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征文的宣传发出去之后三天,投稿的文章如雪花一样飞来。

一等奖有一千元,优秀奖也有一百元,对一个普通的打工族来说,是一笔超级巨款了,只要会写文章的人,都会来碰碰运气。

江晚月特意请省日报的牛主任当主评委,其他编辑做评委,一起选出一二三等及优秀奖。

一等奖的文章还刊登在了报纸上,笔者以优美的如散文一样的文笔描绘了小荆大队一日行,从山水风景,到人文情怀,再到厂里的见闻,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最后升华到对整个社会舆论环境的深刻剖析,一等奖实至名归。

江晚月将所有获奖的文章印刷出好几本,放在他们的店内,同时,墙壁上张贴省日报关于他们的新闻报道。

文人的笔杆子,就等于是当兵的枪杆子,文章一经发出,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省门店迎来了人流高峰,比开业那三天的顾客还要多。

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八个销售员忙的脚不沾地,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也是忙活到八点多钟才关店。

虽然忙,但大家心里充实,格外高兴。

“厂长,你知道今天收入多少钱吗?”林锦激动的无以复加,“四万七,我的天,快接近五万了,省城人民的消费能力真牛!”

江晚月看着隔壁已经装修好的门店道:“竹编厂的门店也该开起来了。”

回小荆大队后,她去竹编厂巡察了一下,去年广交会的订单,总算是做的差不多了,很快就能为省门店生产竹编了,和向令霄商量了一下,决定把竹编厂门店的开业时间定在国庆节,也就是十月一日。

时间一晃就到了八月底,最后一天。

江晚月精心打造的幼儿园终于建好了,也迎来了第一批幼儿,八月底最后一天让学生们先来适应一下。

宋华之背着小书包,哭巴着一张脸:“我不想上学,我不要上学,呜呜呜……哥哥姐姐六岁才上学,为什么我三岁就要去学校,妈妈,我不要,不……”

江晚月脑壳疼。

明明在家里都说好了,怎么到学校门口又开始哭?

边上一个同村的小男孩,也是去上幼儿园,做了个鬼脸道:“宋华之,好哭鬼,略略略!”

“你才是好哭鬼!”

宋华之愤怒的喷回去。

那孩子的妈妈连忙捂住自己孩子的嘴,朝江晚月不好意思的笑道:“不好意思厂长,这孩子不懂事……”

江晚月不在意的道:“孩子说的也是实话。”

她蹲下身,认真道:“华子,你在学校乖乖上一天学,晚上妈妈来接你,第一个接你,怎么样?”

宋华之伸出手指头:“那说好了,妈妈要第一个来接我。”

江晚月和他拉钩钩。

小家伙终于一步三回头的进去了。

她可算是松了口气。

幼儿园第一批学生只有四十多个,按照年龄分成了两个班。

请了六名老师,一个班三名,又请了一个园长,还有一个厨师,负责孩子们的午餐。

幼儿园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每天吃饭也要钱,一餐饭加一点零食按照两毛钱标准,一个月上学二十六天,那就是五块二,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一些杂费,一个月收费是六元钱。

若是放在两年前,让一个家庭一个月拿六元钱送孩子上学,根本没人去。

毕竟,小学一学期才三块钱,都没几个家庭舍得送孩子上小学。

但这两年,小荆大队大面积招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当工人,工人最低一个月就是十七块八的工资,再加上奖金制度,还有餐补,一个月到手大概接近三十元,若是两个人上班,一个月就有六十块了,送个孩子上学还是送得起的。

即便如此,也只有四十多个家庭将孩子送来了。

为了考虑双职工家庭,幼儿园放学比较晚,比厂里下班时间晚十几分钟。

江晚月提前五分钟下班,第一个赶到了幼儿园,排在第一个。

下课铃声一响,她就看到宋华之背着小书包,也站在第一个。

“江厂长,华子今天可乖了。”老师笑着说道,“很多小孩哭,他还帮着哄,真是个好孩子。”

宋华之骄傲的挺起胸脯:“老师奖励了我小红花呢。”

江晚月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真乖。”

家长们陆陆续续来接孩子,和孩子们聊今天在学校的情况。

“今天吃了鸡蛋,还有肉肉呢,还有汤,学校的饭菜太好吃了。”

“下午老师还给我们发了鸡蛋糕呢,一人一个,真好吃,明天我还要来上学。”

那些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也放心了,在学校吃这么好,还有人看着,一个月只要六块钱,非常划算。

牵着华子回家,家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了,是宋怀之做的。

明天是九月一号,宋怀之就要上初中了,以后在公社那边上学,晚上还有一节晚自习,大概七点钟才能回家。

江晚月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宋怀之用来上下学。

还找婆婆给怀之做了一个大点的书包,小学只有两门主课,上初中就有英文课了,还有七七八八别的课,书包太小了装不下书本。

“明早上我送你去学校。”江晚月一边给他收拾一边道,“学校会给你发饭票,如果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以后我从厂子里食堂打饭给你送去……还有,你年纪最小,要是有人欺负你,或者把你拦着要钱,你一定要告诉老师,或者回来告诉妈妈……”

宋怀之点头:“妈妈,我都知道。”

母子二人正在说话时,院子的门被敲响了:“厂长,是我。”

一听声音,是陆老,宋怀之连忙跑去开门,礼貌的打招呼:“陆爷爷。”

“怀之明天要上初中啦。”陆老爷子走进来,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这是我年轻的时候,我父亲送我的钢笔,被下放这么多年,我一直保管的很好,它陪着我走过了最难熬的日子,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希望怀之,你永远有逆难而上的勇气。”

江晚月惊讶道:“陆老这话,怎么听着好像是要走了的意思……”

她忽然顿住,猛地站起身,“陆家,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