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第124章 三路兵马,任务不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三路兵马,任务不同

此时另一路人马黄忠魏延二人,则率两万人马从通江进军,过南江即将到达汉中。

“汉升将军,进军之前大司马曾命我等在城固驻军,为何不让我等直率大军攻入汉中,汉中守军不过数万,何不一鼓作气拿下汉中,也好再图西川。”

“文长切勿心急,大司马自有打算,强攻汉中,那张鲁岂是泛泛之辈,在汉中多年,且自称张良后人,深得民心,汉中四周有大山包围,想要强攻谈何容易。

况且你我跟随大司马多年,大司马向来轻城池而重士卒,城池得失大司马向来不在意,但是每次战事之后,对于损兵折将之事,却是伤心至极。”

“的确如此,别人都是对自己的属地城池极为关心,我们的大司马却只在意兵马损失,对于城池得失却嗤之以鼻。

汉升将军,不知此番前来,大司马可有计谋与汉升将军。教我二人如何破汉中张鲁。”

黄忠哈哈大笑,“文长何必多此一问?”

魏延亦是大笑,看向黄忠将军,“大司马每次进军之前必然有良谋相赠,汉升将军为何不肯告知文长。”

“文长多虑,非是老朽不告知文长,而是我并不理解大司马是何用意?”

“这却是为何?”

“临行之前大司马再三叮嘱,让我在成固附近驻军,远离汉中八十里开外,每日向前进军十里,只扎营结寨,无需向汉中用兵,老朽不明其意。”

魏文长轻捋胡须,略作思考之状,连连点头,又连连摇头,黄忠不解其意,询问道,

“文长先点头后摇头,难不成对大司马的部署有所知晓?”

“非也,所谓攻城之道,在于急攻,要在对手未有反应之时出奇兵以攻之。攻城最忌讳的就是拖延时间。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将汉中包围,断其粮道,断其水源,可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让城内守军,不攻自破耳。

而我们此番前来,乃是秘密进军,张鲁在汉中为祸多年,囤积粮草甚多,包围之战术切不可用,唯有急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汉中进攻,拿下城池。”

黄忠点点头,对魏延所说的话表示赞同,

“的确如此,大司马此计谋,正犯了兵家大忌,我大军只在城外驻军,不切粮道,不断水源,只是每日向汉中靠近。

若是刘璋在后方为我大军提供粮草,方可放心行军,若是刘璋嫌我大军行军速度过慢,不予供给粮草,不出数日我大军不战自溃。”

“没错,大司马明明想夺取西川,更应该快速行军,前番刚夺下巴郡,生擒赵韪,大司马却将巴郡还给那刘璋,真不知大司马为何如此用兵。”

“往日大司马用计,或多或少我亦能猜到一二,只是今日之计谋,老朽却也看不穿大司马之用意。”

“既是大司马军令,大司马计谋你我自当服从。”

“也只好如此。”

随即黄忠魏延二人即领两万大军前往汉中,山路崎岖难行,两万人马走了整整三日才到成固城外,但并未在成固扎营,而是在西乡方向直接进军汉中,在汉中城外扎营结寨。

第三路人马也就是李严霍峻二人,这二人从巴中进军,虽是山路,但这一条山路是三条路之中最为快捷的,仅仅二日李严霍峻二人就已经到南郑城外。

不过李北川给李严的军令可不是在城外扎营,而是到南郑之后,就地整军,当夜便就地歇息,第二天直接攻城。

前锋自然是张任挑选的手下,当日张任将手下几千人分拨给李北川麾下几位大将之后,李北川又重新整合,共计四千五百人,陈到甘宁,黄忠魏延这两路人马各领五百人为向导。

而剩余的三千五百人则是全部拨给了李严,并且让李严到达南郑城外直接攻城,南郑乃是张鲁之弟张卫,张卫能成为张鲁手下大将,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有多强。

而是因为张卫乃是张鲁的弟弟,据记载这个张卫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胜仗,张鲁派他守南郑,虽然自家人信得过,但是南郑堪忧。

所以李北川给李严的命令就是当即拿下南郑。

李严也没有辱没李北川给自己的信任,率大军过山路到南郑城外的时候,没有一丝倦意,甚至都没有休息,率大军直奔南郑。

本来攻城并不顺利,但是李严见攻城不顺,便下令撤军,谁承想张卫自信爆棚,竟然率军冲出南郑要彻底击溃李严大军,但是南郑守军不敌李严麾下将士

南郑守将张卫也是平平无奇,李严下令,自己与霍峻各领一万人马,分两路撤退,待张卫出城之后,二人左右包抄。

将张卫大军死死包围,最终张卫被李严生擒,其余将士也都缴械投降。

李严攻下南郑之后,即刻整顿兵马,南郑守军数量不多,俘获兵马之后此时拥军三万。

而另一边,陈到甘宁二人分兵进军,陈到领一万人马进攻定军山。甘宁则是领两万人马直取阳平关。

甘宁本就是川中子弟,对山间地形,山间作战颇有了解。甘宁到阳平关外之后,将两万人马再次分兵而进,一路走略阳,一路走勉县,前后夹击阳平关。

两路人马进军速度犹如疾风骤雨,但由于路线不同,略阳方向的军队率先抵达阳平关,并与守将杨柏展开激烈战斗。然而,战况并不顺利,双方陷入僵持局面。

就在此时,甘宁率领一万精兵绕道勉县,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阳平关。他的到来打破了僵局,两路大军齐心协力,对阳平关发起猛攻。

杨柏难以抵挡这股强大的攻势,最终城破兵败。杨柏企图逃回应天汉中,却被甘宁率军穷追不舍,最终惨遭斩杀。

至此,阳平关已落入甘宁手中,他立即向李北川写信报告自己夺取阳平关的胜利消息。而另一边,陈到的目标并非攻城掠地,他的目光锁定在定军山上。

占领此山,不仅可以切断汉中敌军的粮道,还能利用山势险峻之便,设下埋伏,给敌人以重创。

陈到深知定军山的战略意义重大,决定倾尽全力将其纳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