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与爱同行的日子 > 第7章 抱孙梦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家休养调理了一个星期,尤雅照常去上班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人流的痛苦暂时忘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刻苦学习、训练,一年后,尤雅在银行主要业务上成为行家里手,在全省工行系统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得了点钞第一、会计第二的优异成绩,当上了行里业务培训的教员。

尤雅还是行里的文艺骨干。这得益于家族遗传。

爸爸尤金桐,妈妈郝美华原来是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夫妇俩在舞台上活跃了40多年,奉献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

遗传基因加上从小耳濡目染,使尤雅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

她的舞跳得好,歌也唱得亮。

行里文艺活动,她是领军人物,代表行里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比赛,取得较好名次。

她演的江姐、常宝、铁梅、阿庆嫂等角色有模有样,惟妙惟肖,深受观众喜爱。行内行外,都对尤雅刮目相看。

婚后,小两口住到了银行分配的福利房子里。

这是一套两居室的房子,60多平米,虽然既不宽敞也不豪华,但两人住足够了。

这毕竟是自己的家啊!而且,与公公婆婆同住在一起的婆媳矛盾也避免了,尤雅开心很多。

他们对家务活进行了分工,吴有负责体力活和煮饭炒菜,尤雅负责家庭卫生和洗衣服等细活。分工明确,各执其责,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尤雅的家务活做得干净利索,每天扫地抹灰,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衣服勤洗勤熨,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挂放在衣柜里;床单、被子经常换洗,保持整洁,睡觉时爽身舒适。

尤雅善于根据季节做诸如卜豆角、醋萝卜之类的坛子菜,调节胃口。她做的腐乳简直是一绝,滑嫩可口,亲戚朋友们都爱吃。

吴有的饭菜做得也不错,而且想方设法迎合尤雅的口味,常常花样翻新。

尤雅的肠胃非常好,能吃会吃,加之天生丽质,吃什么吃多少都不发胖。

所以,每次,她都胃口大开,吃得酣畅淋漓。有时,她只顾着一饱口福而忘乎所以,吃得肚子撑得站不起来。这时,吴有就会坐在一旁观看她的吃相,嘿嘿地傻笑。

“老婆,别急,慢慢吃。没人跟你抢。”吴有关心地提醒着。

“没有外人,吃得开心就行,管那么多干啥。”尤雅抱着饭回话,不屑一顾。

吴有对尤雅百依百顺,宠爱有加。两口子基本上没有红过脸吵过架,每天操心的是柴米油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吴有的坏习惯时有反弹,惹得尤雅哭笑不得。

比如,吴有下班回到家里,不洗不换,就迫不及待地要和尤雅搂搂抱抱;又比如,冬天里,吴有不洗脸不洗脚就上床睡觉。

在吴有看来,反正老婆是自己的,卫生差点没有关系。意识淡化了,那根弦就松了,不知不觉地就常常犯忌。

对此,有洁癖的尤雅却不依不饶。她对吴有实行不理不睬的“四不”政策:不换衣服不准搂抱,不洗手不准抚mo,不刷牙不准接吻,不洗澡不一起睡觉。

这种不恼、不怒、不吵、不闹的冷处理办法还真管用,吴有每次都会求饶改正。

“老婆,别生气,我马上改。”

“不改也可以,你就一个人睡到一边去,不碰我不同床。我没意见。”尤雅不冷不热的说。

“那怎么行,我一辈子都不会跟你分床睡。”吴有说着,乖乖地打扫个人卫生去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公元1987年的夏天。

尤雅在银行工作已经三年多了,业务样样都拔尖,干什么都得心应手,成为行里的业务骨干。

是该歇歇气要个孩子了。尤雅这样想着,就有了一种做妈妈的冲动。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他们把孕育的时间放在了这年的七月。

为什么要选在七月播种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人在春夏是精力最为旺盛的季节,适宜播种孕育。

七月播种,十月怀胎,来年五月生产,春夏之交,天气不冷不热,便于婴儿哺育。

吴有是全家最小的儿子,从小待在父母身边,父母对他最为宠爱。他上面虽然还有个大哥,但哥哥的体格不如吴有的好,找的嫂子也体弱多病。自然,传宗接代的任务主要落在了吴有这一脉。

尤雅压力山大。他们当然希望生个儿子,好遂长辈的心愿。

于是,他们照样画葫芦,按照书上介绍的科学方法,认真测算排卵的日期和着床的最佳时间,小心翼翼地高高兴兴地在七月的某一天完成了播种任务。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空调还没有普及到一般的家庭,尤雅家里和中国绝大多数家庭一样,在炎热的夏天吹的是电风扇,很多时候还是用传统的芭蕉扇子扇风驱热。

夏日zuo爱,抱着爱人的身体就如抱着一团火,夫妻二人并未尽兴便草草的收场了。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孩子是按时怀上了,但怀上的是不是男孩就很难说了。

得知尤雅怀孕的消息后,马利贞不知有多高兴。

她以家里条件好、她有充裕的时间照顾尤雅为由要儿子儿媳搬回了干休所。

一家人把尤雅当作国宝大熊猫一样精心伺候,不让尤雅做任何家务活,安安心心养胎。

不用说,每天吃的饭菜、水果完全按照科学育儿的要求搭配。

马利贞每天还在神灵面前祷告,祈求菩萨保佑,让尤雅为吴家生一个健康、聪明的乖孙子。

在宠爱集于一身的幸福氛围中,十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母凭子贵。看着女儿的肚子一天天隆起来,就快要临盆了,相信科学的尤金桐夫妇也为女儿捏一把汗,女儿能不能按照吴家的心愿为全家生一个孙子为尤家添一个外孙,实在不好说。

因为从尤雅的体态变化、饮食好恶、妊娠反应等情况,生了一对女儿的郝美华基本上可以肯定尤雅怀的是女儿,吴家想要孙子的希望大半会落空。

只是,郝美华不会说出来,她不想过早地打击尤雅和吴家。

在分娩前的一个星期,郝美华就联系好了市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主任,一旦发现情况异常,就立即送尤雅去那里生产。

临盆那天,除了吴有,吴占武、马利贞二老,尤金桐、郝美华夫妇都来到医院守候尤雅生产。

尤雅被送进了产房,亲人们守在室外,屏住呼吸等待着婴儿降生。

这是个令人揪心的时刻。

是男是女就要见分晓了,期盼、紧张的心情不言而喻。

当然,吴家是一门心思想着尤雅生个儿子,马利贞为婴儿准备的衣服就是男孩子的。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随着“哇”的一声啼哭,婴儿呱呱坠地。一会儿,接生的护士把婴儿抱出来给大家看,笑喜喜地说道:

“恭喜,恭喜,生了个美丽的天使。”

尤金桐郝美华异口同声地说:“天使好!”

吴有和吴占武虽然感到意外,一脸失望的表情,但毕竟他们涵养较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失落。一心想抱孙子的马老太顿时变了脸色,很不高兴地说道:

“老天爷,怎么跟我们开这么大的玩笑啊!是不是搞错了啊?怎么是个孙女啊!我准备的可是孙子的衣服。”

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一直是男权社会,男人主导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女人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性别歧视一直延续。传宗接代必须由男女两性结合来完成,男人和女人都无法独立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男女应该平等,生男生女应该一视同仁。更何况生男生女全属天意,不是尤雅的错。

可是,就因为尤雅生了一个女儿,在那个传宗接代思想十分严重的家庭里,她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尤其在马老太的眼里一钱不值了,立马就受到了冷遇。

按照当地的风俗,坐月子的第一个月要在婆家过,第二个月回娘家过。

在吴家受到的冷遇和歧视使尤雅刻骨铭心,不堪回首。

本来,坐月子,就是让产妇一边收缩器官,恢复健康,一边喂奶,哺育婴儿,需要大量地补充钙、铁、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其它营养,鸡、鸭、鱼、肉,每天都不能少。

可是,尤雅只在产后的第一天吃过一餐鸡肉,之后就再也不见鸡肉的影子。

原因是,那天的鸡肉实在是不好吃,似乎没有放任何调料,因此,鸡肉味淡而不香。所以,尤雅只吃了一坨鸡肉,两勺子鸡汤。

马老太见状就说:“你不喜欢吃鸡肉啊,那以后我就不用做了。”尤雅本来喜欢吃鸡肉,听婆婆这么说,又不好说她做的鸡肉不好吃才吃得少,就保持了沉默。

对于吝啬的马老太来说,这正是她所希望的效果。你不爱吃,既省得我做又会给我省很多钱呢。

于是,心中暗暗窃喜。打这以后,只要是尤雅筷子动得少的菜,她从不问什么原因,反正借故不再做了。

尤雅心里明白,在婆婆这里,你甭想得到悉心的护理,只求少受一点指桑骂槐的羞辱。

按说,生育了四个孩子的马老太应该知道,喂奶的妈妈每天要少吃多餐,不断地及时地补充营养和能量,才能养好身体,完成哺育孩子的重任。

但马老太只按每日三餐给尤雅做得吃。可悲的是,懦弱的全高在这种关键时刻既没有站出来仗义执言,为妻子争取权利,也不敢自作主张为妻子做她爱吃的东西,任由妈妈虐待尤雅。

这一段经历成为尤雅永远难忘的伤痛。而且,马老太每次叫尤雅吃饭的时候没给一个笑脸,也不从不问尤雅想吃什么。她认为,反正,我已经做给你了,你吃不吃,吃多吃少,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不关我的事了。

这样的气氛,这样的处境,尤雅哪里还有胃口吃得下呢?只想这一个月赶快过去,好回娘家去过。

为了保证一定的营养给孩子喂奶,每餐尤雅都强迫自己吃一些东西,但再怎么努力,每次都只能吃个半饱就不得不放下碗筷。

好在尤雅的身体特别健康,且属于无私奉献型,尽管吃得较差,营养补充不够,但是,乳汁仍然充足,保证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个月总算过去了。满月那天,尤雅母女像逃难一样回到了自己的妈妈郝美华家里。

没有比父母更心疼自己亲生的儿女了。看到女儿尤雅坐月子不仅没胖,反而瘦了,郝美华的心里就像针扎一样疼痛。

自己养的女儿,别人不疼自己疼。在自己的父母家里,尤雅受到精心地照顾和护理。她的心情好了许多,身体渐渐地得到了恢复。

尤雅也像爸爸妈妈那样慈祥善良,心想:自己养的女儿,别人不爱自己爱。

尽管她非常在乎自己的体形和身材,但是为了女儿健康成长,她不怕身材变形,一直坚持用母乳喂奶,对女儿倾注了一个母亲当时所能给予的全部的爱。

所以,孩子长得非常健壮。尤雅感到了一丝安慰。

在妈妈家里住了一个月,坐月子的过程就算走过了,产假也快到期了。

这时,对尤雅来讲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住到干休所去,可以享受白吃白住的待遇,毕竟是自己的儿孙,吴家也不好公然反对,但平时必须忍受马老太的白眼和刁难;二是回到自己家里,但这样就必须请个保姆白天带孩子、做家务,就要增加一大笔生活费。

一心只想节约支出的吴有当然是极力动员尤雅到干休所去的。

尤雅思考再三,还是坚持请了个保姆,带着女儿回到工行的住宅。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一些,但她和女儿生活得很自在。

某天吴有带回了一个消息,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单位里有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归来后有望晋升。吴有心动不已,但这意味着他将离开家很长一段时间。尤雅内心纠结不已,她一方面希望吴有能够把握这次机会,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和女儿在他不在的日子里能否应对各种困难。最终,尤雅决定支持吴有的事业,她告诉吴有自己会照顾好家庭,让他放心去追求梦想。吴有深感愧疚,承诺会尽快学成归来。在吴有出国期间,尤雅和保姆共同努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女儿也在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尤雅期待着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