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 第42章 黄忠归降,徐庶归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黄忠归降,徐庶归来

门人有些奇怪的看向来人,一脸疑惑,

“哪八个字!!”

“汉室垂危,英雄不老!”

“记下了,你快走吧,让将军看到了又要责怪于我。”

“是是是,我这就走!”

门人收下信件,把金钶子收入囊中,从身上掏出了几块银钱,交给了将军的仆人,并且把那人交代的事情和仆人说了,门人是见不到主人的,哪怕能见到,门人也不能和主人对话,门人门人顾名思义就是看门的人,连内院都进不去。

“将军,有人给您带信!”

“什么人?”

“那人不肯说。”

“把信拿与我看。”

“那人还留下了八个字。”

“哦?什么字?”

“汉室垂危,英雄不老?”

黄老将军站起身来,看着报信的仆人,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那人现在何处?”

“门人说那人已经走了。”

“去把他给我追回来。”

“是!”

待仆人走后,黄老将军才把信件拆开,认真阅读,

“黄老将军在上,晚辈北川拜上。北川身在扬州,将军威名远播,若非魏延投诚,将军镇守长沙,北川无法进城。可今天下大乱,汉室岌岌可危,刘表自守荆州,素来胸无大志,荆州蔡氏专权,背主意图荆州,不顾汉室存亡。素知将军忠义,安忍荆州大乱?何不横刀立马,随主征战沙场,匡扶汉室天下,不枉将军威名,不枉将军武艺,不枉将军忠心,不枉将军大志。北川再拜。”

“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

“备马!!”

。。。。。。

“先生,外面。。”

诸葛亮正在长沙给李北川写信,忽然外面有人报信,

“外面怎么了?”

“黄老将军来了?”

诸葛亮和一众将军都愣住了,自打魏延开城门应诸葛亮进城之后,黄将军便回到家中,闭门谢客,诸葛亮曾多次上门探访都被回绝了,诸葛亮为此想了不少办法,请来了不知多少长沙高士名流,都无法劝动黄将军,黄将军甚至都不肯出家门,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他是来为韩玄报仇的?”

听到魏延这样说,典韦许褚即刻摆出战斗姿态,临行之前李北川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典韦许褚保护好诸葛亮,黄忠的本事这二人是在阵前见识过的,即使黄将军上了年纪,在力量、技巧、箭法等各方面,典韦许褚二人单打独斗,统统不是黄将军的对手,只有二人合力才有抵挡黄将军的可能。

“不像,只是单人单骑,没带兵器也没带兵士!”

“难不成。。”

诸葛亮话还没有说完,黄将军已经下马冲进来了,诸葛亮赶紧起身前去迎接,典韦许褚一左一右在诸葛亮身后保护,魏延也在一旁守着。只见黄将军见到诸葛亮之后,深施一礼,

“黄将军?你这是为何?”

“黄忠虽然上了年纪,但有心报效国家,还望先生摒弃前嫌,接纳黄忠。”

众人都被黄忠的投诚搞得措手不及,毕竟之前诸葛亮想了那么多办法,始终都没能把黄将军请出山,只是过了一天而已,这黄将军就自己过来投诚了。

“将军,前番亮多次去请将军出山,将军甚至都不肯见我等。”

“先生。。。”

说着便从怀里把李北川的信件拿了出来,在众人面前展示,

“北川先生仅仅只一封信,就让黄忠我无地自容,我黄忠空活几十载,虽有一身武艺,但却不能效忠汉室,黄忠甚是愧疚,甚至还多在家中不肯外出见人。”

“黄将军太过谦虚了,黄将军威名远播,若不是魏延相助,我等不知何时才能攻入长沙。”

“实在惭愧实在是惭愧,我已想好,投诚刘备刘玄德,助主公匡扶汉室。”

“甚好,如此甚好!!”

黄忠加入刘备集团不在话下,当日诸葛亮便在军中设宴,有了黄忠的加入,长沙其他文臣武将也一一归降,如此一来,诸葛亮不光攻下了长沙城,还收服了长沙的一众人心。

而且有了黄忠的加入,更有不少不少青壮年来参军,诸葛亮从扬州带出来的五万人马,虽然在一路上有所损失,但损失并不大,再加上有李北川的计策,让诸葛亮军队一众人马路过城池,要与民秋毫无犯,当成是自己的属地,所以一路走来,深得民心,此时有了黄忠的加入,原有的五万人马现在在册的已经有十万之众了,因为时间原因,还有很多是没有登记在册的。

有了黄忠的加入,诸葛亮即刻回信命人送往扬州。

扬州城中,两处战场大捷让李北川高兴不已,李北川的信件也起到了作用,成功让黄忠回心转意,愿意加入刘备集团,现在刘备麾下,谋士卧龙凤雏,武将更是有张飞关羽,典韦许褚,张辽赵云,黄忠魏延等人。

只是攻打荆州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到了刘备那里,李北川内心有些忐忑,不知道刘备会如何处置自己。

正在李北川思考之时,外面忽然来了一个人,

“先生,徐庶到了!”

“哦?现在何处?”

“在徐母家中。”

“知道了。”

那人说完便离开了,李北川心想着,肚子饿了就有人来送饭,好极了。

笃笃笃。

“徐母可在家中?”

“何人?”

“在下李北川!”

“原来是先生,快请进!”

“徐母近来可安好?”

“一切都好,感谢先生照顾。”

“都是在下应该做的,其实在下把徐母接到扬州,也是有私心的。”

“先生心思老身岂会不知,想必是为了我家徐庶。”

“的确,徐元直乃忠义之人,不但精通谋略,而且好学武艺,在下仰慕已久,所以把徐母接到身边。”

“我儿元直向来喜欢云游四方,在外行侠仗义,但我唯恐他会失身于贼,先生把我接到扬州,想必也是为了让我儿为刘玄德出谋划策。”

“的确如此,毕竟现在天下大乱汉室垂危,曹操挟天子在兖州,我也希望我主早日打败曹操,迎回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