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继续赶路,越靠近塞北,景色越显荒凉,郑成元心中越发忐忑。

他每年都走这条路,但像今年这般草木不生、荒山枯木的景象,还是头一回见。

他只求尽快抵达塞北,避免节外生枝,只是辛苦了流放队伍,一路马不停蹄。

“娘,我们现在自己做饭,为啥不能吃肉呀?”

慕亦凡问着金氏,一心想继续过从前那种逍遥快活、大鱼大肉的日子。

“儿啊!你不明白,我们得为将来做打算,且不说到了边塞苦寒之地安家需要钱,就是这几个月的流放路途,我们也得省着点儿。”

蔡氏并非不想吃肉,她也心疼儿子,可手中添置物资的银钱已不足一百两,这才走了没几天,就用掉了五分之一的盘缠,她也不得不未雨绸缪。

“祖母,那我们啥时候能吃肉啊?章儿想吃肉。”

“章儿乖,等进了下一座城采购物资,祖母就给你买肉吃。”

蔡氏见自己孙子瘦了一圈,终究于心不忍,只得答应。

然而,她怎会知道,日后即便有钱,也可能买不到肉。

其他人家吃得也很清淡,陈家、阮家和朱家也只能以素食为主,零星几块肉。

王家很疼孙媳,特地给韩氏炖了花生猪肉汤,应该是为了给她补身体、下奶。

慕家大房自不必说,依旧是一顿丰盛佳肴,考虑到姜氏的牙口,林氏怀孕,还有慕逸白的腿伤,傅云汐准备了各种营养丰富的饭菜。

“目前大家身体素质还行,我想让你们试着学些功夫,提升我们家的战斗力,这样就算遇到了特殊的情况,我们也有自保的能力,娘,您觉得如何?”

“当然可以了,汐儿之前给的药浴方子太神奇了,我现在每天都精力充沛,要是能学点功夫,也能为你们分担些。”

“是啊!二哥,我也想学点本领,像你一样保护大家。”

慕逸白对慕逸恒的表现很是满意,这个庶弟终于不再胆小怯懦,有了进取心。

“好,就这么定了,如今家中祖母年事已高,长嫂有孕在身,两个妹妹年纪尚小,她们无需习武,可以为我们放哨,在我们商讨事情时留意四周动静,逸恒从明日起与我一同习武。”

“娘、蒋姨娘还有弟妹,我给你们每人一把剑,你们的任务是每天练习挥剑,无需其他,只要掌握好挥剑的力度和准确度即可。”

“没问题,我们都听你的,若逸恒天赋不佳,你也不必舍不得责打,严师才能出高徒。”

蒋姨娘应下了慕逸白,她也期望自己的儿子能习得一身好武艺,保护大家的安全。

“姨娘放心,逸恒毕竟是父亲的孩子,在武学上不可能没有天赋。”

“就是啊娘,二哥说得对,我不可能没有一点天赋,除非我不是爹的儿子。”

“你这孩子,何时变得如此油嘴滑舌了?难道遭遇变故还能改变你的性格不成?”

就这样,大家达成了共识。

晚上依然在野外露宿,郑成元选择了一块空地,那里有一些树,离深山较远。

官差和大房的人依旧搭帐篷,陈家和王家由于家中有从军的子弟,所以效仿慕逸白购买了帷帐,临时搭建帐篷。

而朱家、院家还有二房的人就不用说了,他们不会这些,只能盖一层薄被入睡!

晚上进帐篷时,慕逸白给罗氏、蒋姨娘还有刘氏每人一把沉重的铁刀,由于大家在一起休息,不方便挥剑,只能先练练力气,等力气提升后再练习挥刀的准确度。

而慕逸恒则从最基础的扎马步开始练习。

“夫君,我想先看看我的鞭子。”

为了走到更安全的地方,远离那片深山,郑成元今天多赶了半个时辰的路,天黑才停下扎营,因此学习鞭法的事只能等到第二天早起再安排。

“嗯!”

次日清晨,慕逸白与傅云汐早早起来前往远处练习鞭法。

傅云汐从基础学起,先熟悉鞭子,使其与自身融合,因有跆拳道基础,她适应得很快,不到一刻钟,便掌握了基本鞭法,娇小的身影随风舞动,鞭影翻飞。

“好了,不可贪多,你学得比常人快,但也要注意身体,过来,我先给你手臂上的伤口上药。”

慕逸白并未忽视傅云汐的伤口,她刚开始挥鞭时不适应,有几下抽在了手臂上,虽只是轻皱眉头,慕逸白却也注意到了。

“多谢夫君,但我还想再练一会儿,好久没有如此畅快了,习武虽累,真的很好!”

前世,傅云汐在科研之余最喜欢运动,骑行、轮滑、游泳样样精通。

就这样,流放队伍又行进了小半个月。五月开始的天气,傅云汐用空间的温度计测量,竟高达三十八摄氏度,正午的太阳更是炙热,仿佛要将人热化才罢休。

这期间,他们路过的地区要么干旱,要么荒芜,远离京城的县城本就不富裕,有的还连年干旱,粮食几乎颗粒无收。

然而,朝廷仍不断加重赋税,许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一路上,他们基本都是高价购买物资,米面买不起,也没货,只有土豆、地瓜、玉米等粗粮。

“大家再坚持一下,今日便可抵达源北县,那是有名的富庶之地,必有水源和粮食,到时,你们可自行采购。”

眼看着就要到源北县了,郑成元鼓励大家振作起来。

源北县是京城去往边塞途中最大的县城,曾经也是水陌横穿、鱼米环绕的太平之城。

“官爷,我们实在走不动了,能否休息一刻钟?”

陈家长子见家中长辈和孩子们一个个都如霜打的茄子,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实在走不动了,便壮着胆子向郑成元请求休息。

“好吧,那就停下休整一刻钟,稍后准时出发。”

郑成元回头望向流放队伍,心中也是一片凄凉,不说每个人都瘦了一圈,就连马匹也快支撑不住了,它们每天吃得少,喝得少,却走得多。

郑成元也很无奈,沿途的镇子和驿站都缺水缺粮,即便他有朝廷的流放文书也无济于事,在这荒年,根本没有物资供他们使用。

“多谢官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