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法?

孩子们挠挠头,似乎该提的问题都已经提到了,应该没有遗漏了吧……

这时,原本犹豫要不要说的小栓子闻言冲着宋不辞行礼,“先生,学生有一问。”

宋不辞颔首,示意他,“你说。”

“学生觉得既然是比赛,那就应该是有奖有罚,影响收成的后果其实也算是处罚。”

小栓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所以学生想问,那,如果我们按时完成了,或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是否会有奖励……”

话说完,小栓子觉得自己似乎有在要奖励的嫌疑,他急忙解释,“先生,我不是在要奖励,我只是觉得,一个完整的比赛应该是有这个流程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宋不辞含笑点头,“你说的也正是我想要的答案。”

“如果是我们自己比赛娱乐,当然是没有问题,”宋不辞看向孩子们,“但是,如果你们日后有机会去主持别人的比赛,那这个流程就不算完整。”

宋不辞发问,“那,流程不够完整的根源是什么呢?”

“是我们没有想到这点,”黑蛋儿作为最先主张比赛的人,想了想后开口,“我只想着如何比赛,却没有思考,对于比赛的结果要怎么处置。”

孩子们跟着点头,表示认可。

宋不辞颔首,“那通过这件事情,你们有得到什么启发吗?”

“有!”

甜甜举手,“我们以后做事情时要多思考,尽量周全。”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想好后果,”月牙儿软声道,“更要勇于承担事情的后果。”

“还有还有,”虎子说话时看向小栓子,“我们遇到问题要敢问敢说,不能像小栓子当闷葫芦!”

“哈哈哈哈……”

大家跟着笑出声,宋不辞也露出笑意,“非常好,你们说的都很对,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完成这欠缺的流程。”

“这块田是属于我的,你们也都是在帮我干活,那奖励也该由我来出,”宋不看向想了想,“这样,到时候赢的那一方,可以让我满足他们一个愿望,怎么样?”

“好!”

孩子们兴致高昂,老头子们倒不在意什么满足不满足愿望,只当是在陪孩子们玩了,自无不可。

姜烈没有正经看过宋不辞给孩子们上课,他不知道宋不辞给孩子们教的学识如何,但,单从刚刚来看,宋不辞真的是个教学有方的先生。

会做人,其实比会读书更重要。

这些孩子在懵懂的年龄,能有个因材施教、因地施教的老师,何其有幸。

姜烈摸摸下巴上的胡茬,寻思着,等到村里的学堂建起来,他必然得想办法把姜氏族内半大的孩子都送去给宋不辞教导!

“好,”宋不辞挥手,“那咱们就各归各位,开始干活吧!”

“插秧喽!”

“快快快!我们下田!”

眼看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卷裤腿下田,黑蛋儿连忙开口,“先别急,先别急,我们来安排下分工……”

在黑蛋儿给孩子们分工的时候,宋不辞也大概给老头们讲了插秧的要素,“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在田的两头挨着水面拉直稻杆绳,然后沿着稻杆绳那条直线每隔巴掌宽的距离,栽三到四株秧苗就行。”

“每次稻杆绳左右的距离约莫半个手臂的距离,秧苗入土大约一个小拇指指节的深度就够了。”

宋树根点头,“你这么说我们就能把握好分寸了。”

“是呀,”宋有田也道,“听着怪简单,难怪那些孩子们说他们也能栽。”

“那咱们就行动起来吧,”老族长笑道,“可莫要真让那群小猴崽子把咱们甩开了。”

“那不……”

六叔祖刚想说那不能,结果抬头就看见,那些小家伙四人一组,两个人负责绷直固定稻杆绳,另外两个人已经从稻杆绳的两头往中间插秧了。

“好家伙,动作还挺快,”六叔祖忙挥手,“快快快,咱们也跟上!”

六叔祖他们说罢也赶忙下了田,宋不辞笑笑转头去帮忙挖育苗田里的秧苗。

他跟着宋荣华还有李大娘,三个人负责挖秧苗,李森和姜烈力气大些,则是负责打捆,然后轻松将成捆的秧苗分散丢到对面的田里。

太阳高高挂起的时候,孩子们的说话声减弱,挖完最后一株秧苗的宋荣华抬头擦了擦额角的汗,放眼看去。

半大的孩子戴着草帽躬身在田里,也分不清谁是谁,但动作却麻利的很,秧苗栽的端端正正不说,他们负责的田竟已经完成了大半的栽种。

“我原以为他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可这些孩子不但没有人吵闹着不干了,甚至连喊累的都没有。”

姜烈接过她手里的秧苗与之前的合并打捆,“那群小家伙聪明着呢,可不会轻易累着自己。”

大娘垂着自己的腰笑道,“我中途看见了好几次,他们每栽完一行就跟负责绷稻杆绳的换换,轮流着歇息,还喊着号子,劲头可足了。”

“东家姑娘,娘,可不止呢,”李森指了指那些孩子,提醒她们,“你们看看那些孩子弯腰的样子是不是有哪儿不对?”

宋荣华和李大娘用手遮着额头细细看过去,果然发现了异样。

“呀,”李大娘惊奇,“这些孩子怎么坐在水面上的?”

李大娘话落,宋荣华就看见其中有个孩子约莫像是虎子,他伸长胳膊栽完后起身,竟是从水里面抽出了个小板凳,然后利索的往前面一放,抽腿跨过去坐下继续栽。

她忍不住笑出来,“我原还担心他们晚上会吵着腰疼,这会儿看倒是我想多了。”

李大娘也笑,“我都没看见她们是什么时候回去拿的板凳和草帽。”

“应该是在姜大哥帮他们拿的吧,”宋不辞笑道,“那会儿我看见金宝跑过来跟姜大哥说话,过了会儿姜大哥就不见了。”

那些小板凳是大人们根据孩子们的身量专门为他们做的,供他们上课的时候坐,还有配套的桌子,就在宋不辞家院子里放着。

李大娘笑眯眯的开口,“这些孩子是怕自己回去耽搁了时间,知道小烈疼金宝,这才就派了金宝来找小烈帮忙。”

宋荣华嗔怪的道,“什么那些孩子,我看就是金宝想偷懒。”

姜烈将最后一捆秧苗远远抛过去,转头替金宝说话,“荣华,既能省力又能把活干好,金宝这不叫偷懒,而叫聪慧。”

瞅着姜烈眉眼间的骄傲劲儿,活像金宝是他儿子似的,宋荣华红脸瞪了姜烈一眼,转头对宋不辞道。

“我看中午的时候应该就能栽完,田里大概用不到我们了,我跟李大娘先回家做午饭去。”

宋不辞点头,“大姐,辛苦您跟李大娘待会儿再做些甜口绿豆汤吊在井里,中午正好给大家解解渴。”

“东家仁厚,”李大娘夸赞,“大家中午可有口福了。”

李大娘话落,突然插进来道男声,“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能沾沾这口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