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564章 各地战况 天子筹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193年,大汉皇帝刘辩兴平三年,这一年,注定是风云变幻、兵戈扰攘的一年。袁术心怀鲸吞扬州的野心,妄图将这片富庶之地纳入囊中,做着春秋大梦。他暗中调兵遣将,只等时机成熟,便一举挥师南下。

然而,袁术的如意算盘被马超的突然行动打乱。马超率领精锐之师,如猛虎出山般直逼汝南郡。马超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之上,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迅速对庐江郡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袁绍分身乏术,使得袁术也无法毫无顾忌地倾尽全力去进攻豫章。

原本,袁术的军队在战场上占尽优势,眼看便能一举拿下豫章,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可就在这关键时刻,马超的行动犹如一道惊雷,给了豫章的刘瑶一丝喘息之机。刘繇得以重整旗鼓,收拢败兵,加固城防,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马超在完成对汝南郡的初步攻势后,悄悄潜身离开,与孙策顺利汇合。而他留下的部队,在汝南郡继续作战,先是成功打下了平舆县。以平舆为据点,他们四处出击,将势力范围不断向周边辐射。一时间,汝南郡将近一半的城池都被马超的部队收入囊中。

直到张勋率领大军前来救援,战场上的局势才发生了转变。张勋所率之军,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守,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自此,汝南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

而在北方,公孙瓒与袁绍两大豪强,在北方大地剑拔弩张,拉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大幕。公孙瓒帐下兵强马壮,士气如虹,一心要在这场较量中力压袁绍,将其势力彻底瓦解。

彼时,皇帝刘辩虽身居朝堂,却对天下局势忧心忡忡。他深知此役关乎皇权兴衰,为稳固统治,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便派遣刘备与吕布前去援助公孙瓒。刘备素怀忠义,一心报国,奈何麾下兵力匮乏,即便身边有关羽、张飞这等忠肝义胆且武艺绝伦的兄弟,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也深感力不从心。但刘备毫不退缩,始终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竭尽全力筹备作战。

吕布则以悍勇闻名于世,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宝马,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吕布为人狡黠,虽被派来助阵,却心怀鬼胎,有意作壁上观,想在这场争斗中保存自身实力,坐收渔翁之利。

公孙瓒得了刘备和吕布的支援后,信心大增,即刻指挥大军将袁绍围困在冀州,欲打一场漂亮的围歼战。袁绍出身名门,乃四世三公之后,袁家根基深厚,人脉遍布朝堂与各州郡。袁绍凭借家族威望迅速召集众多文臣武将,组建起一支劲旅。同时,他清楚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抗衡公孙瓒等人的联军,于是拉拢曹操前来相助。曹操亦是一代枭雄,麾下兵强马壮,更有诸多智谋之士与善战的宗族大将。

战场上,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公孙瓒一方,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刀光闪烁间敌将纷纷落马;张飞吼声如雷,丈八蛇矛使得虎虎生风,令敌军胆战心惊。但刘备兵力有限,吕布又消极怠战,公孙瓒难以全力施展攻势。

反观袁绍这边,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勇冠三军。颜良、文丑冲锋在前,锐不可当;张合、高览善于排兵布阵,多次化解公孙瓒的进攻。加之曹操的宗族大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身经百战,为袁绍阵营筑牢防线。

双方在冀州大地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残酷厮杀,战场上硝烟蔽日,血流成河。尽管公孙瓒麾下猛将众多,可刘备兵力短板明显,吕布又无心出力,而袁绍一方实力同样强劲,双方实力难分伯仲,战事陷入僵局,谁也无法轻易取胜。这场战争不仅决定着双方的命运,更左右着天下局势的走向,各方都在焦灼等待打破僵局的时机。

时光匆匆,转瞬已至五六月份。袁术与刘繇、公孙瓒同袁绍,这两场堪称顶级的对战仍在胶着,胜负迟迟未分。然而,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胜利”的消息传入长安,这些或真或假的捷报,让天子刘辩满心欢喜、志得意满。

回首往昔,自刘辩决心反董,不过短短三年。三年间,他历经艰难险阻,一步步稳固自身权柄。如今,他稳坐长安,坐拥中枢之地,竟能驱使天下顶尖诸侯相互攻伐。这份成就,这份掌控力,怎能不让他意气风发?

刘辩心中清楚,只要将袁术、袁绍这两个出身顶级世家的诸侯彻底击垮,天下便有望重归一统。至于其余势力,在他眼中皆不足为惧。在这关键档口,刘辩并未安于长安,坐享太平,而是积极派遣使节,与各地刘氏宗亲沟通联络。

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哪一个不是手握重权的州牧?他们坐拥广袤土地,麾下兵强马壮,在各自的地盘上堪称一方霸主。但今时不同往日,当下的局势,让天子刘辩在这些汉室宗亲面前,也拥有了极大的话语权。刘辩心中盘算,这场仗一旦取胜,益州、荆州必定人心震动。刘璋、刘表等人,念及汉室正统,权衡利弊之下,大概率会不战而降,大汉的统治也将再度完整。

天子的使节抵达后,刘表与刘璋有所收敛,暂时收起异心。他们对天子的来使表示,待袁术与刘繇、公孙瓒和袁绍这两场大战分出胜负,便必定忠于朝廷。可刘辩心里清楚,这些承诺不过是虚与委蛇,他们肯定要等局势彻底明朗后才有所行动。

刘辩看着使节带回的回复,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这些刘氏宗亲,当年天下大乱、对抗董卓的危急时刻,不见他们挺身而出、为朝廷分忧,如今却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在刘辩眼中,他们的心思昭然若揭,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的投机者。他暗自思忖,待到天下承平,收拾这些人易如反掌。

但当下,刘辩深知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平衡各方势力。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凭借自己的智谋,巧妙周旋于各大诸侯之间,让他们相互制衡、彼此消耗。他要将这些诸侯一一肃清,使其再也无法对朝廷构成威胁,完成他父亲汉灵帝穷尽一生都未能实现的霸业,重振大汉的辉煌,让天下万民再度沐浴在大汉的恩泽之下 。

在长安城中,天子刘辩案头的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来自西凉的告急文书愈发频繁,起初是每半旬一封,渐渐变成十日一封,到如今竟每三日便有一封送达。这些文书上的言辞越来越急切,字里行间透着绝望与无助,仿佛能看到西凉大地正遭受着怎样的磨难。

刘辩看着这些文书,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西凉如今确实已自顾不暇。往日里,西凉的粮草时常经由长安,运往驻扎前线的马超部队,可如今却已中断许久。刘辩心想,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绝境,马腾又怎会让自己的儿子在外孤军奋战,连粮草都供应不上,让马超苦苦支撑呢?

反复思量后,刘辩认定,异族入侵对于大汉整体而言,不过是无关痛痒的疥癣之疾,可对于地处边陲的西凉来说,却无疑是灭顶之灾。即便西凉被打得支离破碎又何妨?等自己重新统一四方,大权在握,收拾这些异族,不过是举手之劳。况且,自己如今也实在抽调不出兵力去支援西凉。

刘辩心中还有另外的计较,西凉如今几乎是马家的天下,马超在朝中对自己时有不敬,仗着的不就是马家雄踞西凉,手握西凉铁骑吗?现在异族入侵,损耗的都是西凉的兵力、马家的实力,自己又何必心疼。更何况,只要袁术与刘繇、公孙瓒和袁绍这两场大战中,有一方分出胜负,自己便能腾出手来收拾马超。

眼下,西凉大地烽火连天,局势混乱不堪,想要救援马超根本不可能。刘辩冷笑一声,就算此刻拿下马超,失去马超的西凉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在他看来,西凉与马超的命运,都已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待合适的时机,一切便能尘埃落定 。

天子暗自思量,脸上不禁浮现得意之色。马超如今军粮短缺,又要与实力强劲的袁术对峙,已然陷入绝境。没有粮草补给,他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劫掠地方百姓。可一旦如此,即便马超打下再多城池,当地百姓也必定怨声载道。马超平日里苦心维护的好名声,瞬间便会土崩瓦解,民心尽失。

但他若不这么做,又能从何处获取粮草,支撑大军征伐呢?这可真是一招妙棋,既让马超为朝廷出力消耗袁术,又让他深陷两难。马超在外征战,损耗兵力、背负骂名,却只能白白为朝廷做嫁衣,而自己则可坐收渔翁之利,待时机成熟,再将马超一并收拾,实在是两全其美 。

在天子刘辩的筹谋里,马超与袁术的这场较量,无论结局如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就算马超无法战胜袁术,只要能拖住袁术,让其无法顺利占领扬州,便已达到目的。所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若是马超不幸战败,天子也毫不在意。因为他早已安排好后续布局,荆州的刘表正伺机而动,一旦时机成熟,刘表便会发兵攻打袁术,给予袁术沉重打击。

目前,刘繇已在马超的牵制下获得喘息之机,扬州之危虽未彻底解除,却也得到了极大缓解。而北方战场上,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事仍在胶着。若公孙瓒一方获胜,天下局势将更有利于朝廷;若马超侥幸战胜袁术,也必然是惨胜,元气大伤。

届时,刘繇在扬州坚守,刘表坐拥荆州,而西凉还要应对异族入侵,又要承受战争损耗,陷入苦战。天子只需略施小计,挑拨各方关系,便能轻而易举地将马超除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向着统一天下的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