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民国大文豪 > 第265章 新的研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敬业听到李斯年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谢谢师傅夸奖,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呢。以后还请师傅多多指教才是。”

白景琦见状,也连忙附和道:“是啊,贤弟,这都是多亏了你啊。

想当初,敬业是什么样子,我这个做父亲的再清楚不过了,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一见到他就让我头疼不已。

可自从他跟了你开始学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能有这份出息,这份功劳全在贤弟身上啊。

说实在的,我觉得你甚至比我当初的师傅季宗布还要厉害几分。”

李斯年闻言,连忙摆手谦逊道:“不敢当,季大人学识深厚,武艺卓绝,乃是文武全才,又不乏血性,我怎么敢与之相提并论呢?

再说数学一道之上,其实我也没有太多可以教给敬业的,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多的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冯祖荀先生的悉心指导。

你们应该多多感谢冯先生才是。”

白景琦却坚持道:“冯先生我们当然已经感谢过了,但贤弟你的功劳也是不可忽视的。

你可是敬业的领路人,这份功劳你可是推不掉的。”

李斯年见白景琦如此坚持,便不再推辞,转而问道:“敬业,你的文章最后发表在哪本期刊上了呢?”

白敬业闻言,立刻回答道:“我后来按照冯教授的建议,对论文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定稿为《博弈中的必胜策略》。

然后我把论文寄给了布雷迪师叔,他帮我将论文投稿给了《米国数学会汇刊》(tAmS)。

直到初五那天,我才收到了信件,知道了论文被正式发表的消息。

我拿给冯教授看,他告诉我,《米国数学会汇刊》是米国数学学会主办的,是米国国内少有的综合性数学刊物,学术声誉极高。

能在这上面发表论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李斯年听着徒弟的详细讲述,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白景琦在一旁也是满脸的骄傲和自豪,与有荣焉。

李斯年又问道:“那这篇论文现在的反响怎么样呢?”

白敬业回答道:“杂志的主编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我的这篇论文并不高深,但是十分新颖,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未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鼓励我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他还说,如果我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可以随时投稿给他们,他们非常乐意继续刊载。”

说着,白敬业又跑回房间,拿来了那本载有他论文的杂志,递给了李斯年。

李斯年翻开杂志,仔细阅读了上面的编辑评语:

该文由“博弈论”的缔造者李斯年教授的学生,华国青年学者白敬业撰写。

论文首先以“巴什博弈”和“威佐夫博弈”这两个古老的数学游戏为切入点,运用精准的数学分析,深刻揭示了这两个经典博弈模型背后隐藏的数学逻辑和策略原理。

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白敬业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白氏博弈”模型。

这一模型不仅保留了原有博弈策略的精髓,还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数学思考和推导,为刚刚诞生不久的博弈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该论文的发表,填补了博弈论在数学逻辑研究方面的空白。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为博弈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李斯年看完评语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斯年缓缓开口道:“既然冯教授与杂志的编辑都一致认为这个研究领域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你便继续沿着这个课题进行下去吧。

你对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新的设想么?”

白敬业恭敬地回答道:“师傅,我心中已有定数,打算过完年之后就正式转入数学系,跟着冯教授学习。

这段时间里,我又再次认真研究了您发表的那篇题为《博弈论》的论文,真是受益匪浅,感觉里面都是宝藏啊!

另外,我还参考了一些国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准备接下来这学期主要研究你在论文中提到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问题。”

李斯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接着问道:“哦,那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感悟吗?”

白敬业想了想,认真地说道:“我发现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框架下,均衡状态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是一个很不错的研究方向。

目前,很多学者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但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想尝试运用一些新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目前还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还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李斯年听后,不禁点头夸奖道:“很好,敬业,你的这种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正是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品质。

我相信,凭借你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留下自己的足迹,做出独特的贡献。”

当晚,在白家的盛情邀请下,李斯年享受了一顿来自东兴楼的“鲁菜”大餐。

随后又欣赏了一出万筱菊万老板倾情演绎的《霸王别姬》。

这一趟白府之行,可谓是既满足了味蕾,又陶冶了情操,李斯年也算是尽兴而归。

次日清晨,李斯年吃过早饭后,便早早出发,来到了学校红楼二层的代理校长蒋梦麟的办公室。

他是过来报到的,毕竟年前离开之时是在蒋校长这里领了任务的,现在回来了,怎么也得来个述职。

尽管蒋梦麟已经代理了校长的职务,但是他并未搬入蔡元培原先的校长办公室,而是留在了自己原来的办公室。

蔡元培自担任北大校长以来,对北大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北大师生几乎只认他这一位校长。

而对于他经常提出的辞职,师生们也早已见怪不怪。

因为蔡校长的这种辞职,往往更是一种策略,是他用来和北洋政府或其他势力进行讨价还价的。

通常过一两个月之后,蔡元培便会复职归来。

因此,他的校长办公室一直为他保留着。

李斯年走进办公室,见到蒋梦麟后,礼貌地说道:“蒋校长,我回来了,今天特地来向您汇报一下工作情况。”

蒋梦麟见到李斯年,连忙起身相迎,热情地说道:“是时济啊,快请进!这一路辛苦你了,路上不容易吧?先坐下来,我们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