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以为这次王孝杰离开,应该是他熟悉的几位将领代替他指挥守城,没想到大唐竟然空降了这么一位年轻的司空大人。

看他的年纪,不过二十出头。

这样的年轻人,怎么会派到这里来?难道他有惊人的修为,或是兵法通天?

听到尉迟震的身份,博尔忽的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疑问。

\"原来是大唐司空大人,博尔忽这边有礼了。

\"

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司空其实是个闲职,但如此年轻就成为司空,显然尉迟震不容小觑。

博尔忽先是在马上行礼,然后用马鞭环指,说道:

\"司空大人,此次我元军出动十万大军南下,贵国西北二州的军民无不闻风而逃。

如今整个西北二州千里之地,唯有你们雁门关顽固抵抗,不知为何如此不识时务。

\"

尉迟震知道博尔忽自诩为智将,开战前肯定会效仿中原的礼仪,先礼后兵。

此刻听到他的话,果然如自己所料。

心中暗自发笑,他随口说道:

\"不知博尔忽将军为何认为大唐的军民退出了西北二州?亲眼所见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这其实只是狡辩,元军的三千先锋精骑已经探索了千里之地,虽然也有一些大唐军民尚未撤离,但实际上,大部分军民早已撤入萧关之内。

博尔忽虽然没有得到萧关的确切情报,但他深信自己三千先锋精骑的侦查报告。

但他相信,不代表他的手下也深信不疑。

一听尉迟震这番虚张声势,这些将领都不禁心生疑惑。

毕竟,大唐的西北二州即使在大唐也算贫瘠之地,却也有百万户人家!为了不被元军西路军牵制,就将百万户人家撤走,这种行为远远超出了元军各级将领,甚至木华黎的预料。

博尔忽早就将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了木华黎。

木华黎得知后觉得不可思议,要求博尔忽谨慎行事。

这也是博尔忽自南下以来一直谨慎的原因之一。

现在听尉迟震这么说,这百万户军民其实并没有南迁,而是藏了起来。

想到攻城时,突然会有密密麻麻的大唐军民从背后突袭,这些元军将领想到这个场景,不禁心生寒意。

\"够了!别再狡辩了。

\"

博尔忽不吃这套,说道:

\"本将暂且顾念战争的残酷,不忍忠勇的大唐将士在此白白流血。

因此,特给司空大人和全城将士一些时间... ...

“只要你们投降,我会确保你们的生命安全。

“愿意留下的,可以加入我们的城市户籍,成为都市的一份子。

“如果选择离开,我们会安全送你们回繁华的大唐长安。

“给你们半天时间考虑,明天清晨,我们就开始攻城!到时候,城破人亡,无人幸免!”

博尔忽显然是在施展心理战术,企图用十万大军的气势压垮大唐守军的士气。

尉迟震听完,看到一些年轻的士兵确实流露出恐惧,但他毫不在意,立刻回应道:

“大唐必胜!”

这句话一出,城墙上大唐士兵齐声高呼:

“大唐必胜!”

声音传遍城内,正在休息的大唐守军纷纷走出,自发地大声呼喊:

“大唐必胜!”

最终,这个口号响彻北城和东城,五千守卫雁门关的士兵一同高喊:

“大唐必胜!”

虽然人数不多,声音也不算洪亮,但那种整齐划一、高昂的呐喊,让博尔忽和所有元军将士都为之动容。

正在搭建攻城器械的民众也在心中暗自思量,面对如此坚定的大唐军队,他们真的能取胜吗?

这一声“大唐必胜”再次提振了大唐士兵的士气。

博尔忽在城下看到士兵们的高昂斗志,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硬仗,只好调转马头,返回军营。

一夜无言。

没有大唐士兵胆怯投降,也没有趁元军立足未稳发动夜袭。

博尔忽对此叹了口气,这场战斗看来只能硬碰硬,没有任何战术可言。

随后,待三军做好饭,吃过早餐,他下令大军准备从三面包围攻城。

雁门关的建造主要是为了抵御大元,尽管有三个大门,但北门防御最强,配备二十台攻城弩;东门次之,有十台;南门最少,只有四台!

为了破坏雁门关的防御大阵,博尔忽故意摆出主攻南门的姿态,调动军队和民众,连同蒙赤行的魔师宫弟子,纷纷向城楼发起攻击。

另两边也适时发动攻势。

北门防守最强,兀立苏只派了两千元军,驱使八千民众作战,看似万人攻城,实则力量最小。

尉迟震在守城方面不及陈校尉,因此他直接将指挥权交给陈校尉,表示他尉迟震只负责对付敌方高手,其余事务由陈校尉全权处理。

陈校尉听后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这位年轻的司空懂事。

毕竟,即使司空大人擅长守城,刚到此地也可能无法完全掌握雁门关的防御。

对雁门关防御体系最了解的,无疑是长期主持雁门关的王孝杰,其次是他的将领们。

陈校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也是王孝杰离开,而陈校尉留下的原因之一。

见这位公子哥般的年轻司空没有问题,陈校尉立刻开始指挥。

他看出敌人虚张声势,于是命令手下将北门的十台攻城弩和东门的四台攻城弩全部推往南门。

元军确实有其他阴谋,但如果你真的防范他们的诡计,而不派出应有的力量,元军就会趁机破城,毫不犹豫。

陈校尉果断调动了攻城弩这样的守城利器。

然而,攻城弩体型庞大,转移极为不便。

还没等十四台攻城弩到位,元军的攻势已经如排山倒海般压来。

大唐的弓箭手不断用南边的四台攻城弩发射,元军的精锐和魔师宫弟子混在民众中,大部分都有攻城器械如盾车、耧车作为掩护。

箭雨虽急,似乎也射伤了不少大元人,但实际上元军精锐和魔师宫弟子的损失微乎其微。

当距离城墙三百步时,魔师宫弟子吸取了昨晚毕玄弟子失败的教训,不再依赖轻功冲上城楼,而是躲在攻城器械后面,用暗器不断射杀大唐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