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王爷 > 第420章 好老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辉祖正站在河岸旁,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正在造桥的士兵。这时,一名将领急匆匆地跑过来在徐辉祖耳旁禀报道:“将军,陛下的船已经驶入乌江了,按照目前的行程推算,再有两日便能抵达贵阳府,您看?”

徐辉祖微微皱起眉头,没有转头去看这名将领,视线仍然正在那些士兵身上。他仔细观察着士兵们的一举一动,只见不少人的动作略显疲惫和迟缓。沉思片刻后,徐辉祖缓缓开口说道:“岷庶人如今已然进城,不仅得到了补给,而且还挟持着杨昇。以我们士兵们目前的状态,如果贸然进攻播州,恐怕将会陷入一场极为艰难的恶战之中。”

说罢,徐辉祖转身面向那名将领,表情严肃地下达命令:“立刻传我军令,通知四路兵马就地安营扎寨,进行休整。务必让将士们养精蓄锐,待状态恢复最佳之后,再推进包围播州府。”

将领听令后并未立即起身离去,而是面露迟疑之色,犹豫再三后还是鼓起勇气问道:“将军,陛下即将驾临,若是知晓我们在此停滞不前,会不会认为您这是消极怠战啊?”

徐辉祖闻言,不禁无奈地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将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身为一军之帅,我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以士兵们的生命安全为重。只要我们问心无愧,相信陛下自会明察秋毫。我绝不希望看到我的士兵们因为缺乏足够的休整时间,而在战场上白白送命。”说完这番话,徐辉祖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然而,徐辉祖心里非常清楚,他所做出的这个决定绝对是正确无误的。至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们绝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拼命地急行军赶往播州府了。尽管这样一来,朱楩将会获得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力,但眼下确实别无他法。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朱允炆自从率领大军沿着长江一路挺进,顺利进入乌江流域后,仅仅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便成功抵达了贵阳府。

要知道,皇帝都御驾亲征了,因此,贵阳府的各级官员们早在前一天就已经齐聚乌江边,严阵以待,随时做好迎接那艘不知何时才会现身的御船到来的准备工作。这些官员们个个神情肃穆,心中既充满了对皇帝陛下亲临此地的敬畏之情,又怀揣着一丝紧张与期待,生怕有任何闪失之处。

而这一情况自然没有逃过在播州府内已经休整了整整一天的朱楩的耳目,毕竟采用激将法逼迫朱允炆亲身前来的人正是他。因此,对于朱允炆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其行军方向和目的地,朱楩可谓是密切关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毕竟,朱允炆最终选择前往何处督战,将会直接影响到朱楩此次精心谋划的作战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后续局势的发展走向。

事实正如朱楩所预料的那样,分毫不差。假如朱允炆真心想要亲自出马将他擒获,那么一直逗留在长江以北显然是徒劳无功之举,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同理,朱允炆也断无可能舍近求远地奔赴广西或是湖广地区,毕竟如此一来,距离战场太过遥远,即便来了也是鞭长莫及,毫无意义。如此一番分析下来,贵阳这座州府无疑成为了他督战最为理想的选择。

而就在朱楩等待之时,派去贵阳府附近的斥候通过海东青传递回来的重要情报。得知朱允炆已然明确表示将要抵达贵阳督战后,朱楩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并未掉以轻心。

他当机立断命令这些斥候继续潜伏起来,严密监视敌军的动态,同时暂时停止对朱允炆具体到达时间的过分关注。因为此时此刻,摆在朱楩面前更为紧迫且关键的任务,乃是制定出应对徐辉祖率领大军从四面缓缓向播州府逼近形成包围之势的有效策略,以便能够成功突围。

话说那朱允炆一路奔波来到贵阳后,竟然丝毫不见疲惫之色,更未显露出任何不适应之处。相反地,他展现出一副极为体贴慈爱、平易近人的仁君模样。甫一抵达贵阳城,朱允炆便马不停蹄地深入民间,对城中的百姓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而与此同时,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位朝廷重臣亦紧紧相随左右。然而,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尽管他们一直陪伴在侧,却始终未曾听闻朱允炆有宣召徐辉祖之意。反倒是派出一名使者——那位常伴其身边的大太监,快马加鞭赶往仁怀,静候正欲渡河而来的徐辉祖,并转达朱允炆对他的亲切慰问。

而这朱允炆啊,无论是从史书所载的事迹来看,还是就当下的情形而言,虽说称不上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着实是那种下属会喜爱的老板。

若是换成明太祖朱元璋在此,恐怕此刻所做的头一件事,定然是速速将徐达传唤前来,毫不犹豫地解除他手中的兵权。接下来呢?要么另行寻觅合适人选接替其职,要么干脆亲自披挂上阵,亲力亲为。

然而,朱允炆压根就没有众人所猜测的那般心思。实际上,他派遣那位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亲自前往,其目的非常单纯且明确——就是真心实意地去安抚和宽慰徐辉祖。

朱允炆明白那朱楩乃是个狡猾多端之人,连自己捏在手中的人质他都能想办法拐走,现在这般狡猾也在情理之中,而自己此番亲临现场,无非是想凭借自身的威势对这叛逆之徒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罢了。至于战场上的具体作战事宜,他全权交由徐辉祖自行决断。

“徐爱卿只管按照自己原本的策略放手去打便是,无需有丝毫顾虑!”朱允炆如此这般交代给大太监,务必将这番话转达给徐辉祖。

这样的部署与安排,如果放在后世任何一家公司里,恐怕都会令下属们心悦诚服,并尊称其一声“好老板”!毕竟,这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行事作风,以及能够准确地让合适的人去从事适合他们的工作,着实难能可贵。而这一点,也正是朱允炆身上值得为之称赞的闪光点所在。

然而,朱允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深意。首先,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朱楩居然依旧逍遥法外未能被抓获归案。

这一情况着实令他深思,不得不让他质疑起在他所统治的大明天下之中,那些州府的官员们究竟有多少人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他们或许想要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但具体人数难以确切估量。甚至连负责追捕和围剿的军队之中,又有多少人怀揣着这样的念头从而消极怠工,这实在是一个无法轻易给出答案的问题。

正因如此,朱允炆此番前来便是要给这些官员和武将们一个明确的信号,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的天子,任何妄图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弄手段、保持观望态度以谋取私利之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

其次,朱楩简直嚣张至极!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修书一封挑衅于他。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他可是皇帝!朱楩这么做就是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