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风雨话东周 > 第八十一篇:兵伐临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目夷说:“齐国是一个大国,他有象泰山和渤海这样险要的地方,也有象琅琊、即墨这样富饶的地方。我们宋国国土狭小,物产稀少,这是第一个不如。齐国有高虎、国懿仲这样的世代监国之臣,有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这样的栋梁为齐国出谋划策。我们在文武方面都不够,贤良的人才也少,这是第二个不如。齐桓公讨伐山戎的时候,有俞儿这样的人为他开道,在郊外打猎,连千年的灵蛇都会出现。我们今年正春的时候,流星坠地,二月份又是挂大风,鸟儿都没有地方居住,天气都是异象,这是第三个不如。有这么三个不如,我们能做到自保,都算很好的了,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去管别人的事情呢?”

宋襄公说:“可是寡人一直都是靠仁义来作为宋国立国的根本啊,现在不完成齐侯托付给我的事情,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宋襄公呢还是个耿直人,他没有听目夷的意见,他明明知道自己和齐国比还是有差距,但是别人托付自己的事情,自己答应了怎么也要做到。

单独凭借一个宋国,怎么也做不到成功讨伐齐国,而且在那个时代,谁干了坏事,天下都会一起去征讨它的。宋国就出面向诸侯国发出向齐国问罪的檄文。

话说檄文到了卫国,卫国大大夫宁速说:“臣知道立太子首先是嫡子,没有嫡子,就应该立年长的,这是完全符合礼制的。齐国的公子无亏年龄最大,而且以前和卫国关系很好,有戍守卫国的功劳,对于卫国有恩。臣下认为我们卫国就没有必要去凑这个热闹了。”

卫文公说:“太子昭被齐侯立为太子,普天之下大家都是知道了。公子无亏戍守卫国,是私下的利益,但是立太子,这个是天下的公义。因为私人的利益而放弃公义,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卫国出兵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了。

檄文到了鲁国,鲁僖公这么说:“齐侯把公子昭托付给的是宋国,没有托付给寡人,寡人根本不知道这件齐侯立太子的事情。寡人只知道按照长幼的顺序,鲁国宋国讨伐齐国,寡人就应该去救齐国。”鲁国看来不仅不出兵,而且还站在了公子无亏那边。

周襄王十年,齐公子无亏元年三月。宋襄公亲自和卫国、曹国、邾国,一共四个国家的军队,一起跟随齐太子昭讨伐齐国,大军驻扎在齐国郊外。

这个时候雍巫已经当了中大夫,领了司马的职位,掌握了齐国的兵权。公子无亏听说敌人来犯,他就亲自统领兵马出城迎敌。两支军队就这么对上了。

这个时候齐国国内的老臣高虎对国懿仲说:“我们以前支持无亏的目的,主要是支持他主持先君的葬礼。现在太子已经回来了,又得到了宋国的帮助。按照道理来说,太子继位才是合理的。而且雍巫、竖刁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早晚会成为齐国的一大祸患。不如趁这个时机除掉他们,迎接太子为君。那么其他公子的觊觎的心思也会断绝,齐国也就象泰山一样,江山永固了。”

国懿仲说:“当前雍巫率兵驻扎在郊外,我呢假装有事情召唤竖刁回来,然后直接杀了他。再率百官迎接太子昭回来,取代无亏的位置。到时候事情已经办完了,雍巫也就没有办法了。”

听这么一说,高虎拍着手说:“这个计策太妙了。”他呢就安排甲士埋伏好,派人以有机密的事情要商量,去请竖刁来会商。

竖刁接到开会的消息,心里没有什么怀疑的,直接就来了。高虎在酒楼上安排了宴席,虽然是打仗,酒还是要喝的。

三杯酒说着就下肚了。高虎说:“现在宋国纠集诸侯,大兵送太子昭回来,我们拿什么来抵抗呢?”竖刁说:“雍巫已经出兵迎敌了。”高虎说:“敌人太多了,恐怕我们抵挡不了。老夫想向大夫借一样东西,可以救齐国的危难。”

竖刁说:“我有什么能力啊,如果有需要,听您的安排就是了。”

高虎大声说:“我要借你的人头,向宋国谢罪。”

突然听高虎这么一说,一下子竖刁楞住了,这是搞的什么鬼啊。

还没有等竖刁回过神来,高虎对着台下大喊:“还不动手。”埋伏在墙壁后面的甲士就冲了出来,一把拿住竖刁,几把砍刀就砍了下来,竖刁当场就被杀了。

高虎命令手下打开了城门,派人传话说:“我们齐国的太子昭已经在城外了,愿意和我一起去接太子的跟我走。”

齐国的那些官员将士些平时里都受了雍巫、竖刁的气,大家的人心都在太子昭那边,看监国的老臣高虎都出门迎接太子,大家都愿意跟随,一下子就有那么一千多人跟着出去了。

齐国另外一个监国的老臣国懿仲这个时候呢就赶到了宫里,他见到了公子无亏,就对他说:“公子啊,大伙儿的心思都想着太子昭,都跑出去迎接他去了,老臣我呢也没有办法阻止。公子当下还是想办法快点跑了吧。”

无亏就问:“雍巫、竖刁现在在哪儿啊?”

国懿仲说:“雍巫和对方接战,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竖已经被国人给杀了。”

无亏听了,心头那个火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说:“杀竖刁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和他们一伙儿的,还想来蒙骗了。”就叫手下甲士捉拿国懿仲。

国懿仲看情况不好,他跑得快,一溜烟儿就跑出了朝门,一会儿就没影子了。

公子无亏也是个不知道好坏的主儿,或者说也是个不怕事的,他就带领十多个内侍,大家乘坐一辆小车,自己举起宝剑,下令出宫,亲自迎战。内侍到处叫人,出去打仗,至少人要多点嘛。但是内侍叫了半天,没有人来帮忙。

听他这么喊,不仅没有找来帮手,反而把以前那些受了欺负的大臣家族些引了出来。

这些人以前因为不依附公子无亏,家中多有被雍巫、竖刁杀害的,家属们个个都有天大的冤屈,发泄不了。今天听说宋国集合几国兵马,为太子昭出头,大家都巴不得雍巫兵败呢。但是又担心兵败,宋兵进城屠城。大伙儿都心怀着鬼胎。听消息说高虎杀人竖刁,迎接太子。大家这下子没有一个不高兴的,都带着器械防身,在东门打探太子的消息。

恰好遇见公子无亏乘车过来。大家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大家伙儿大吼一声,各人拿着器械就把无亏团团围了起来。

内侍们大声喝叫:“主公在这里,诸位不要无理。”

那些人根本不管这些,说:“哪里有我们的主公。”大家伙儿拿起家伙对着内侍一顿乱砍。无亏抵挡不住,只好下车逃跑,但是怎么跑得出去,被这些人乱刀给砍死了。

消息马上就传开了,国懿仲过来抚慰了众人一下,招呼大家散去,把无亏的尸首装进棺椁。一边派人把情况报告给高虎。

再说这边雍巫在东关和宋军僵持在一起,军中夜间突然乱了,传来消息说:“无亏、竖刁都被杀了。高虎率领国人迎接太子昭为君。大家都别抵抗了。”

雍巫知道军心完全乱了,心里面焦急,想来想去,只好找了心腹的人,连夜跑鲁国避难去了。

等到天亮,高虎到了军中,安抚了将领士兵,领着人马到郊外,迎接太子昭。接着和宋、卫、曹、邾四国讲和。四国达到目的,就都退兵而去。

高虎接着太子昭,一行人到临淄城外,接着派人报告国懿仲,整理法驾,会同文武百官,准备出迎太子昭。

看着太子昭继位就在眼前,哪里知道又出了事,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齐国另外的三个公子,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这边出问题了。公子元和公子潘本来也要出门接太子昭的,但是公子商人不愿意,他说:“之前,我们的父亲去世,是无亏组织的,他公子昭不来奔丧,却借着别国的军队,强夺齐国,这是不符合道理的。我听说诸侯的军队已经退兵,我们不如亲率我们自家的兵丁,声言给无亏报仇,诛杀子昭。我们三个人中,再凭大臣们的公议,选一个人为君,免得受宋国的节制,也省得灭了先君盟主的威名。”

公子元说:“这样做的话,还是要取得宫里面的同意才行,这样师出才有名。”

几个人就这么商量下来,然后派人到宫里面禀报公子无亏的母亲长卫姬。

长卫姬听来人这么说,想起自己的儿子无亏身死,眼泪水就掉下来了,她说:“如果能替无亏报仇,我就是死了也没有是遗憾的。”她呢就纠集无亏以前的一班人,和三位公子的人马汇集到一起。加上竖刁残留的手下门人,也想为主人报仇。他们也一起来相助。

这些人分头占据了临淄的各个城门。城里面国懿仲看四家人马不少,只好把自家的府门关了,眼下不敢出面了。

城外高虎看见这个情况,也知道一下子打不进去,就对太子昭说:“无亏、竖刁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余党还在。三位公子还出面闭门不迎接太子。如果要进城,肯定只有一战。如果开战没有胜算的话,那就麻烦了。不如再向宋国求救。”

太子昭心里也清楚,他说:“一切但凭国老主张。”定下这个策略,两人就带人马重新往宋国而来。

毕竟不知太子昭能否取得救兵,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