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越三人听到刘敏这直白的话语,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还是王越率先回过神。直接问道。

“不知渔阳侯,我等武不能上阵杀敌,文不能安邦定国,不知渔阳侯招募我等是为什么,难道就为渔阳侯铲除异己,行那刺杀之术吗”。

王越的话刚说完就听刘敏道。

“我想王侠士误会了,行刺之术只能治标不治本,我招募三位侠士是另有他用,三位侠士是江湖中人,应该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想让三位建立一个能知道下天下大小事的情报组织,为以后能更好的守护边疆提供便利”。

刘敏说完就一脸平静的看着三人,他知道王越虽不得门路,但是作为一名侠士始终有一股傲气,因此刘敏也不着急。

“渔阳侯为啥会找上我三人”

半晌之后还是王越开口。

“因为全天下就只有我懂你们,也只有我能让你们实现心中的抱负”。

刘敏坦然回道,刘敏说的不错,全天下就只有刘敏懂他们做侠士的,就像刘敏诗中所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三人听完刘敏的话,对视一眼后,对着刘敏拜了下去。

“我等拜见主公,今后愿做主公手中利剑为主公扫除障碍”。

“好好好,得三位相助,守护边疆大事可期也”。

刘敏扶起三人,对于三人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满意。

“不知主公何日启程,让我等也回去准备一番”。

邓展是三人中较之王越,史阿精明之人,既然已经拜了主,那就要知道具体行程,好为出行做准备。

刘敏看着邓展,心里对邓展更是满意。开口道。

“也就这几天,你等先回去收拾收拾,弟子门人有愿意去幽州的,都带上,不愿去的都发放路费各自回家。等下跟我一起去蔡府取些铜钱发放给不愿去幽州的门人弟子。”

“这等小事不劳主公费心,我等自会处理,史阿你留在主公身边,为主公护卫跑腿啥的,我和你邓师叔去处理门中事物”。

王越说完拜别刘敏,和邓展一起回门中处理相关事宜。

而刘敏带着史阿正准备回蔡府。

忽听到一声叫喊

“小二,怎么还不上酒来,是怕我等不给银钱吗”。

刘敏循声看去,只见大厅中央坐着两个30来岁的青年,左边一个一张国字脸,略有胡须,右边一个比较白静一些。只听其中一人说道。

“唉,文良,想不到我俩不辞辛劳从幽州赶来,想在当今天下谋个前程,却最终还是没能见到当今天子”。

“升济兄,不要急,当今天子可不是我等白身想见就见的。”

“文良,你又不是不知道边境的情况,今年天气比往年寒冷了不少,乌丸和鲜卑必会大规模南下,本想你我一起能见到陛下,陈述其中厉害,做好抵御的准备,不曾想就连皇宫们都进不去。”

“升济兄,现在时间越来越紧,不然我俩先回幽州,面见幽州刺史再做打算吧”。

刘敏听到二人对话,也顾不得回蔡府了,直接走到二人身前问道。

“刚才听闻二位仁兄讨论幽州边境之事,还问请教二位仁兄姓名。”

刘敏对二人行礼问道。

“兄台客气了,小弟公孙度,字升济,这位是徐荣,字文良,不知兄台姓名”

白静一些的男人对刘敏说道,好家伙居然是徐荣和公孙度。

“在下刘敏,字腾飞,见过两位仁兄”

“什么,原来你是渔阳侯,失敬失敬。”

二人一听面前之人居然是刘敏,慌忙起身施礼。

“两位仁兄客气了,不知敏有没有荣幸和两位仁兄同饮一番”

刘敏对两人说道。

“渔阳侯请”。

说着就请刘敏坐下。

“看两位仁兄脸色,莫不是遇到了难事?敏虽不才,说不得也能帮两位仁兄解决一二”。

刘敏看两人这个样子决定先来一招投石问路,果不其然,听到刘敏这样说。公孙度就把事情从头到尾说给刘敏听,当知道二人怀着一腔热血来洛阳准备谋个保境安民的前程却处处碰壁,心里对两人的赞赏又增添了几分。想到这,刘敏心里升起了将两人收下的想法。

“不知两位仁兄以后有何打算,如若两位不嫌弃,我想请两位仁兄为帐下校尉,一起守护边疆,成就卫霍之志”

“这…”

此时两人心里泛起了嘀咕,什么人啊这是,第一次见面就要招揽我俩,虽然目前来说我俩还是白身,但是你这样直白的说我俩不要面子的吗。

“我知道两位仁兄对于我的突然招揽心生不满,正如二位所说,眼看乌丸,鲜卑就要南下,军情紧急,难道二位忍心看着大汉子民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吗,敏能力有限,请二位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刘敏说完对着两人深鞠一躬,眼中似有泪水在打转。

两人白身的身份一直处处碰壁,想要报国却苦无门路,而今看到刘敏如此礼贤下士。心中一阵感动。

“徐荣拜见主公”。

“公孙度拜见主公”。

“两位将军快快请起,能得两位将军相助实乃敏之幸也”。

刘敏扶起二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徐荣那可是战胜孙坚,曹操的一流统帅,公孙度打的北方高句丽差点灭国,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其统帅全军的能力不比徐荣差多少。

“文良,升济,史阿,走走走,一起去蔡府,今晚定要和几位一醉方休。”

说完带上几人直奔蔡府而去。

蔡府,宴席上,此时蔡邕坐于主位,旁边是刘敏,王越,邓展,史阿,徐荣,公孙度。

蔡邕作为刘敏的岳丈,又是当时大儒,自然免不得又被多灌了几杯,尽管喝了不少,还是要坚持和刘敏喝一个,刘敏推脱不过只好和蔡邕又喝了几杯。

蔡邕看着刘敏,忽感老天是何其眷顾蔡家,自己这女婿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有文采,有谋略,还有武艺,(蔡邕是见过刘敏练习武艺的)出去一天,就招募到了五位大才,相信以后定会实现当日所说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