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万贯循着宋不辞的视线看过去,然后就看见宋大山提着个短条凳走了过来,凳子最前端横向固定着个巴掌长、半个掌心粗的圆滚筒型镂空木罐。

木罐右侧被木制的底封住,底部向外延伸的部分是他在风车上见过的手摇把手。

金万贯猜测,“这莫非也是种农具?”

“正是如此。”

宋不辞话落,事先准备好的宋大山就拿着根可以收成的玉米棒子走到了凳子跟前,他坐在后半截凳子上用自身重量压住凳子,罐子大概与他腹部平齐。

他挺直腰板,左手捏着剥了玉米壳的玉米棒子尾端,右手握住把手,在右手摇动把手的同时将玉米棒子塞进罐子里。

“咯呲啦啦啦……”

随着把手的转动,金万贯能够顺着罐子的镂空处清楚的看见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刮动玉米粒,紧接着,金黄完整的玉米粒就从罐子的镂空处哗啦啦的掉出来。

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半截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就被脱了个干净,宋大山调转玉米棒子,将后半截再次送进罐里,又是几个呼吸,整条饱满的玉米棒子就成了轻飘飘的玉米核。

“这是小型玉米脱粒机,通过摇动外面的把手来带动罐子内侧的三根铁齿来轻松刮动玉米棒子,借助摩擦和阻力达到脱粒的效果。”

宋不辞给他介绍,“外侧的镂空木罐是出于安全考虑,可以避免在内侧铁齿转动的时候不小心伤到手。”

原本那个罐子该用纯铁质的铁片的会更加牢固和轻便,但是如此成本会高出很多,且当下朝廷对铁制品的用铁量有所限制,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宋不辞将其改成了木头的。

金万贯边听边打量玉米脱粒机,然后还忍不住上手操作了一番。

他虽是商人,可他家庄子周围也有不少土地,所以他曾经见过庄子上的佃户搓玉米粒的场景。

多是用根细长的木锥子将玉米棒子上开出几条豁口,然后再借助根已经清理出来的玉米核使劲儿揉搓。

揉搓几个玉米棒子后,原本蓬松的玉米核便成了干巴巴、光秃秃的模样,速度慢不说,一日下来大拇指下方的田宅宫(大拇指下方的肌肉)都要磨出茧子来。

他从凳子上站起身,抖了抖散落在衣袍上的玉米粒,然后才满意的玩笑道,“小五,要不是你姓宋,我都要怀疑你是鲁班的传人了!”

“我只负责提供思路,”宋不辞笑道,“具体的制作还是叔伯们在做,所以算不得我的功劳。”

“不管怎么说,你这个东西是真的好用,”金万贯说出自己的顾虑,“只是若都固定在凳子上怕是不好运输。”

“少东家不必担心,”在旁边听着的宋大山在宋不辞的示意下走出来解释,“玉米脱粒机是用榫卯结构固定在凳子上的,庄户人家虽不是人人都木工出众,但固定个东西还是轻轻松松。”

说着宋大山还给金万贯演示了下脱粒的拆卸,看着难度的确不大。

金万贯问道,“那为什要固定在条凳上,不能直接用木头做支架吗?”

“当然也可以,但是这般设计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

宋不辞解释,“木头支架虽然也可拆卸但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其次就是用凳子固定它的高度刚好与人的胸腹之间的位置平齐,大家就不用弯腰劳作,且还能坐着干活。”

“少有你这样细心周全的。”

金万贯所说的这句话并非吹捧,这些农具的使用者基本都是农户和长工,可绝大多数商家的细心周全只适用于上位者,能够考虑底层农户和长工需求的商户,少之又少。

宋不辞与他见过的书生和商户都不同,他没有大多书生身上的清高迂腐,也没有商户基本都有的贪心。

金万贯想,所谓的赤子之心,大概就是宋不辞这样的吧,不流于俗、不困于世,世间罕见。

但他到底年幼,这颗赤子之心又能保持多久,金万贯双眸含笑,他,拭目以待!

宋不辞被金万贯突如其来的笑眼看的莫名,正要发问时,金万贯的思绪已经回到他最关注的问题上。

“小五,这玉米脱粒机,你欲定价几何?”

宋不辞敛了心思,也不跟他拐弯抹角,直接说出自己事先定好的标准。

“我定价五十文,但你最高只能卖到八十文。”

八十文?

宋不辞这是想让九成的农户都能用得起玉米脱粒机啊!

金万贯想着大概估算了下宋不辞制作脱粒机的成本,铁200文一斤,玉米脱粒机所花费的铁不超过二十文,木头和人工顶破天十五文,也就是说宋不辞的利润在十五文。

他自己按八十文卖,刨去商税和运输成本,每个玉米脱粒机最少可以盈利二十文。

“老实说,你这个定价比我想象的低太多了,”金万贯直言不讳,“哪怕我的卖价是一百文,也有七八成的农户可以买得起。”

“玉米脱粒机与其他几台机器不同,它没什么核心技术,有心人一看便会,”宋不辞微笑,“你初时若定价太高,后续别人生产出来你的顾客就会流失,如此反而得不偿失。”

金万贯闻言皱眉,的确,他有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中的城税,比之别人他并没有价格优势。

不过,他舒展眉头,用玩笑的口吻道,“那你就不怕我回到北方后自己制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