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 第159章 与袁绍开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月初,我率赵云典韦许褚潘凤赶到洛阳,又令审配召集三万五千大军,调回颜良文丑,总计五万大军,兵发潼关。

潼关守将张辽率宋宪魏续出关相迎,看着许久未见的张辽,欣慰道:“文远,还好么?”

张辽忙抱拳回道:“谢大王关心,臣很好!我已探得华山县守将韩忠率一万士卒驻守此地。”

我点了点头看了看一群武将问道:“谁愿做先锋,帮孤先拿下这华山县!”

下面一众武将个个都红着脖子请战,看来是都知道这韩忠乃是当年宛县的黄巾降将,这么好捏的柿子,谁都抢着去。

看着众武将,感觉我问了句废话,都请战,最后不还是我来选将嘛。

最后我看着张辽笑道:“文远,你驻守此地最久,对地形又熟悉,此次首战就交由你去完成,定要拿下此县!”

张辽激动的一抱拳,“请大王放心,静待文远的好消息!”说完转身离去。

而张辽只带了潼关守军一万士卒前去取华山县。

长安城内,雍王府。

袁绍正焦急的问许攸。

“子远,这赵王魏辰,真的要对我们发兵了,我真不想与他为敌啊!这该如何是好啊?”

“王上勿需自乱阵脚,我们有长安汉中在手,且有十万精兵,量他魏辰区区几万人马就想来攻打长安!哼!”许攸尚且自信的安慰袁绍。

“子远啊,连曹阿瞒都被这魏辰给打的寄身在荆州刘表帐下,我们能挡得住吗?”袁绍正说着。

突然外面进来一亲兵报道:“禀大王,益州来消息,刘备在张松和法正的帮助下,接管了益州,刘璋自愿把益州之主让给刘备了!”

袁绍许攸逢纪闻言,三人齐声大呼:“什么?”

逢纪接着又道:“这刘备可真是狗屎运不断啊!被魏辰已经打得到处逃跑,最后竟得了这益州,苍天啊!而大王拼死拼活半生还没得到一州之地,唉!真是人比人 气死人啊!”

一句话戳中袁绍的软肋,袁绍也是长长的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许攸忙缓了下心情对袁绍道:“大王,如今之际,还是先对付魏辰吧,这刘备有上天眷顾,没办法!”

正说话间,长子袁谭进来慌忙禀道:“父王,徐荣牛辅率三万大军向长安方向缓缓驶来!”

许攸闻言一惊。

“难道这徐荣暗投了这魏辰?不好,如此要受到前后夹击!”

二公子袁熙也跌跌撞撞的进来报道:“父王不好了,北地郡张济率三万大军,正向长安方向而来。”

“啊?”袁绍乱了方寸,一屁股跌坐在主位上。“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许攸思索对策时,外面又进来一亲兵,禀道:“大王,华山县正在被张辽攻击,韩忠将军快坚持不住了!”

许攸闻言大惊,“不好!大王我们速速撤军汉中,再联盟刘备,我们尚有一席之地。”

袁绍闻言一愣,“这,这,陛下该怎么办?”

许攸急道:“这个时候就别再想着陛下了,他们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汉帝,难道你想把战火带到汉中吗?”

袁绍闻言,忙摇头,立即说道:“既如此,那我们速速出发前往汉中吧!”说完叹息着,率先走出雍王府。

潼关内。

一连串的消息传来,也是让我们震惊又惊喜。

首先就是这刘备取代了刘璋,成了这益州之主,我气得大骂,“特娘的,这刘备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命就那么好的?”

司马懿则笑道:“刘备此人有天命护身,本有帝王之相,奈何颇为坎坷,更主要是赵王您横空出世,时也,命也!”

接着北地郡太守张济传信过来,说愿与徐荣一起归顺赵王,现已从北地郡出兵三万,向长安方向进军。

这消息是我意料不及的,我猜这贾诩定在其中花了好一些口舌。

最后传来的就是张辽已经斩杀韩忠的消息,华山县已经攻下。

当即,我下令全军,进发长安,并派张辽袭取武关,并驻守在武关。

又令赵云率骁骑营做先锋,前往长安,半日后,当我们赶到长安的时候,东门口的场景吓我一跳,一群汉室老臣哭哭啼啼的在城门口相迎。

居然集体向我行礼:“我等拜见赵王!”

我很奇怪,这皇帝又没封我赵王,这王,还是我的麾下让我自领赵王。

怎么他们一个个汉室老臣,就认可了?

于是我上前忙拱手道:“诸位有礼了,孤此次前来欲迎陛下回洛阳,不知?”

话音刚落,太尉杨彪第一个道:“好,太好了,回洛阳!”

这杨彪乃是弘农杨氏,巴不得回自己故土呢!

下面一众大臣也纷纷附和,就这样,众大臣把迎入皇宫,这下我有点犯难了,面对这十几岁的小皇帝,我是跪还是不跪呢!

突然这小皇帝身后董太后出声道:“赵王劳苦功高,救陛下于水火之中,可免跪礼!”

我听到这声音如闻天籁之音,瞬间让我尴尬之心,化为乌有。

于是抱拳躬身行礼道:“臣魏辰参见陛下!”

刘协闻言,心中还是有点胆怯,忙出言道:“爱卿免礼!”

太尉杨彪此时出列。

“禀陛下,赵王此次前来欲迎陛下回洛阳,依老臣看,不如择日迁都返回洛阳!”

国丈伏完也出列道:“陛下,老臣也赞成迁回洛阳。”说完,下马一众文武皆附议。

汉献帝坐在龙座上,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忙侧身看了看身后。

董太后见群臣皆赞成迁回洛阳,于是出声道:“既然诸位大臣都赞成迁回洛阳,那就请太尉择一吉日迁都洛阳。”

最后在董太后的拍板下,同意迁回洛阳,至于其他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

退朝后,刚迈出殿门,突然一个小黄门上前轻声道:“赵王殿下,太后有请!”

我疑惑不解问道:“不知道太后找孤何事啊?”

小黄门忙道:“禀赵王殿下,小人也不知啊!”

我闻言,没办法,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直接道:“在前带路吧!”

说完,跟着小黄门进入内殿,一进门只听年迈的董太后一阵咳嗽声,看着她手里的丝绸巾带了点点血迹。

一旁站着汉献帝刘协,和一位身材极好,双峰傲立的高贵打扮的夫人,想必这就是伏皇后了吧。

我对这在场所有都不感兴趣,就对这伏皇后感兴趣了,看得我是一阵火热。

只听董太后又是一阵咳嗽声,把我从沉浸式的陶醉中惊醒。

我忙上前两步,行礼道:“参见太后,陛下和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