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准备去房间整理的苏晚晚闻言脚步停下。“那爸你会怎么做?“
赵英思索道:“如果真的不行,可以就说喇叭坏了吧。“随即补充道:“反正那个喇叭时常坏。等晚晚你从百花村回来后,我们再把喇叭修复,广播站如常运转岂不是更好?“
“娘,你这是自欺欺人啊。“苏晚晚内心既心疼又苦笑。“你以为村中其他人不知道,小孩一离开喇叭就‘损坏’,这样剥夺别人接近岗位的机会。等到孩子回家恢复如初,村民怎么看待咱们家呢?“
面对母亲的提议,父亲苏阳板起脸孔,断然否认,连带地,苏晚晚也在心底微微颔首。原本作为广播员的事已招致村里的一些非议,他们怀疑这个位置是由她借助于身为村长父亲的关系才得以获得。苏晚晚对这些流言不以为意,她的嗓音确实出众,村里也没有几人才华卓着。
可是,人言可畏,谣言一旦扩散开来,要改变就难上加难。“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如果没有合适人选,不如暂时不需广播员,直接预录好半个月需要播报的时代语录,让对广播站熟悉的青年中午自愿去念稿子,然后自己关门就行。“
毕竟广播站运行这么久,苏晚晚跟每日录播语录的那几位青年已颇为熟悉。自许言呵斥之后,他们每天有序前来,按章行事。即便苏晚晚不在,估计他们还会维持这套规范。
赵妈妈被父亲苏阳责备了几句,低头悄悄瞄了一眼他的面色。见苏阳微闭双眼,似乎正在深思,刚才那一脸似有些理屈的表情瞬时转化为慈爱的笑颜:“看来就这么定吧,反正村里的年轻人就算有那些播音技巧,也无法写出像你讲的那么生动的故事。“
赵妈妈这句话不自觉地触碰到了核心问题。
支书王给苏晚晚提供的那些书,绝大部分都以辩论形式写成,欠缺可读性和故事性。如果不是苏晚晚突发奇想,将那些文本改编成了富有画面感的故事,村民们对于村务播报的反响也不会如此热烈。
即便如此,退一万步讲,即使苏晚晚骤然离去,能有人完美好接替她的位置并不易实现。
“嗯,好吧,晚晚,你去房里整理行李,我会在明后两天与王支书讨论此事,我们后天清晨去百花村,你今天的广播继续正常进行。”
苏阳轻挥去手边燃尽的烟灰,站起来往房门走去。这时,苏晚晚急忙迈上前,握住苏阳右手胳膊问道:
“爸爸,我刚想起来……这次交换学习的年轻人们有几个呢?“
“爸明白,你想一起去百花村是不是,就像许家的三娃一样?“
对女儿心思一猜即中的苏阳微笑着说道,引得苏晚晚下意识抿了抿唇。
“公社决定每村派三、四名学生到百花村交流学习,百花村那边也会派同样数量的年轻人来农场工作,这是管方安排。“
然而赵妈妈一听却不禁担忧起许言的事情,因为前些日子他惹了麻烦:“你说那件事……还没过处理期,他们还会让许言来参加交流吗?“
“这正与你想的相反,你知道为什么这时候会进行这种跨村交流吗?“听到父亲的问题,苏晚晚会心恍然。
“您是说……这一切都是因为针对许言的问题,上面间接通过这样的安排让青年们互相学习交流?“尽管知道许言人脉广泛且能量非凡,但这番安排还是让她惊讶不已。
“你觉得呢?许家的小子能让县委的人都动心,背后还牵涉更深层的力量,区区村委会和镇上的队长们怎么算呢?“
苏阳说完,厨房里炖煮的食物热气腾腾,他拎起粗布衫,准备到厨房取盆水洗脚。厅里只留下母女俩:激动的苏晚晚和满面不舍的赵妈妈。
按父亲所说,这场交流专为此事而设置,那么这次苏晚晚确实可以与那家伙一道前往百花村了。
说罢,赵母轻轻地牵起苏晚晚的手,抚摸着她细嫩的肌肤,开口道:“从你落地到现在还没离开过太远,最远也就到过小镇罢了。听说百花村甚至比我们村到镇上的路程还要长。这次你就要去那么长时间,东西得准备充足。”
被母亲牵回到房内,看到她来不及吃饭,直接找来一大口袋,装满了几乎所有衣服,甚至连平日里舍不得用的香皂和护肤霜都被一并塞进了袋子里。
光是茶杯就拿了三四只,苏晚晚内心既有感动又有点好笑。本来家庭状况就不宽裕,母亲如今却把这些悉数放入她的行囊,晚晚赶紧拉住欲再添补的母亲的手:“娘,这样包得太满袋子都要撑破了。”
“唉,真抱歉呀,娘太忙了都没注意。等会儿,我去再拿个袋子来。”
赵英说着又打算走进杂物储藏室。晚晚急忙拉住她说:“娘,其他的年轻人都背着一只小袋子,如果我看那么多东西,他们会不会笑我不合时宜……”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们的父母或许不如咱们上心。你的初次长途跋涉,不多备些以防万一怎行?这不正是收获的时节吗,你要到那边生产队劳作割稻,要是连体面的鞋子和厚重的衣物都没有,冷着身体如何能应付得了?”
“四哥要去别的村庄学习木工,您给他的行李也不过是寥寥几件而已……”
“你怎么能跟四哥比?他小时候皮糙肉厚惯了,去吃点苦对男孩来说也是必要的磨练。可是女儿家若是受了罪,我能有多心疼呢?”赵母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爱意。
面对母亲的话语,苏晚晚无声叹息,又一次轻轻挡住她的手,阻止了过多的添加,只留下大布袋中满满的关爱。赵母看着她点头:“外面的人看见可能会以为咱们的小闺女真的搬新居去了呢。”
此时,江盼花略带嘲讽的声音从餐厅的方向飘来:“这不是搬家是什么呢?”其实不仅江盼花如此,晚晚也感同身受。瞥了一眼正在发言的江盼花,赵母并不接她话茬,只是拉了女儿在餐桌旁坐下。
沉默寡言的嫂子姜淑珍淡淡回应道:“毕竟是一生中的第一次远游,多准备点总不是坏事,或许会有些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