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一路逆行 > 第183章 老不消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梅姨在屋里,听得晒坪里很热闹,出来后给三人奉了一杯热茶。

老人叮嘱,把那只最喜欢欺负母鸭子的大公鸭杀了,好好招待这三位难得来一趟的贵客。

拂苏和龙年礼听到老人说“喜欢欺负母鸭子的大公鸭”,脸上就飞上了红霞。

张碧逸则要推辞,解释说在大柳树村刚刚吃过,然后就直接过来的。

老人问道:“又是在步胜阗那家伙的堂弟媳妇家里吃的?”

张碧逸简直是老脸一红。想不到,这老人,前晚喝酒时只是那样聊上几句,就把这些关系梳理得一清二楚。

老人接着道:“你们三人,看我是假,找我家定军才是真吧?”

三人被老人直接说穿来意,讪讪的,很不好意思。

“那就这样定了,定军回来还要一段时间,等你梅姨把饭做熟了,想必他也会回来了。”

老人朝梅姨看看,压低声音道:“今晚,咱爷俩,继续搞两杯。”

梅姨已经到屋旁竹园的围堰内去捉鸭子了,张碧逸给皮安邦老人说明了拂苏姐姐的来意。

老人听后,思忖一会,眼睛突然一亮,看着拂苏道:“表哥?表妹?是河清县的金环?”

拂苏问道:“老人家,您说的金环,可是姓唐?”

老人高兴地道:“对对,是姓唐,我只记得小名就叫金环。”

老人告诉拂苏,他先前的老婆,七十多岁的时候就不在了。如今的梅姨,是十多年前,就跟了他的。

他以前的老婆是家里的老大,他们一共有五仔妹,三男两女,最小的就是妹妹,嫁在了河清县碧岩镇的唐家。这碧岩镇,其实就是河清县县衙的所在地。唐门在碧岩镇,算是望族之一。

他这个最小的姨妹子,比她的大姐,嫁得好多了。她大姐啊,就只有土里刨的命。

“唉,她跟着我,也苦了一世。我家定军,就是她四十七一岁时生的。”老人似乎在回忆。

“如今一走,也快二十年啦。”老人平静地叙说,似乎不带一点感情。

可是,张碧逸三人听了,还是不胜唏嘘。

“你说的表妹,就是金环,对,唐金环,就是我这姨妹子的大女儿。应该还是三十多年前,她不到十岁的时候看到过。”老人回忆道。

骤然打开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让他显得很高兴。

拂苏没想到,在江湖上声名远播的二师姐,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小名。

龙年礼则对梅姨很感兴趣。

他就想不明白,梅姨看着就是五十多岁,和眼前的皮安邦老人,相差绝对在四十岁左右,她是如何跟了他的?

不过,好奇归好奇,问肯定是不会问的。

梅姨做一顿可口的饭食,真的是手到擒来。在梅姨招呼他们,可以吃饭的时候,皮定军果然回来了。

见到张碧逸,他的脸上流露出高兴和欣赏。可看到龙年礼和拂苏,他还是吃了一惊。

前天陪着张碧逸前来的,是孔武有力的步惊皋。

今天来的,却是一位俊美无俦的公子,和一位美艳动人不可方物的姑娘。

这张碧逸,啧啧,了不起。

拂苏上前,深深地道了一个万福:“拂苏见过定军表哥。”

“你是?”皮定军的印象里,可从来没有这样一位绝色的姑娘。

“我的师姐是唐静薇。十多年前,我在潼阳分堂见过您。”拂苏笑着道。

皮定军陷入回忆。

确实,十多年前,他听说江湖有名的侠女唐静薇找上他,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时,唐静薇就已经进入了分堂。后来才知道,竟然是二十年左右没有见过的表妹金环。

想不到,声名远播的唐静薇,竟然就是他的表妹唐金环。

当时,表妹身边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眉清目秀的小丫头,难道就是眼前的拂苏?

皮定军仔细看了看拂苏,那眉眼,依稀还有记忆,应该不错,就是那小丫头。

皮定军的心头,竟然涌起一股堵塞之感。

一时间,他似乎百感交集,嘴唇嚅动了几下,竟是没有发出声音。

发现众人看着他,皮定军知道自己有点失态,这才抱起双拳行礼:“见过拂苏妹妹。”

随即,他便爽朗地笑道:“哈哈,想不到当年的小丫头,如今风姿竟然这般迷人,了不得,了不得!”

拂苏听皮定军赞得真切,有点羞赧道:“定军表哥谬赞了。”

几人纷纷落座。

拂苏对着老人道:“老人家,饭后我们和表哥有些事还想谈,这酒您看?”

老人笑着道:“姑娘,你该不会是心疼张公子吧?我记得,张公子那天的两餐饭,可是下肚十斤酒呢。”

拂苏瞪了张碧逸一眼。龙年礼也忍不住看了看张碧逸,十斤,这得多大的脾胃才装得下啊,看来,回去后还得劝劝张兄,这么喝酒怎么行?

老人看见拂苏和龙年礼那神情,哈哈一笑,大手一挥:“今天我们爷三个,平打杀刀杯,就两杯!”

拂苏在这湖山镇生活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平打杀刀杯,就是一样多的意思。

梅姨看见老人那气派,忍不住揭短道:“还两杯!你说,前天两杯你喝成什么样子啦?一晚上掐掐扯扯,还让人睡觉不?”

老人嘻嘻嘻,悻悻地讪笑。

张碧逸一下子愣住了。

皮定军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没听到。

拂苏和龙年礼,却是脸都红了,简直比那老人还尴尬。

梅姨见几人那模样,知道自己说话说出糗了,连忙找个借口,出去了。

老人见梅姨走出去,提起酒坛,就给自己倒了一杯。

张碧逸和皮定军这次倒是没用碗,也和老人一样,三人没有一口闷,慢慢地分作几口喝下。

等到一杯喝完了,老人拎起坛子还要倒酒时,就瞧见梅姨靠在门后面,眼睛瞪着他。

老人只好把酒坛子放下,但随即,又觍着脸对着门口道:“半杯,大半杯,这总行了吧?”

除了皮定军,三人暗自好笑。

饭后,老人又回到晒坪中,到他的躺椅上去吸他的叶子烟。张碧逸四人,则到旁边的屋子里,去聊事情。梅姨这才回到厨房,草草地扒了几口饭菜,就去收拾了。

注:老不消矢,陇南一带的地方方言,有为老不尊的意思,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