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不辞到的时候才发现,老族长家不只叫了他,其他几位族老也在。

“坐,”老族长示意宋不辞坐下,然后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就说了,今日深山村的人你们都看见了吧?”

“哼,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三叔祖当时在作坊,并未跟过来见人,“他们是不是冲着孩子们来的?”

三叔祖话说的隐晦,但大家都知道,他在问深山村的人是不是想来换媳妇儿。

“那倒不是。”

大家不禁诧异,但老族长的下一句话却更让他们诧异。

“他们是想在咱们村子落户定居。”

“在咱们村子落户?”

三叔祖皱眉,“他们怎么突然想来咱们村子落户?当年官府的人派人去接他们,他们可是都不肯出来。”

四叔祖亦道,“大哥,他们是冲着什么来的?”

当然是冲着宋不辞兄妹来的,当然,老族长这话不能直说,毕竟那姜烈跟荣华有过纠葛,如此说来对荣华的名声不好。

“他们是看中了咱们村子里的风气,更是看中了咱们村子里的变化。”

好的,大家明白了,这是冲着宋不辞来的,族老们骂一句老谋深算的同时不由自豪,他们倒是有眼光,知道二狗是个有前途的。

“姜风,也就是深山村的族长言明,”老族长解释,“他们当初不肯出来,一方面是不适应外界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合适落脚的村子。”

“没有村子会毫无芥蒂的接纳百余口外村人,可他们要是独自开荒定居,一方面是他们早已失去了种地的技能,另一方面则是这似乎跟他们在山上生活也没有差别,所以还不如不出来。”

老族长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深山村人的想法。

百余口外村人,还是八成武力值超群的外村人,除了会占据村里大部分资源,更会给村子原有的掌权人造成威胁。

而现在,深山村不过五十多口人,其中三成都是老人和孩子,没办法给村子造成致命的威胁,而他们要想更好的繁衍生息,最好的办法还是走出来。

因为哪怕可以靠换妻生长,但深山里,孩子的存活率实在是太低了,姜风心里很清楚,如此下去,最多三到五代,他们深山村就会灭族。

为此他也发愁,而姜烈的想法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当然,他也不是随便做决定。

早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已经对宋家村各方面打听了个七七八八,也是因此,姜烈才能开出了老族长无法拒绝的条件。

“他们愿意与我宋家族人并族,荣辱与共,贫富同进。”

“嘶~”

不等大家感叹完,就听老族长道,“不仅如此,他们还答应,每月上缴族中三成的猎物给我们,并且他们族中成年男子会主动承担起守卫村子的责任,悉听咱们族中调遣。”

“那只老虎,就是他们的诚意。”也是在向宋家村人证明他们的实力。

并族,与其说是并,不去说是将姜族化为宋族的旁支,虽不改姓,但却是确确实实的以宋族为尊,日后敬拜宋族祖宗(当然也敬自己祖宗,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要跟着宋家族人一起敬拜宋氏祖宗),死后若是自愿,亦可进宋家祠堂。

一直没出声的二叔祖开口,“他们倒是大手笔。”

六叔祖诧异,“就为了定居宋家村他们就能付出这么多,当真值得?”

六叔祖问的问题也是姜云想问的,回去的路上他百思不得其解,“风爷爷,咱们不是说好只是去商量落户定居的事?怎么就变成并族了?”

姜风在陡峭的山壁上身形矫健,“你看见宋家村的路和医馆了吗?”

攀在他旁边的姜云老实点头,“看见了。”

“那你有什么想法。”

“医馆很大,”姜云想了想,“路很平,我见都没见过。”

“那你听说过别的村有这样的吗?”

姜云摇头,“没有,我跟烈哥进城的时候都没看过这样的路,医馆、医馆也没有那么大的。”

姜风又问,“那你还记得路上我问医馆为什么那么多人的时候,宋族长的儿子跟我们说什么吗?”

“他说是孩子们肚子里生了虫,医馆再给村里人诊脉,”这回接话的是姜烈,“这说明,首先他们有能力治好这病。”

他们村子里也有孩子得过这样的病,但是没救过来,那晚下着大雨,他背着孩子跑了十几座山去县城里最好的医馆,仍旧没有救回来。

“其次,他们在乎村子里的人命,或者说医馆背后的主人在乎村子里的人命,”姜烈开口,“医馆背后的主人是宋二狗,当时来接荣华的那个孩子。”

宋不辞愿意带着宋家村人挣银子,你可以说是他怕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可以说是他需要人手替他做事。

可,宋家村的人或许最近挣了些银子,家家有了些积蓄,但肯定不是人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即使这样宋不辞却依旧愿意给大家都治,除了宋不辞有能力、心善外,更多的是宋不辞认为宋家村人值得他这么做。

姜烈的确是冲着宋荣华去的没错,但他还是深山村的村长,当然不能只顾儿女私情,若是宋家村不能带给族人安定,他只会果决的舍了这份感情。

按宋荣华说话的,不去招惹,不再出现。

姜云懂了一些,“风爷爷的意思是,我们要是跟宋家并了族,我们也能被那样对待?”

“瓜娃子,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姜风敲他额头,“并族只是第一步,能不能让人家那样对我们,能不能搭上宋家的船,还得看我们被接纳后,我们做了什么。”

“人都是将心换心才能长久,哪有利益能永远维持住人心的?”

另一边,几个族老也咂摸出味儿来了。

老族长说的更清楚些,“关起门来说句不要脸的话,咱们村子啊,是越来越好了,多的是想搭上咱们村的人,但深山村是唯一个舍得下血本的。”

说罢,老族长看向宋不辞,“二狗,这事儿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