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第136章 请君入瓮,摔杯为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请君入瓮,摔杯为号

帐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仿佛没有停歇的迹象。李北川站在营帐前,心中暗自焦急。

他一直担心着刘季玉今天是否会按照约定前来,如果刘季玉识破了他们的计谋,那么接下来在西川将会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

正当李北川忧心忡忡之际,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告:“报,大司马,刘季玉携文武官员前来军营交割张鲁!”

听到这个消息,李北川喜出望外,立刻迈步走向军营外迎接刘季玉。

当他来到军营门口时,只见远处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向这边驶来。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人数众多,起码有百人之众。他们簇拥着刘季玉,如同一股洪流般朝李北川的军营逼近。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李北川终于看清了队伍中的人物。除了刘季玉本人外,还有张松、法正、黄权、刘巴等文官,而另一边则是严颜、刘璝、杨怀、高沛等西川的大将。

这些人都是刘季玉的得力部下,他们的到来让整个场面显得格外庄重和严肃。

西川大将张任为首,但是张任已经死在李北川的刀下,泠苞邓贤二人此时则是坐山观虎斗,二人也不知李北川是否能顺利拿下西川,所以回到成都之后,只说是留守成都,其余事务一概不知。

这二人也不傻,若是当日不肯投降,自然跟张任一个下场。

但是二人也想过,假降也未尝不可,但是假降回成都向刘季玉上报,那时二人之间必有一战,能不能打的过李北川说不好,但是自己若是被李北川捉到,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刘季玉被人搀扶下车,拱手施礼,“哎呀大司马,可是苦了你们的大军了。

川蜀天气向来是如此,多有阴雨,少有晴天,故而蛇虫鼠蚁较多,还望大司马见谅,见谅啊。”

李北川回礼道,“好说好说,我大军在这几日,也习惯了一些,无妨。刘将军快请进大帐一叙,昨日张鲁被押运回来,今日将张鲁交给刘将军。

我也好回汉王处复命,也好带大军离开川蜀,免受这阴雨连绵,蛇虫鼠蚁的祸害啊,哈哈。。”

“哈哈哈。。大司马还真是风趣,好说,好说。”

二人携手揽腕,一同走进大帐之中。

李北川早已让人好酒席,款待刘季玉等人。

众人分宾主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北川大手一挥,“来啊,把张鲁给我押上来。”

说完便有人把张鲁五花大绑带上了大营,跪在刘季玉面前,那刘季玉看着眼前的张鲁,心中甚是愤怒,

“你这贼子,我父自进驻西川之时,可曾亏待你川蜀众人,你张鲁受我父亲厚恩,无一丝感恩之心,公然反叛,你是何道理?”

张鲁真乃道祖后人,就算被擒也无丝毫动容之色,只是跪在大帐之内,盯着刘季玉,

“你父子二人有何德行?能领着偌大的西川,胜者为王败者寇,今日我战败被俘已无话说,你可速斩我头。”

李北川对二人的对话没有兴趣,只顾着自己喝酒,时不时给陈到等人甩个眼神过去。

刘季玉气急败坏,“你。。你这贼子,气煞我也,兵败被擒还如此大言不惭,你。。你。。来人,给我拖下去,待我回成都发落。”

李北川一愣,转头看向刘季玉,“刘将军,张鲁在你治下公开反叛,你何不在此地斩他头颅,以示军威,反而要将他带回成都。”

“大司马有所不知,这张鲁固然可恨,可是他在汉中颇具人心。我欲优待张鲁,让他重新归顺我,张鲁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数年之间将汉中治理的井井有条,军士百姓无不信服张鲁,若是张鲁能真心归顺于我,乃是西川之幸事也。”

李北川闻言连声赞叹,拍手叫好,“刘将军真乃仁义之人,西川百姓得将军,真乃百姓之福。”

“大司马过奖了,我本就不喜征战,见不得这战场厮杀,百姓流离失所,父在世时总说我过于仁慈。

可我也只想让西川百姓免遭战乱之苦,男耕女织,一派祥和。”

“好好好,刘将军一言真是令在下醍醐灌顶。”

众人在宴席间高谈阔论,先谈西川之民生,西川之趣闻,西川之奇文。

聊至南方之荆州,汉王之江东,曹操之北方,官渡之袁绍。。

众人饮宴之间,李北川忽然收起了笑脸,询问刘季玉道,“刘将军,张鲁已交付于将军,不日在下便引军离开西川。

只是临走之际,在下还有一问,想请刘将军给在下解惑。”

刘季玉饶有兴趣,开口说道,“大司马但说无妨,知无不言。”

李北川点点头,随即询问道,“前番在下曾询问过将军,汉王在江东荆州二地,休整三年,整顿军马,便即刻向中原进军,北伐曹操。

不知那时刘将军可愿意出兵相助?”

“不瞒大司马,我与父亲在西川多年,苦苦征战才换来今日之太平,蜀中百姓已是苦不堪言,现在又有赵韪张鲁祸乱西川在前,想来川蜀还需一段时日恢复。

大司马可代我转告汉王,非是刘季玉不肯发兵相助,而是季玉不愿见刀兵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若是汉王他发兵北伐,我愿相助汉王兵马粮草,助汉王早日北伐成功,迎回天子。”

对于刘璋的这番话,李北川没有回应,笑着摇摇头。

刘璋见李北川不予回复,表情复杂,随即追问道,“大司马这是为何?”

“刘将军,大汉天下垂危,收复汉室疆土,刘姓之人人人有责。

刘将军在西川虽久施仁政,但天下大乱,群雄纷乱,汉室后裔正当承天子旨意,除贼扶汉,解救天子于危难之中。

我主汉王一介布衣,织席贩履出身,也敢提三尺长剑,建立不世功勋。

刘将军坐拥一十二郡,却不思报国忠君,着实让李北川汗颜。”

李北川言语未尽,猛地将手中酒杯摔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