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禾苗移种完成,那么大雍朝上下的春耕,便算是完整又完全地完成了。”
说到这,太子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哈哈哈哈……”
皇上忍不住大笑起来,什么喜怒不形于色那一套,直接被他丢到了一边去,
“鬼才,鬼才,诸寻桃是真正的鬼才!”
“春耕都结束了,种田种了几十年的老庄稼户都育不出芽来,导致田地一片比一片黄。”
“这春耕都结束之际,诸寻桃愣是把这进度给赶上来了。”
“朕只能叹一句,天佑我大雍朝,赐下诸寻桃这样的鬼才给大雍朝啊!”
“不行,朕得亲自去看看,诸寻桃她那奇特的办法育出来的禾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是不是真长出来了,皇上要亲眼见见。
长得怎么样,皇上要亲自确定一下。
皇上更想知道,诸寻桃那些个“旁门左道”弄出来的育苗,到底是何样子!
“儿臣遵旨。”
太子一点都不意外皇上这要出宫的决定。
其实,在诸寻桃告诉太子她开始要催育禾苗的第一天起,
太子不仅自己天天去诸寻桃的小庄子里报道,更是又派了一批人对诸寻桃的庄子进行严防死守。
这个时候,太子不得不庆幸,诸寻桃的育苗方式跟旁人的不一样。
诸寻桃催芽的时候,都是集中在一块田地里,不跟一般农户似的,
在每一块要种粮的田地里都撒上粮种。
要这么一个种法的话,哪怕太子把宫里所有的侍卫都调过来,都不可能守住每一块催芽的田地。
看不过来,完全看不过来。
还不知道诸寻桃种法之时,太子都后悔不该把自己的庄子送给诸寻桃。
但凡诸寻桃的田地少一点,他的人看守的还能多一点呢。
好在,诸寻桃走的不是寻常路,他担心的点不会成真。
太子对农事的了解少之又少,听诸寻桃给自己普及种田知识,
太子哪怕再努力,也只是听一个大概。
但太子知道一点,那就是自己必须支持诸寻桃。
这一路走来,他跟诸寻桃走得磕磕绊绊,一路坎坷,就没有顺当过。
直到今天,司农部的人在看到诸寻桃培育出来的土豆苗,甚至百姓们都移种完,基本上都种活了,
那批人还在叫嚣,诸寻桃一个闺中女子,懂什么种田,根本就是瞎胡闹。
这一次种水稻,诸寻桃的方法又完全异于寻常种法,
只怕这一次遭到的反对声会比上一次的还要大。
想到此,太子忍不住皱起眉来,心中厌极了那批总要反对诸寻桃的人。
那些人个个都说诸寻桃在胡闹、乱来,但诸寻桃就是在这样的气温之下,
培育出种苗不说,种苗还极是健康。
反倒是这些吱哇乱叫的大人,个个觉得自己本事了得,却连一根绿苗都养不出来。
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这些人还有脸叫喊,真真是给他们男人丢脸。
太子可以不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就是烦他们。
可今天要领皇上去瞧上一瞧,太子不能不重视,赶紧让萧景湛做好安排,
免得有乱七八糟的人出现,冲撞了圣驾,破坏了此次皇上的巡视。
“咳咳咳……”
正在永靖侯府喝茶的诸寻桃听到萧景瑜的话,惊得都被茶水给呛到了,
“你、你刚刚说什么?”
诸寻桃拍着自己的胸口,秋月则在她的后背替她顺气。
不过,当秋月听到皇上要去诸寻桃的小庄子看看时,同样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上要去世子妃的小庄子了?
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庄子?!
秋月是跟着诸寻桃一起在小庄子里长大的,跟其他庄子比起来,诸寻桃的那一个说是破破烂烂,
倒也不夸张,因为它是真得寒碜。
可就这么一个小地方,将迎来大雍朝最尊贵的人,秋月怎么能不激动。
“要是老大人活着能见到这一天,那该多好啊。”
秋月知道,皇上是因为诸寻桃在这样的气候里正常培育出禾苗,所以来巡视的。
她更知道,诸老大人临死之时,最遗憾的莫过于努力了一辈子,
始终找不到更好的粮种,可以免除天下百姓忍饥挨饿的现状……
秋月可不就是因为家里的粮吃不饱,嫌弃秋月,把秋月给丢出来的吗?
诸老大人觉得,只要种的粮产量够高,
大家不会再饿挨,那么像秋月这样的孩子就会少许多许多。
他见不得百姓忍受饥饿,甚至还因此丧命。
他更不愿意见到孩子们被无辜丢弃,最后求生不得,成为野物的口腹之食。
奈何,有些事情,不是人定下目标后经过努力,就一定有成果的。
显然,诸老大人就是这种情况。
“一样的,哪怕祖父生前没有看到,死后,他地下有灵,亦会高兴。”
诸寻桃安慰秋月,也是在安慰自己。
诸老大人活着的时候,诸寻桃倒是不介意暴露自己,
愿意让诸老大人发现,她对农事的研究颇深。
但是诸老大人空有一片善心与赤诚,做事却欠缺了一些章法。
诸寻桃不止一次提醒诸老大人,他做事的先后顺序出了极大的问题。
所有研究都是需要经费的支持,因为试验是极容易失败的。
甚至在第一次成功之前还有着数不清的失败。
没有经费,怎么坚持研究?
农事不是说种地种得勤快,种的更多一些,每天照料得仔细,粮产就能大幅度提上去的。
这样的精心伺候,粮产能多,但多得非常有效,怎么都不可能达到诸老大人要的效果。
这种情况之下,不该是种苗之后的后续工作做得如何,
而该是在第一步发芽之时,就做妥当的处理,才更有助于禾苗的后期成长与结果。
诸寻桃的这套理论在现代已经成熟得不能再成熟,
甚至是人人已经接受习惯的法则。
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步骤,
大家只是习惯了这个做法,然后知道这么做好。
诸寻桃更清楚的是,现代的粮种不是大雍朝的粮种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