耶了。”
韩庚申端来茶壶和茶杯,小心翼翼沏了两杯茶。
“喝口茶,再慢慢看”
杨台接过儿子手里茶杯,喝了一口,重重将茶杯塞回儿子手里。
起初还是不情不愿,随着对一系列新颖而又大胆的举措进行深入了解剖析,杨台渐渐陷入痴醉。
杨卿几回进出书房,杨台如古佛伴青灯,对外界毫无察觉。
凡其中详细数据,杨台都要认真反复核算后,大声惊叫。
“这!这也太多了!大唐一年军费支出也没这么多,地狱国还真是有钱啊!”
杨卿被惊到了,疑惑道:“不就六万白金(白铜)币吗?”
大唐与地狱国贸易,货币汇率比为30:1,教育经费约有大唐钱九百万贯。
一名普通教师一年所得有一千五百文黑铜币,相当于大唐四十五贯钱。
近十万教师不算其它,光工资一年就有四百五十万贯大唐钱。
安史之乱前,大唐一年军费开支两百万贯钱左右,难怪杨台震惊。
杨台对儿子的不屑一顾颇为恼怒,厉声驳斥道。
“六万地狱白金币相当咱们大唐九百万贯,大唐一年国库军费支出才三百万贯。
还不就六万白金,你说得倒是很轻松。”
从往来密函得知地狱币的价值,杨卿从而也意识到黑铜币币值过于大,不方便民间百姓日常生活所需。
杨卿表情严肃,沉声道:“韩兄,你可知除了黑金币,赤金币和白金币外,百姓日常交易用什么?”
韩庚申掏出一枚精巧钢蹦,和前世一元硬币一般大小,价值也等同。
“一钢蹦兑换大唐一文,足够满足百姓日常交易所需。”
“嗯,不错,这就没问题题了。”
杨卿满意地朝韩庚申点头,转头看向父亲,陷入沉思。
普通教师年工资四万五,算上其它也就八万左右,也算合理。
全国教育经费相当后世90亿,而后世小学教育经费大概有2.8万亿,差距还是很大的。
考虑到经济水平和农业发展等因素,地狱国小学教育经费支出,还算合理。
杨卿回过神,微笑道:“不多,除了经费,阿耶还看到其它不足吗?”
“如每项数算依据确实,那举措完善且恰当,无任何错漏。”
“那就这样吧!”
杨卿拿过信件,快速翻到最后一页,盖上玺印。
“传国玉玺?”
“嗯。”
印玺一角镶金,把手雕有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五龙,齐拱中央明珠。
杨卿见父亲心情激动,就将印玺单手拿起,递给父亲。
杨台见儿子莽撞,吓得提醒道:“小心点,这可是国家社稷。”
接过印玺,小心放在案上,细细观赏。
见父亲如此小心谨慎,杨卿莞尔一笑。
“印玺可不是国家社稷,也不能代表和取代,它只不过是一种信物而已。如有需要,任何一种被认可且赋予权力象征的物件,皆可如始皇印。”
韩庚申认同地点头附和道:“公子说得在理!”
“赋予权力?”
杨台呢喃自语,陷入沉思。神情有些恍惚,约莫一炷香,杨台眼神清澈,再看印玺,眼神已不再那么炽热了。
双手拿起印玺还给儿子,杨卿将印玺放入紫檀木盒子。
“韩兄完事早点休息,我陪阿耶先走了。”
韩庚申快步走进前屋,唤来一名侍卫,吩咐道:“外面黑,你去给公子掌灯引路。”
沈炼麻利摘下宫灯,快步走到杨卿面前。
夜深人静,外面一片漆黑。
今日陪儿子,见其手下神情焦虑等待,及大量公碟,杨台唏嘘不已。
叹气道:“卿儿啊,你年纪轻轻,就要日日如此呕心沥血于案牍,可曾觉得幸苦?”
杨卿顿感心中一股暖意,自我安慰道:“起初有些苦,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苦了。如果能让地狱国每个人能过上好日子,一切付出就值得。”
来到东厢房,侍卫提前点亮油灯后,悄然离开。
杨卿陪着父亲进入正厅,绕过屏风,穿过两道凤洞门,进入内室。
“阿耶,你以后来就住这儿,我在你外面,有事喊我。”
杨台拿起梳妆台前木架上毛巾,擦脸,背着儿子摆手道:“嗯,知道了,你也早点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