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第54章 北川的信,寿春的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北川的信,寿春的兵

刘备率军应军师李北川的计谋,以快兵击之,可以说在江东战场进行的很是顺利。

虽然在柴桑遇到阻挠,但是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可不是吃素的,三人虽然是北方的汉子,不善水战,但是庞统又怎会不知,有庞统在,兼有这几位猛将,纵然柴桑是重兵把守,也无济于事。

但是刘备并不是什么都不清楚,还是李北川预料的没错,正直孙策去世,江东各地并不稳定,所以才被刘备率军钻了一个大空子,若是日后孙权统一了江东,再想以北方兵马渡江战胜孙权水军,想必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是刘备所担心,刘备担心的只有一件事,不能说是一件事,准确的说,是一个人,没错就是李北川。

李北川虽然前番多次做出与刘备道义相悖的决定,但是最终都不失为为了刘备自己的大业,自己岂会不知,但是私自募兵组建军队,这件事就算自己可以原谅李北川,军中将士文臣武将该如何看待,就因为李北川是自己的四弟,就因为李北川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大业,这根本说不通,也不足以令众人信服。

刘备深知现在自己能有扬州为据,还能攻下这几座城池,全都倚仗李北川的计谋,若是以前李北川就是自己四弟,哪怕犯了什么错自己也会原谅,刘备自然知道自己四弟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自己好,但是眼下地盘越来越大,文臣武将越来越多,自己一味的任由李北川做一些违背自己的事情,那其他官员会作何感想,自己又如何领导众人。

刘备在房中来回踱步,心中甚是苦恼。

想起前几日庞统与自己交心详谈,李北川在军中威望十足,除了自己的二弟三弟,是在桃园结义的兄弟之外。

细数一下,许褚典韦二人便是李北川的心腹兄弟,卧龙凤雏更是李北川不辞辛苦千里请来投奔自己,赵云不必说是李北川让自己借来的,张辽算是自己与李北川同时招降的,荆州战场的魏延与黄忠皆是李北川下令收入麾下。

莫非这李北川是要借我汉室后裔的声势,取天下自立为帝?

如果是这样那李北川藏的也太深了,毕竟无论是谁都对李北川十分敬仰,无论是说起带兵打仗的将才还是攻陷城池的计谋,最重要的是无论是谁都说李北川忠心为自己,别无二心。

即使是自己与李北川翻脸,李北川也坚持是为了自己的大业,为的始终是汉室天下,图的也只是天下太平,求得甚至只是在一处环境优雅之地做一财主。

莫非这李北川是上天派来的神仙,上天也知道汉室危矣,故此派下李北川来协助自己匡扶天下?

正在刘备思考之间,外面忽然有人来报,

“主公,北川先生有信件传来。”

“递上来!”

“是!”

仆人把信件递给刘备之后就离去了,一脸愁容的刘备这才坐定打开信件,

“主公在上,北川百拜。主公已知北川私募兵,建军队,攻荆州。北川有罪,可汉室危矣,贼操挟天子,声势之浩大,主公乃汉裔,今天子蒙难,主安忍视之?

北川不得已而为之,天子在操掌中,荆刘表视若无睹,不思出兵救之,只知在荆享乐,与贼何异?荆若在主公手中,便可与操为敌,不日迎回天子,成功名大业,匡扶汉室。

今荆州已夺二城,我令孔明坚守,派大军援主公,北川便亲往柴桑,协助主公夺江东,稳定江东,操必不敢轻视主公,再夺荆州,最后取蜀地西川,汉室天下大半在主公手中,可随时与操开战,迎回天子。

若是主公还念同宗手足,不忍夺荆州西川,主公可请二人同往北方战操,如若不愿再取不迟。

如此一来,天子仍在操手中受难,三家出兵,心思怎能想通,如果三家都愿出兵战操,刘璋刘表定会想夺取头功,如此二人必有一战,想操还未败,已两败俱伤,操趁势夺下蜀地与荆州,主公何以抗衡?

北川死谏,望主公以天下为重,北川不才愿为主公出谋划策,攻城拔寨,不在话下。

如若主公不肯,不日北川既往柴桑,请主公斩下北川头颅以悬东门,北川无话。

北川百拜。”

刘备读完李北川的信件,不觉已泪如雨下,想着李北川必然是上天派来拯救天下众生的,不以私人感情为重,字字句句都在汉室天下,刘备怎能不被感动。

“传命三军,固守柴桑不可轻动,北川不日即到柴桑,北川一到立刻向南用兵。”

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刘备也算是开了窍了,李北川说的的确有理,天子在曹操手中受苦受难,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却只知享乐,同为汉室后裔,此二人如此行径,如何对得起高祖。

。。。。。。

“元直,我已与主公信件,明日我将奔赴柴桑,寿春我就交给先生了。”

“什么,先生要走?”

“是,江东已历三世,文臣武将何其之多,我若不去,江东战事必然会拖延良久,必须要尽快收得江东各州,曹操日渐势大,我军若长此下去,早晚必然是曹操囊中之物。”

“可是先生,徐州还有几万兵马在远处观望,不知何时会对寿春用兵。这城中只有数万守军,在下恐难当其任。”

“不妨,此次我不带一兵一卒,只带走自己的护卫替天百人,其余将士皆留给元直。更何况还有他二人。”

说完看向陈到杨奉,二人心领神会跪倒在地,

“我二人绝不负先生所托,必然死守寿春,抵挡徐州兵马。”

“元直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哈哈哈。。先生不怕我降了曹军?”

“不怕,我李北川向来用人不疑,既然你肯投诚于我主,我便信你。即使有一天寿春失守,而你又身在曹营,那我李北川也宁愿相信是曹军用徐母威胁与你,而不是你元直主动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