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都被他二人逗得笑起来。

算是给短暂的分别,添了一点欢乐气氛。

陈志诚跟着李增荣走了近二十年镖,他最是熟悉这套流程:“姑娘,去江南收粮,我们得提前规划好行程路线,做好万全之策,后面才好事半功倍。”

李幼初一笑,“这样吧,我写一个章程出来,陈师傅也写一个,我们两下一碰,取长补短,到时候哪里欠缺再补上。”

老黑见他们说到章程的事,便有些不好意思,“我老黑不懂什么章程不章程,我就只管护着姑娘,姑娘说怎么做,我老黑绝无二话。”

李幼初笑呵呵道了声好,“那这一路,便拜托几位了。”

李幼初写了章程,将整个行程都罗列清楚。

又着人详细打听了各州县的情况,将每个州县的情况都摸清楚之后,又临时从护院里挑出了几个好手,组成了护卫队。

这次回江南,势必要同二房的人接触,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她这个人做事,总喜欢思想先于行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她变得更加谨慎。

她出不得事,她也不允许自己出事。

她爹已经被强行送去押送粮草,她此行,只能胜不能败,她不会再容许他爹出事。

还有周长庚,他此行实在凶险,若是没有粮草,她不也想象会发生什么。

李幼初用了几个晚上,将此行所有的预算都估算出来,又将打算如何买粮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甚至把路上会遇到的麻烦和困难,也都提前预想了一遍。

最后,又把先去哪个州,再去哪个州,买到粮食之后,如何运送,全都做了规划。

后来想了想,她实在需要人手,好在李家在各州的码头上,都有自己的人,她买了粮之后,倒是不愁无人替她押运。

她让丹青把她的嫁妆银子兑换成银票。

“姑娘,这么多,您都拿来买粮?您以后可怎么生活?”

李幼初完全不在乎,“只要我爹好好的,我好好的,我们全家都平安,以我李家的能力,何愁生活。银子算什么王八蛋,没了照样能再赚!”

丹青听了,叹口气,只好默默地将银票,按照数额大小,分别放在几个匣子里,交待给如花。

如花脑袋平时不够清楚,可她见李幼初这么谨慎,光前期工作就做了这么多,只好收起大大咧咧的性子,学着归类东西,只求这一路能好好照顾李幼初,别出什么岔子。

李幼初这一趟很急,第二日便出发一路南下。

林嬷嬷和红袖扶着顾氏亲自送她出门,顾氏很是不舍,一面擦着眼角,一面说:“圆圆,娘现在身子好了,我与你同去江南,那边娘熟。”

听得这话,李幼初忍不住笑了:“娘,我自小在江南长大的,我也熟。”

“娘不是那个意思,娘与你爹白手起家,那边的关系,娘真的熟。”顾氏急得脸都红了。

“娘。”李幼初的声音柔柔的,“女儿以后总要长大的,您该放手让我自己去,我这趟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的。再说,以后我还有好多路要走,您还能一程一程都陪着我去吗?”

李幼初轻轻抱住顾氏,她的身子很瘦弱,这些年一直被安氏喂毒,身子底子都亏了。

“娘,您身子才好一点,只要您好好将养身子,我收到您身子安好的信,便会快点办事,早办完早回来的。”

顾氏还要说什么。

李幼初一噘嘴道:“您要是一定要跟着我去,那我便不去了。”

听得李幼初说她不去了,顾氏突然沉默了下去,半晌后,她回抱住李幼初,“娘一定好好养着身子,好好看家,等着你和你爹回来。”

看着李幼初转身上了马车,顾氏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不管不顾地上了马车,“圆圆,娘,送你出城,送你出城,娘便回来。”

送到城门口,顾氏不下车,又多送了一里。

一里,再一里,送出十几里后,李幼初命人强行将顾氏送回了李家。

她朝顾氏招手,“回去吧,女儿很快便回来了。”

想了想,便又道:“女儿会给您写信的。”

李幼初一路往南,落脚的第一个地方是宁城,宁城是梁州第一个城池,城墙很高,离皇城不远,整体与皇城差距不大。

陈志诚对宁城很熟,李幼初的身份特殊,不方便用她的身份文牒办事。

于是,陈志诚用他的身份文牒,带着商队入城,人称陈老板。

李幼初让他们找了一家客栈,暂且住下来。

一安顿好,李幼初马上让陈志诚带人,四处打听物价,粮价。

对于李幼初来说,这些东西她从小便熟悉,只要让人一打听,她便能摸清这个地方的整体收支水平。

她这次买粮得按着六十万石来买,之前已经送出去的三十万石出了问题,她得保证后面的三十万稳稳的不出问题,还要补齐了前面亏损的三十万石。

由于买的数量太大,需要银子数额也太大。

所以,她必须低买高卖,做粮食价格的操控人。

她若是一来便大量购买,很快便会惊动当地的粮商,搞不好他们联合起来哄抬粮价,那她这笔买卖做不下去事小,后面她若是买不到粮,爹和前线的战士都会面临生命危险。

李幼初这个人,出生于商贾之家,自小便对做生意,有着极高的敏感度。

她来的时候又做了全套攻略,所以,她不打无准备的仗。

她让人出去打听价格,自己也没闲着。

去周围的摊贩上转了一圈,对宁城的消费水平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李幼初派去打听粮食价格的人回来后,她便很快把几队人马打听的价格,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

几经比对之后,发觉这里和皇城的粮价没有太大出入。

李幼初心里差不多想好了,第一批粮食该如何买。

到了第二日,李幼初便让她挑出的人,扮成商人,又让如花找出一些百两面值的银票,发给他们。

让他们去宁城各大粮食铺子,大肆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