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把香点在门口,还有屋里的地上。
余二把换下来的床单,还有脏衣服,尿布都端了出去洗了。
余三把桌子上的碗筷都收到篮子里,提了出去。
余一没有走,他看着香点完了,他用力闻了闻,没有味道了。 味道都被香味给掩盖住了。
余一把地上和门口都打扫了一下。 他站在屋里四处打量了一番,看看有哪里不妥。没有什么问题了,他就放心下了来。
余一他没有离开,他就坐在了床边,守着媳妇和孩子。
余二和余三出去做事了。
等到老妇人和王婶子起来的时候,余二已经把衣服和床单都洗干净了。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余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
眼看又要过年了,该准备年货了。这段时间,余一他们隔三差五的进城一趟卖野味,他们有固定的买主,不出卖不出去。所以每次卖的都很快。
然后余一他们卖完野味就买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回来。这样积少成多,慢慢的就变多了。
当然了,不能等东西用完了再买。毕竟每次进一趟城也不方便。村子里有些人不会像余一他们隔三差五的去一次城里。
村子里的大多数人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不去一次城里的。因为每次去也不是白去的,还要交车费。
村子里的有些人家是不富裕的,舍不得一文两文钱。毕竟挣一文钱两文钱也是不容易,能省就省。
不过有些人都是起了个大早,走路去城里的。只是回来买的东西多了才搭牛车回来的,要是东西少的话还是走路回来。这样就能省下两个包子的钱。
哦,对了,王婶子住在家里。也不是白吃白住的,每个月还交了几十文的伙食费。
不过老妇人没有要,老妹妹,你每天帮我搭把手带孩子。你来了我都轻松了许多,你来了都帮了我大忙了。我应该给你工钱的,怎么还能要你的伙食费呢。
老妇人和王婶子拉扯了半天。最后王婶子还是拗不过老妇人。她只好把银钱收了起来。她都想好了,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包压岁钱。这样老姐姐她总不会拒绝了吧。
对了,自从大宝他们出生以后每年都会收到压岁钱。有老妇人给的,有余一他们给的,当然也有我给的。我的那份是余一他们偷偷给我准备的。因为余一他们知道我没有一个铜板。
而每次余一他们拿回来的银钱都交给老妇人收着,但是老妇人也会给余一他们一些零用钱,毕竟这是儿子们辛苦赚回来的。还有就是儿子们也大了,也需要买些自己用的东西,手里不能没有钱。
更何况现在都有孩子了,所以老妇人给他们的钱也多了些。这样就能给小孙子买些礼物回来了。
所以余一他们三兄弟手里还是很宽裕的。他们平时也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买给了我和孩子,还有老夫人的东西。
不过有样东西他们是必须要买的,每次快用完的时候,就会有新的出现在柜子里,这是他们提前买回来的。这关乎到他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