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沐英负责的气步枪项目,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听闻这个消息,朱元璋决定亲自去郊外的试验地点视察。

纵然有华英雄的救助,但即使是现代医学,终究也有其极限,现在的沐英仍然行动不便,因此朱元璋让他跟自己同坐一辆马车前往。

出于项目的保密性和安全考虑,此次除了随行的锦衣卫之外,朱元璋还另外调派了三个百户所的骑兵,由颖国公傅友德统领。

老朱知道华英雄一向更喜欢跟那些武将打交道,也看得出是这个孙子想从中斡旋,修复他跟那些老伙计之间已经岌岌可危的关系,于是也乐得让华英雄跟骑兵队一起走。

“颖国公,您能不能再讲讲当年平定云贵的事迹?”华英雄跟傅友德并排骑着马,边走边闲聊。

“好汉不提当年勇!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罢!”现在是多事之秋,所谓多说多错,不知道朱元璋今天把他叫来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傅友德不敢多言。

这事还得怪老朱疏忽,他以为这些淮西一派的武将都已经通过气了,因而只跟傅友德说“大孙”要跟他一起走。但是那些武将中知情者,蓝玉还在外面打仗,常氏兄弟一直待在朱橚那里,冯胜则知道现在是敏感时期,因此推掉了所有应酬。到头来,勋贵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傅友德,反而是一摸瞎的状态。

见傅友德似有心事,华英雄继续展开“攻势”:“实不相瞒,我正好是十年前遭遇变故,因而有了一段空窗期,也是近日才重新回到皇爷爷身边。因此,关于当年西南的战事知之不详。听闻舅姥爷和大伯当时都是国公爷的副将,因此对国公爷颇为仰慕,故而有此一问。”

十年前,原来如此!傅友德惊呼:“您是十年前的。。。大殿下!”他本来想说“十年前去世的”,但是现在大活人在面前,只得把话咽了回去。

华英雄点点头表示承认:“还请国公爷详细说说!”

真的是当年的皇长孙,难怪上位要特意叮嘱!这么看来,上位和殿下向他们淮西勋贵示好的意思很明显了,太子薨逝之后,他们如履薄冰的状态,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既然如此,傅友德也不能再装腔作势:“既然殿下愿意听,就容老夫讲一讲。当年出征之时,老夫还只是侯爵,忝为征南将军,殿下的舅姥爷蓝玉是左副将军,大伯沐英是右副将军。当时的云贵,还是前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势力范围。”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云贵之地又是地势艰险,易守难攻,想必会是一番苦战。”华英雄专业捧哏,老朱都能捧地一愣一愣的,何况区区郢国公?

“殿下所言极是!不过当时大明兵强马壮,并且上位虽然身居京城,却能运筹千里,定下先取曲靖,再围乌撒之策,届时敌军疲于奔命,明军便可直取云南。”

“皇爷爷果然是千古第一军事奇才!”虽然不好说是不是真的第一,不过华英雄知道,这种时候吹捧一下总没错。

“那是自然!我们这些人,都是在上位手下练出来的!”回忆着当年的往事,傅友德脸上尽是崇敬之情:“上位之才,实乃天授!不但是一等一的帅才,而且总是身先士卒 、体恤下属,极富人格魅力,我们这些杀才都非常敬佩!”

可是傅友德如此敬佩的人,最终却把他赐死了!以华英雄现在的身份,必须做出一些补救:“其实皇爷爷时常念及诸位的功劳,每每告诫我,大明的建立,诸位居功至伟, 只要遵纪守法,必然会得到善待。”

其实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处死过一批开国功臣,不过多是后期加入的,从早期就跟随他的功臣,基本都还健在。因此,傅友德对于华英雄的话也不疑有他。

“殿下言重了!为大明鞠躬尽瘁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傅友德说道:“继续讲西南战事。当时我明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曲靖。曲靖一战,你大伯大放异彩,先是献计从下游潜渡白石江,大破达里麻守军。渡江之后,还身先士卒,生擒达里麻。伺候,老夫进兵乌撒,蓝玉、沐英直取云南,把匝剌瓦尔密闻风而逃,次年一月自尽于罗佐山,西南遂平。”

“国公爷果然大将之风,大伯亦是骁勇善战。可惜现在大伯身患残疾,以我的医术亦难以使其复原。”华英雄感叹道。

“难道传闻中的那个医术高明的‘中华楼’是。。。”

“是我开的。”华英雄说道:“国公爷也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哈哈,那倒是没有,老夫年事已高,不过身体还算健朗!”傅友德笑了笑,不过随后有些黯然地说道:“只是,今后恐怕再没有机会跟你大伯一起。。。”

“国公爷不必太沮丧,或许,大家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合作。”华英雄说道:“您知不知道今日我们要去看的是什么?”

“老夫不知。”

“今日要看的,是大伯负责研发的——气步枪。”

“这个就是气步枪啊?”朱元璋看着桌上的样品问道:“这个大罐子是干嘛的呢?”

“这是大侄子提供的压缩气瓶。”沐英解释道:“本来图纸上是用小气罐提供压缩气体,不过大侄子建议直接用气瓶,可以提高射程和威力。”

“这不是火器,而是用这个罐子驱动?”傅友德惊奇道:“这个射程有多远呢?”

“根据目前的测试,使用标准的铅弹,射程大约在150米左右,这个距离上,可以有效杀伤没有穿着盔甲的目标。”沐英说道。

“哦?英儿这里开始用‘米’这个单位了?150米,确实比目前大明装配的火铳要远不少。”上次华英雄讲解天文学的时候,提到过这个长度单位,因而朱元璋对150米也有一个概念。

“如果不是密封问题,应该还能有所提升。”沐英说道:“目前的密封材料,均是大侄子提供的医疗耗材改造的,并不完全合适。”

“嗯。”朱元璋拿起枪把玩了一番:“枪身是木制的,枪管是铁质的,倒也精巧。”

“都是工部调过来的工匠的功劳!”沐英说道:“按照大侄子划分的流水线工位,儿臣这边三日内生产了一百余件成品。”

“大孙,要不你来演示下这气步枪怎么用?”朱元璋说道。

“气步枪,最大的优点就是战斗人员的培训成本很低。如果我来演示,难以体现这个效果。不如让从未接触过的颖国公试试?”今天是沐英的主场,华英雄并不打算喧宾夺主,因此一直保持低调。

“也好,没用过的人也能用得好,就说明其简单可靠。”朱元璋说道:“老傅,你来!”

“遵旨!”

沐英略微讲解使用方法后,傅友德背起气瓶,拿着气步枪,用机械瞄准器,对准了150米开外的假人。

“请傅将军一口气发射弹匣中的所有铅弹。”沐英说道。

“嗒,嗒,嗒。。。”很快,傅友德射出了全部20发铅弹。

“只用了30秒!”朱元璋看了看手环的计时,惊叹道:“如此射速,敌人如何能近身?”

士兵取来了假人给众人查看。

“看来前5发脱靶了,不过后面都打中了。”朱元璋说道:“确实是直接把这个假人打穿了,看来150米开外的威力也足以杀伤敌人了。”

“怎么样,傅将军,这枪很容易操控吧!”沐英得意道。

“确实好用!只打了几发就能掌握诀窍,此枪比火铳稳定得多,因而很容易打中靶子。”傅友德说道:“原来殿下说的‘另一种方式合作’,指的就是这个!”

见傅友德和沐英你来我往,朱元璋笑着发话了:“傅友德听令!”

“末将在!”

“本来俺是想派你出去练兵的,不过现在不必了。即日起,你率领一个百户所,就在此地专门练习气步枪作战,务必五日之内形成战斗力!”

“末将领命!”

能够重温昔日并肩作战的感觉,傅友德和沐英都非常感激这个安排。

回去的马车上,朱元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孙啊,这气步枪是不是该取个名字?”

“要不就叫92式气步枪?”华英雄说道。

“为何是92式?”朱元璋不解。

“因为今年是1392年,一般这种军事装备,都是按照设计时的年份来命名。”华英雄解释道。

“哦,就是那些书本上的‘公元纪年’是吧。”朱元璋说道。

“是的,这是以西方一种流行的宗教中的其中一个偶像诞辰年为公元元年。”

“这样纪年,在整理历史事件的时候 ,确实比年号纪年更方便。”朱元璋分析道:“不过,这个西方的人物俺用起来总感觉别扭。如果要换算,又挺麻烦的。这个公元元年,俺们这边有没有什么代表性事件?”

华英雄想了想,有些为难地说道:“有是有,不过。。。”

“不过?”

“那年,是王莽新朝的元始元年。。。”华英雄幽幽地说。

“。。。”老朱也有些无语:“算了,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这段时日,有工部参与的成果,并不止气步枪这一项。

不得不说,大明建立初期,朱元璋的户籍管理政策,确实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两三代人之后,这种制度显现的弊端,就是后话了。

“殿下,这就是您吩咐的反射望远镜的成品。”秦逵向华英雄介绍着这个心血之作。

口径150毫米,物镜焦距1400毫米,能够观测到12.6等星,对于现阶段的钦天监来说,应该也够用了。

“这么大的镜片,研磨费了不少功夫吧!”华英雄感叹道。

“殿下明鉴!这块物镜,微臣安排了30名工匠进行打磨,最后只获得两块合格的成品,其中一块就安装到了这个望远镜上。”秦逵回答道。

“这次参与了制作的工匠,都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我自掏腰包,给他们每人发放十贯钱的奖励。”

不同于苦力,虽然匠籍的工匠也要服徭役,但是朝廷的这种征调是会发放给这些匠人工钱的。虽然数额不多,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匠人的徭役期间的损失。

而华英雄自掏腰包,是出于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算是对自己最近老是找工部麻烦的补偿。

“对了,秦大人,这些时日,你为了我的事情,少不了劳心劳力。这些宝钞你拿着,算是本王的赏赐吧!切莫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去行贪墨之事。”说着,华英雄递给秦逵一张一百贯钱的宝钞。

华英雄觉得秦逵办事效率不错,为人也不迂腐,算是比较对胃口。但是“坐罪自杀”这个结局,始终令华英雄十分在意。华英雄给的这些宝钞,已经接近秦逵一年的俸禄了。虽然不知道秦逵历史上犯的是什么罪 ,不过这样一来,至少秦逵不至于因为一些小钱而去贪墨了。

“微臣谢殿下恩典!”秦逵情绪激动地行礼道:“微臣也代那些匠人,谢殿下赏赐!”

“秦大人免礼!”华英雄说道:“据你方才所说,应该还有一块物镜吧。”

“是!”

“那块也做成一个反射望远镜,我想拿给国子监那边使用。”国子监外面有北极阁,又要新开设天文学课程,确实是需要一个望远镜。

“殿下放心,现在已经有物镜,三日之内,便可将反射望远镜做好!”秦逵保证道。

“明日早朝,秦大人有没有什么需要奏报的事情?”华英雄忽然问。

“应该没有。”秦逵说。

“那我帮你在皇爷爷那边请个假,明日一早,你随我一起,去把这个反射望远镜送到钟山上去,顺便去验收一下新建的紫金山天文台。”华英雄说道。

“听凭殿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