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打在葡萄叶上,啪嗒啪嗒的声响,一声接着一声。
“这话还没有听到呢,怎么先下起雨来了?贺倾华,是不是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下雨?”
眼看着雨点越来越大,云小棉心里有些着急,也不知道哥哥和朝霞公主怎么样了,还有毕元清,他们是不是已经去亭子里了?
“牛郎和织女见面以后,诉说心中相思,情到深处,自然会掉眼泪,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算是常人,几日不见,心中也不免记挂,更不要说一年只能见一次了。”
贺倾华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云小棉的脸,云小棉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声说道:“常人又不是牛郎织女,又没有王母娘娘和银河阻挡,既然挂念,多联系几次不就行了吗,何必多愁善感?”
“你说的对,所以以后这段时间,你不可以拒绝我,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行。”
“贺倾华,你也太霸道了吧,你过来找我的时候,我就得乖乖配合,那我等你消息的时候呢,你怎么没有想到我着急,这不公平,不行。”
云小棉的话刚说完,贺倾华伸手把她搂在怀里,云小棉的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儿上,到了嘴边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索性闭上嘴巴什么也不说。
贺倾华心里美滋滋的,七夕之夜搂着云小棉,感觉像吃了蜜一样甜,只可惜,老天爷不作美,片刻工夫过后雨点就要连成串了。
贺倾华伸出两只手挡在云小棉的头上,“别着急,小心脚底下,别摔倒了!”
云小棉哪里还顾得上这些,本来想听牛郎织女说话,听不成也就算了,要是被淋成落汤鸡,那才叫丢人!如此想着,脚下的步伐自然加快了许多。
好不容易跑到亭子里,云小棉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再次看向桥头的时候,云小棉的眼睛都笑成了一道缝儿,“贺倾华,你快点看,得亏咱们没有到桥上去,在葡萄架底下,还有葡萄叶子挡着雨,要是到桥上没拿伞的可就倒霉了!”
顺着云小棉的手指往前望,贺倾华果然看到不少人正从桥上往下跑,“你说的不错,估计有不少人已经挨淋了,你看他们跑的多快,这么一想,云小棉,你还挺聪明的嘛!”
被贺倾华夸奖,云小棉的头仰得高高的,“那是当然,我未卜先知,知道今天会下雨。”
“刚才还问我为什么会下雨,现在就说自己知道,云小棉,我真不能夸你,一会儿你这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云小棉一脸得意,反正自己的心情现在是美美的,就算贺倾华说上两句也影响不了现在的心情。
没有看到哥哥和朝霞公主,云小棉便有些担心,朝四处望了望,也没有看到毕元清的影子,云小棉忍不住问道:“你说他们都去哪儿了,怎么现在还不来亭子,刚才说好要在这里集合的,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说完这些,云小棉有自言自语:“可不能这样走散了,我还想着下一次约他们去粥屋呢!”
“还有毕元清吗?是不是还是你们几个人一块去?”贺倾华并不在意云小棉去哪里,他只在意谁跟着云小棉一块去。
云小棉深吸了两口气,故意做出一幅闻味道的样子,接下来问道:“我怎么感觉这味道怪怪的,是谁家的醋坛子打翻了?这么远就传过醋味儿来了?”
只到云小棉在说自己,贺倾华也不生气,再次开口问还会有谁跟他们在一起。
云小棉看了看贺倾华,“我怎么知道,反正,不管怎样,我也得给哥哥和朝霞公主创造机会,你也知道,哥哥一向不太喜欢说话,朝霞公主虽然是金枝玉叶,可我觉得她的脾气也挺好的,一点也不骄矜,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娶媳妇,就应该娶贤惠的。”
看到云小棉说的一套一套的,贺倾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为别人着想的时候,永远想的那么全面,什么时候想想自己的事情?”
云小棉不解,正想开口问是怎么回事,贺倾华突然拿出一方锦帕来,“记起来了吧?上次把帕子都留到我那里了,估计我不给你,你永远都想不到。”
云小棉不好意思的笑了下,结果帕子便放到衣兜里,还别说,最近这段时间,自己只觉得其他的帕子有些用不惯,可常用的那方帕子到底去了哪里,云小棉也记不起来了,原来,自己的宝贝锦帕在贺倾华这里。
接下来,两个人又说道了穿针引线,从贺倾华的嘴里得知,原来穿针引线不光是为了展示技巧,还有更隐晦的一个意思,有人在穿针引线的时候会许下愿望,女孩子大多会想着以后遇到一个如意郎君。
云小棉听贺倾华把话说完,半天没有缓过神。
按道理说,自己一个女孩子,对于七夕的传闻和典故应该比贺倾华知道的还要多,可是,在贺倾华面前,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一样。
想到这些,云小棉就有些懊恼,甚至觉得,贺倾华知道的这些事情,都是从其他的女孩子嘴里得知的。
“谁告诉你的,知道的这么详细,是不是都是哪家的小姐讲给你听的?”
看到云小棉的嘴巴撅起,还带着一副蛮不讲理的模样,贺倾华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你想多了,什么哪家的小姐,这些都是长姐讲给我的,这两年,每到七夕的时候,我就能想起长姐来。”
听贺倾华提到贺倾城,云小棉的心中也是一阵感慨,现在,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当家主母,这肩上的担子肯定不轻。
年纪轻轻就要管理整个后院,还得照顾孩子,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条,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小棉,你倒是挺聪明,早早的就来到亭子里了,没有被淋着吧?”说话的是毕元清,身后还跟着云小树和朝霞公主,当然,那个小宫女也跟他们在一起。
看到贺倾华也在亭子里,大家相互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