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第148章 辽东不动,徐庶进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辽东不动,徐庶进言

公孙康却不以为意,“大汉气数已尽,刘备强行为大汉续命,不过是为自己登基称帝找个借口而已。

至于二人谁输谁赢,二人争夺天下也不是三五年,至少也要十年八年,届时我会向曹操上表,承认他的帝位就可以,他自然不会为难与我。

若十年之后曹操兵败,我亦可以向刘备进表,我又不曾出兵相助曹操,何罪之有?”

沮授还想再说什么,但却被公孙康拦下,“左右,推出去斩了。”

随着公孙康一声令下,便有兵士前来制住沮授,正欲将沮授拉下去斩了,忽然有人站出来,相劝公孙康,

“主公,万万不可斩杀沮授。”

公孙康抬眼观看,乃是手下将领柳毅是也,“为何?为何不杀?”

柳毅缓缓开口说道,“主公万万不可斩杀沮授,沮授乃是袁尚门客。

此时袁尚正在幽州抵抗曹操,而且已经联合了长沙刘备,若是此时斩杀沮授,那袁尚或许会调转枪头,直指辽东。

再有,若是袁尚给刘备通信,言说太守不肯抗曹,还杀了抗曹大将,若是日后刘备得了天下,辽东必然会引来刘备大军的攻伐。

主公虽然远在辽东,但是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手下文臣武将都足以让辽东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还请主公三思,我们不出兵抗曹,也不应斩杀袁尚门客。只作壁上观即可。”

公孙康点点头,眉头紧锁的脸上,终于漏出了笑容,“就依你之言。

随后向沮授说道,你且回去,让你主公宽心,我虽不愿出兵抗曹,但也不会在后方侵扰。

但若是大军兵败,切不要逃往辽东,如果你往投辽东,我必然将你等生擒,献于曹操。”

沮授劝说不动,拂袖离去。

再说袁尚派人前往长沙送信,长沙刘备接到袁尚的求助信,认真阅读之后,随即唤来李北川等人商议,

“众爱卿,袁绍兵败身死,如今袁氏只剩袁尚退守幽州,袁尚与朕书信,请求出兵北伐曹操。

与朕兵发一处,前后夹击,让那曹贼首尾不能兼顾,众爱卿是何看法?”

徐庶率先上前,深施一礼,“回禀陛下,臣认为该当出兵,如今我朝已日渐稳定,三地兵马加起来有近百万,早该出兵北伐。”

蒯良似乎与徐庶意见相同,“陛下,臣也认为该出兵相助,我大军与那曹贼早晚必有一战,此时有袁尚在后方援助,大大提升北伐的成功,臣认为不但要出兵,而且还要快速出兵。

早到一刻是一刻,袁绍自兵败之后,儿子接连身死,只剩袁尚领数万兵马死守幽州,若不及时出兵,恐袁尚难以抵抗曹操大军。”

众人议论纷纷,不过大多都是支持刘备出兵北伐,只有一小部分人建议刘备隔江观望。

这是徐庶突然开窍,向刘备进言道,“臣不才,愿领荆州兵马向宛城用兵,陛下可令西川孔明,扬州庞统各自出兵。

三路人马齐出,若是三路大胜,则曹操败矣;无论如何,只要三路人马有一路获胜,就可大挫曹军锐气,为我大军日后北伐奠定基础,也让曹操坐立难安。”

刘备询问道,“是哪三路人马?”

徐庶继续进言道,“第一路,可派马超前往汉中,攻取雍凉二州,一者马超原是羌人首领,在羌人之中威望甚高。

二者那马超本就是西凉大军的首领,若不是被人设计,马超定然不会在渭水大败。

马超虽勇,但却少谋,而孔明此时身在西川,西川还有子乔、法正等谋士相助,马超得众谋士相助,必然能夺回雍凉二地,雄踞雍州,使曹操心惊胆战。”

刘备继续问道,“这第二路是何方兵马?”

徐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第二路,还请陛下派遣在下前去,文聘张允乃是荆州水军大将,典韦许褚也是世之猛将。

第二路人马可派遣赵云领众将,向宛城、南阳进军,拿下荆州全境。”

徐庶顿了顿,继续向刘备进言,“陛下,这第三路必然是江东水军,徐盛周泰本是江东人士,对水战之事必然轻车熟路。

然董嗣将军也是久居江东,在下曾听闻董嗣将军曾与神策大将军张将军,苦战数十回合只才落下风,若不是有人相助,短时间内张将军也无法将董将军击败,其勇猛可见一斑。

江东更是有扬州牧庞士元,士元精通谋略,深谙兵法,有他为大军出谋划策,江东水军必能大胜。”

这时忽然有一人站出身来,视之乃是刘先刘始宗,对众人说道,

“陛下,众位大人,何不请大司马前来商议?大司马独领国中军事,每次出兵都对战场深有见解。

若是有北伐大计,不妨请大司马前来。”

刘备面带不悦,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淡淡的说道,

“自朕继承大统,承继汉室,多次与大司马商议北伐之事,但大司马始终以朝廷新定,发展民生为首要。

多次劝阻朕暂时放弃北伐,以待天时。若是请大司马前来,必然不会同意北伐之事。”

没错,刘备十分了解自己的四弟,若是向李北川提出北伐,李北川必然不会同意。

但是徐庶心中却是不满,自从跟随李北川在刘备手下做事,虽然刘备称帝自己也跟着高升,但是至今为止,从未建功立业。

在扬州连连失利,虽然在荆州打过几次胜仗,但也都是依托李北川的计谋,没有李北川自己很有可能,当时就在寿春与大军湮灭在那里了。

徐庶自然是不甘心,李北川虽然很看重自己,徐庶本人也一直把李北川作师焉,但是自己也是颍川高士,自小饱读诗书,精通兵法谋略。

又怎能愿意一直屈居他人之下,无论如何都想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

诸葛亮先伐荆州,庞统平定江东,此时的诸葛亮还在西川,平定南王孟获之乱,自己所处的荆州相对太平,各地太守也被刘备换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