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带娃进综艺?闺女:真是我活爹! > 第667章 赚钱养活一家人,怎么还被歧视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7章 赚钱养活一家人,怎么还被歧视呢?

肖扬又做了黄瓜鸡蛋馅还有角瓜鸡蛋馅,以及什锦馅3种馅料。

弹幕滚动:

——“6666,这馅的种类也太丰富了,我不爱吃肉,也可以吃素菜饺子了。”

——“我已经录下来,逐帧学习,今年就在家里露一手。”

——“包饺子。嘿!这个包饺子不比春晚的包饺子好看多了,建议春晚导演邀请肖扬和笑笑上台教我们包饺子,我能看一整晚,绝不换台。”

——“楼上的+1”

——“妈呀,终于做完6种馅了,这也太香了,我要出去买面粉了,回来就包饺子。”

——“楼上的,你现在才出去买面粉呀?算了吧,别费劲了,外面已经没有面粉卖了,我才回来,跑了好几家大超市,还有农贸市场,都没有面粉卖了。”

——“卧槽!不是吧?!”

——“真的,我也才从外面空着手回来,被我妈又赶出屋了,告诉我今天买不到面粉别进家门了。哪位兄弟能分我点面粉呀?呜呜呜……”

肖扬将6大碗不同种类的饺子馅在岛台上摆成了整整一排。

“儿子,你这都哪学的呀,有一手呀。”

肖扬将醒好的面团从不锈钢盆里拿了出来,放在岛台上的硅胶板上揉搓着。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上。”

“啊?!”

“大学还教这个呢?”

肖扬沉默不语。

“……”

当然,肖扬只是随口一说。

他手里的面团分割出来一块,

两手将分割出来的面团,快速搓成长条,

然后将一根一米多的长条面团,用刀切成了约3厘米长的面剂子。

笑笑则站在一旁,用小手将一个个面剂子按压成饼状。

到了这一步。

一直没插上手的何女士,撸起袖子。

“好了,擀面皮,我来吧。”

“这可是技术活,去去~”

她从橱柜的抽屉里拿出一根擀面杖,也是家里唯一一根擀面杖,走到了岛台跟前。

随手拿起一个面剂子,放在擀面杖下面,

随后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掌着饺子皮开始擀皮。

只见随着擀面杖的转动,手下的面剂子不停地转动,越来越薄,从厚厚的面饼状越来越薄,变成面皮。

何女士站在镜头前,一边擀皮一边朝着直播间的观众讲解擀皮的技巧。

在直播中抢镜成功,小露一手。

弹幕滚动:

——“哇,笑笑奶奶擀饺子皮的功夫好厉害呀,我擀饺子皮的时候,擀面杖动,饺子皮也动,根本没有办法擀出一张完整的饺子皮。”

——“就是,我会炒馅,会和面,就是不会擀饺子皮,每次都要我妈帮忙,分工合作,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不会擀饺子皮了可以在外面买呀。”

——“外面买的饺子皮可比家里手擀的差远了,不仅仅皮厚,据说有些黑心商家为了保持饺子皮新鲜,白,在里面放了一些科技,还是自己做放心。”

“……”

几分钟后,何女士擀完十几张饺子皮,朝着镜头展示,

这时,

肖扬从一旁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摞,几十张的饺子皮放在了案板的一旁。

“爸爸,这是你刚刚擀的饺子皮吗?”笑笑翻动着肖扬拿过来的饺子问道。

“嗯。”肖扬淡淡道。

“你擀的?!”连何女士也愣了。

“嗯。”

“没有擀面杖,你怎么擀的?”

何女士转头看向肖扬新铺的一张硅胶板上,除了一点干面粉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

肖扬伸出自己的右手:“用手呀。”

何女士:“用手?”

肖扬眉毛一挑:“来,给你们展示一下。”

说着,肖扬将何女士挤到一边去。

自己重新站到了主位上,面对镜头。

从案板上随手捡起18个按压成饼状的面剂子,一个叠着一个的摆放在一起。

然后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将18个面剂子轻轻捏住,右手伸开,挡着18个面剂子一边。

左右手配合在面板上左右快速晃动,不一会儿,手上厚厚的面剂子,左边变的越来越薄。

紧接着,肖扬换了面剂子换了一个方向,再次像刚才如此,左手捏着面剂子,右手伸开挡住。

只见面剂子的另一边也变得越来越薄,

直至整个变成一层薄薄的饺子皮。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肖扬将手里十几张的饺子皮往面板上轻轻一甩。

“好了~”

卧槽!!

这简直是绝技呀,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何女士连忙拿起其中一张,摊在手心里一看,惊了。

“儿子,你可以呀,这徒手擀面皮,比你妈用擀面杖擀的还要薄。

你这是哪学的?”

“还很大学生就业?”

肖扬笑着点点头。

“爸爸,你好厉害,快教我,我也要学这个!!”

“我要是会这样擀面皮,交上去的作业,一定是最厉害的。”

肖扬用一边演示,一边细致地教了一遍。

直播间也有不少的网友开始跟着学起来,弹幕越来越多。

——“额,眼睛学会了,一上手就趴窝了。”

——“我试了,十几个面剂子变成了一个大面饼了。”

——“6666,我刚刚才试了,兄弟们猜怎么着,我这馒头搓的越来越圆了。”

——“妈的,这肖扬上大学上都学了一些什么呀?包饺子?!去大学就学这些,那还需要上什么学校,家里蹲就行了呀。”

——“我去,什么大学呀,避雷一下,我们家长花了这么钱培养孩子上大学,不是让他去学怎么包饺子的,在家我自己都可以教。”

——“呵呵,你们这些家长别瞧不起包饺子的大妈们。我们学校门口,两夫妻开的饺子馆一个月赚2.3万,可比我们大学生赚的多多了。”

——“是呀,我们学校门口摆摊卖早饭,卖煎饼的这些大爷大娘,一个个赚的可比我们大学生工资多了。他们靠着双手已经给儿女买房买车了,我们大学生毕业的工资吃了饭就不剩几个钱了。”

——“就是,这些人不犯法,不害人,能赚钱养活自己和一家人就行了呗,怎么还被歧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