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与爱同行的日子 > 第36章 过往成追忆未来更可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章 过往成追忆未来更可期

信息并未像热恋中的二人那样相互秒回。海天心想,出现这样的状况,要不就是尤雅正在沐浴,手机没在身旁;要不就是尤雅觉得有些突兀,不晓得该如何回应才好,仍在思考当中。

等待的煎熬,唤起了海天对于那场失败婚姻的记忆。

海天与前妻罗兰结识于 1986 年的工作岗位上。

那一年,海天未满 25 岁,正值青春年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再加上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弟弟,所以一直没有找对象。

他从江山县委宣传部调至湘西州委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

在完成日常公文写作以及为领导撰写讲话、报告等文字材料之余,海天也会写一些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作品,并且时常有篇幅较大的文章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因此声名远扬。

这一年的七月份,罗兰从大学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了州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由于她需要撰写大量的调研文章,因此常常会向海天借阅各种参考资料。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要求,海天所在的新闻科订阅了多达 50 余种的报刊杂志,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学、生活、综合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正因为如此,那些热爱学习、渴望写作的干部们都非常喜欢来到新闻科借阅这些报刊杂志。

罗兰便是其中之一,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对才华横溢的海天满怀敬意,来得更为频繁,几乎每天都会到新闻科坐一坐。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二人相识了。

罗兰应该算是个才女,她的思维敏捷如闪电般迅速,能言善辩令人惊叹不已,而且她的穿着风格简约而不失大方得体,朴素无华中流露出一种淡雅之美。

罗兰的身高大约是一百六十公分左右,尽管她的相貌并不算得上惊艳动人,但却越看越让人感到舒适和亲切。尤其是她那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灵动气息,闪烁着一种独特的精明与聪慧。

与那些只有外表美丽、内在空虚的“花瓶”式女人相比,海天更倾向于欣赏那些外貌平凡但充满智慧、才华横溢且能力出众的女性。因为他深知,这些女性身上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价值,可以从她们身上汲取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渐渐地,他对这位聪明伶俐的女大学生产生了一丝淡淡的好感。

由于他们共同居住在同一栋宿舍楼里,所以除非出差或其他特殊情况,否则每天都能够见面。

罗兰相对来说比较主动一些,每当吃完晚饭后,她总会热情地邀请海天一同外出散步,享受庭晚户外那宁静的时光。

海天年少时,家境贫寒,为了替父母分忧,每日清晨都要上山砍一担柴方可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把书包一扔,便要去扯猪草。长此以往,练就了他一双好腿,行动迅速,风风火火,快节奏的生活早已成为习惯。

起初,海天对慢悠悠的散步极不适应。走着走着,他就会撒开脚丫子狂奔起来,将罗兰远远地甩在身后。

罗兰试图改变海天散步时那种军人作风。可海天嘴上应吮,行动上却不与配合,多次操练,都未见成效,与海天一同散步,真是毫无浪漫可言。后来,散步这活动便也无疾而终了。

罗兰能言善道,口吐莲花,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仿佛有磁力一般,让人忍不住被吸引。

正因如此,罗兰擅长交际,也热衷于交际。尽管她相貌平平,但仍有许多人对她心生爱慕,苦苦追求。

在众多追求者中,有机关干部,有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还有好几个是她中学、大学的同窗好友。

然而,罗兰偏爱才华横溢之人,对其他追求者不屑一顾,唯独对海天情有独钟。

可海天对她总是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仿佛与她有仇一般。

为了能够捕获海天那颗炽热的心,机智过人的她决定另辟蹊径,采取一种委婉而巧妙的策略——曲线救国。她将自己对海天的关爱,如同亲姐姐般地传递给他的弟弟海地。

海地比海天年轻十岁,自从哥哥开始工作后,他便追随着哥哥来到城市里求学。此时此刻,海地已就读于州府边城三中,正处于初二年级。由于工作需要,海天常常需要下到各个市县去进行采访报道,因此三五天不回家也是家常便饭之事。

罗兰深知这一点,于是她每天傍晚都会前往机关食堂,为海地打好饭菜并提着洗澡水送至家中。这样一来,当海地放学归家时,就能立刻享用到热气腾腾的饭菜,还能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海地的哥哥姐姐都很疼爱他,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们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都努力学习,希望能改变命运。而海天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家里的骄傲。他把弟弟带到城市上学,就是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未来。

日复一日,时间久了之后,海天内心深受感动。他感激罗兰的付出,也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和热情。他开始思考自己对罗兰的感情,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女人。但是,他也知道罗兰的脾气不好,缺乏女人的柔情,这让他有些犹豫。

罗兰其实也爱着海天,她为他做这些事情,不仅仅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她内心深处的爱。但是,她羞于面对面地向海天表达自己的感情,也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脾气。她害怕失去海天,也害怕自己的缺点会让海天讨厌。

在一次争吵后,海天决定和罗兰好好谈一谈。他告诉罗兰自己对她的感情,也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期望。罗兰听了,心里很感动,也很愧疚。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决定努力改变自己。

从那以后,罗兰开始学习做家务,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她和海天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他们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享受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1987 年元月份,两人正式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建立了家庭,开始了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他们相信,只要彼此相爱、相互理解,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

夫妻之间常常能够共同经历艰难困苦,但却难以一同享受幸福快乐。海天和罗兰便是这样的例子。在他们结婚后的头几年里,因为既要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又得供弟弟上学读书,同时还要孝敬双方的父母长辈,经济方面自然而然就显得捉襟见肘。罗兰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巧妙地规划着家庭日常开销:弟弟的学费支出、孝敬父母所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也就这样熬过来了。

曾经,罗兰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女子。她总是把美味可口的食物留给女儿和海天,而自己却舍不得品尝一口;在穿衣打扮上,她也总是先考虑女儿和海天,将自己放在最后。那时,女儿嗷嗷待哺,夫妻俩将所有的关爱都倾注在她身上,生活平静而安稳。

然而,世事难料。1989 年的金秋时节,工作的变动打破了这份平静。海天和罗兰先后调到了新建立的地级市江山市工作。随着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和经济状况的显着提升,罗兰的内心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曾经节俭、奉献的女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贪图享受、一味索取的人。她的自我中心意识不断膨胀,脾气也变得越来越火爆。在家中,她渴望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凡事都要争个高下,完全不顾及丈夫海天的自尊心和颜面。在外面,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霸道,与人争执不休。

罗兰的变化让海天感到困惑和痛苦。他试图与罗兰沟通,希望她能回到从前的样子,但罗兰却置若罔闻,甚至变本加厉。夫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曾经的温馨和甜蜜荡然无存。海天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罗兰,也不知道他们的婚姻将走向何处。

置身管理市场经济的重要职能部门,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公司老板就是私企业主,茶余饭后谈论的不是钞票就是吃喝。罗兰越来越得意忘形,更加自我任性。海天与她越来越难以勾通。罗兰对此却不以为意,反而认为自己的改变是天经地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当追求。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家庭原本的和谐氛围也渐渐消失殆尽。

新的工作环境让海天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尽管他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业务优势,但面对这个由三个贫穷县组建的地级市,他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然而,随着担子和责任的与日俱增,他与罗兰的矛盾也愈发难以调和。

每天,海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罗兰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她开始怀疑海天是否真的在工作,还是有了别的女人。这种不信任让海天感到无比疲惫,他试图解释,但罗兰根本听不进去。

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的矛盾让海天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难道这就是他想要的吗?他曾经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但现在,他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海天决定和罗兰好好谈一谈。他告诉罗兰,他爱她,也爱这个家,但他需要她的支持和理解。他希望罗兰能够相信他,给他一些空间,让他能够专注于工作。

罗兰听了,沉默了许久。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但她也感到很委屈。她哭着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我真的很害怕失去你。”

海天抱住罗兰,安慰她说:“我不会离开你的,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一起面对这个困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那以后,海天尽量减少应酬,早点回家陪伴罗兰。他也开始尝试与罗兰沟通,分享自己工作中的点滴。罗兰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努力理解海天的工作。

虽然他们的生活还会有争吵,但他们都在努力改变,试图找回曾经的幸福。

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1989 年底,海天奉命筹建江山日报。组织上只给他抽调了一名美术编辑,就要求他先把创刊号办出来,然后向省新闻出版局申报刊号,市委再批机构,酌情配置人员编制。

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犹如一块坚硬无比的骨头,难以轻易啃动。然而,海天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毅力,日夜操劳、加班加点,竟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地推出了创刊号!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拼命工作,海天对家庭的照顾越来越少,几乎无暇顾及妻子和孩子。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那段艰难的日子里,罗兰虽然表面上并未与海天发生争执,但内心深处却早已积怨甚深。矛盾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在创刊号发行以后,组织上就将海天叫去谈话,准备让他担任江山日报社常务副社长以及副总编辑一职,全面负责江山日报的相关工作事宜。然而,罗兰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态度异常坚决地表示反对,并以“孩子尚且年幼,报社的工作环境太过艰苦,而海天个人的能力也十分有限”等理由,一直闹到了市里的相关领导那里,最终导致了海天担任报社负责人这一计划彻底落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这十年间,海天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好不容易才获得了一个前往区县任职的宝贵机会。可谁曾想,罗兰却再一次因为她的无理取闹,使得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与海天失之交臂。

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男人来说,事业无疑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东西。而那些聪明的女人,则往往会选择默默地站在丈夫的身后,在他奋进的旅途中不断为其加油助威,为其摇旗呐喊,为其高声喝彩,想尽办法为自己的丈夫争光添彩。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改变命运的机会最多只有三次,而海天却已经被老婆搅黄了两次,他的未来可想而知。情商远远低于智商的海天对罗兰的埋怨和冷漠与日俱增。罗兰也对海天充满了怨气,她出于控制海天的目的,抱着“你不在乎我,我就不让你飞黄腾达”的狭隘心理,多次在海天人生转折的关头破坏他的好事。

脾气差点海天还可以容忍,但要毁掉他的事业,他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久之,他们的夫妻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而且越来越恶劣了。

海天和罗兰的婚姻基础本来就不牢固,经过几次大的裂痕之后,海天对罗兰已经完全没有了感觉。

当然,海天早就想过离婚。但一开始他顾虑重重,既担心影响自己的前途,又害怕伤害女儿幼小的心灵。再说,那时候离婚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有几次他们闹到街道办事处和民政局去了,但都因为需要双方单位的调解证明而无疾而终。等到离婚比较好办的时候,女儿已经上了初中,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女儿,海天忍辱负重,把离婚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虽然婚没有离,但他们的心早已离散,家庭也只是名存实亡罢了。

海天感到自己的人生一片黑暗,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他曾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现在却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他想要逃离这个让他痛苦的婚姻,但又无法割舍对女儿的责任。他在内心深处纠结着,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而罗兰也同样在痛苦中挣扎,她知道自己对海天的伤害很深,但又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个家庭。她想要挽回海天的心,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她在矛盾中徘徊,感到无助和迷茫。

1997年,他们把女儿送到洞庭市读书,由女儿的外婆和大姨妈照顾。家里就再也没有开过火了,两人想不到一起,吃不到一起,睡不在一起,玩不在一起,即使见面也形同陌路,无话可说。

罗兰非常热衷于社交活动,并且具备卓越的交际能力。她的日常生活充满变化和趣味:今天可能会出现在某个地方高歌一曲,明天或许又转移阵地前往另一处悠然品茶,后天则可能兴致勃勃地跑去朋友家中玩纸牌游戏。如此一来,她经常连续数日都不回家。

罗兰巧妙地掩盖了与丈夫的矛盾,在外面玩得风生水起,乐此不疲。

不喜社交的海天内心比黄莲还苦。家庭关系的紧张以及事业上的挫折犹如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海天心如死灰、万念俱灰。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自我放纵和消沉堕落。

为了缓解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情绪,并消耗多余的精力,除了正常上班之外,海天还会彻夜不眠地沉迷于打牌和上网之中。通过这些方式,他试图释放自己的情绪,打发那些无聊而又漫长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