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 > 第209章 帝王奋起,儒道衰败的因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章 帝王奋起,儒道衰败的因由

“放肆!”

七星宗长老闻言,怒不可遏。

神境弟子们也随之附和。

“大乾帝皇,竟敢如此对神境措辞,我看她是失去理智了!”

“看来,是我们疏于教诲,竟让这些宵小之辈胆大妄为!”

“……”

神境众人感觉自己的尊严被严重挑衅。

他们一直认为,大乾帝皇只是待割的韭菜,不敢正面对抗神境。

但今日,她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在向神境发出挑战!

“凭什么?就凭他触怒了神境,这还不够吗?”

万花谷长老上前质问,显然无法克制内心的怒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有所谓触怒神境的说法?”

徐圣康不甘示弱。

离开皇宫之前,她已预感到神境今日可能会露出狰狞面目。

为此,她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那些积蓄已久的力量,都在等待爆发的时刻。

因此,她心中充满自信。

“陛下可清楚,此言一出,将会引来怎样的后果?”

有人低沉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威慑。

“任何后果,自有朕一力承担。”

徐圣康闻言,平静地回应。

她意外的强硬让神境众人面色铁青。

这是他们从未料想过的结局。

在他们的设想中,他们会如此挑战权威。

即便天子拒绝交出吕超,也只会是拖延、恳求,乃至付出巨额代价,试图与仙门达成交易。

没人能想到,徐圣康竟选择了彻底决裂!

她的骤然强硬,让仙门众人陷入混乱。

“陛下的举动究竟为何?”

“如此行为,简直是向仙门宣战了。”

“就为了吕超一个人,值得我们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文武百官不禁窃窃私语。

在这个庄重的时刻,他们本不应如此。

然而,内心的激动难以压制。

恐惧、忧虑……

种种情绪涌上心头,使他们的脸色变得苍白。

甚至有人萌生了逃离这里的念头。

因为他们明白,接下来必将发生大事。

陛下疯狂了,但他们并不想跟随疯狂。

“为何不值得?”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百官之中响起了一道道响亮的声音。

“陛下所言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国自有律法,仙门何以定人罪名?”

“吕大人所行所为,哪一项不是为国为民,哪一项不是深得民心?”

“仙门若要问责,纯属无稽之谈,我国若妥协,将是国家之耻!”

发言者,同样是群臣。

在此之前,他们中有许多人曾被视为“奸佞”。

但事实上,他们都是隐蔽身份、曲线救国的忠贞之士。

上次吕超的行为使得朝廷改组,他们得以晋升,心中对吕超充满了感激。

如今,陛下已亮明了立场。

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隐藏了。

理所当然地追随陛下的脚步,誓死战斗!

然而,他们的突然爆发,让那些唯唯诺诺、心怀鬼胎的官员们猝不及防。

他们望着昔日的同僚,一时之间感到无比陌生。

“你们到底怎么回事?”

站出来的臣子们昂首挺胸,骄傲地回应:

“没什么,只是不愿做任何人的奴隶罢了!”

这一幕无疑振奋了军心,赢得了民心。

所有御林军紧紧握住刀剑。

百姓们不由自主地站起,不再向仙门俯首。

他们感受到一股力量。

此刻,萧韵秋笑声连连,对着惊愕的天巡监众人说:

“看看吧,这就是吕超带来的变化,你们觉得仙门能预料到吗?

仙门是否预见到,不得而知。

但吕超绝不会预料到,在他离开期间,京都竟会上演这出大戏。

此时,他正伴随许茂凝视着石碑。

“先贤沉眠之地?”

吕超看着这些巨大的石碑,每一块都给他庄严神圣的感觉。

“你的意思是,这里是一座陵园?”

许茂听到此话,先摇头,随后又点头。

“是,也不是。”

他向前几步,对着眼前的巨碑行了个礼,接着说:

...

“传说中,此地乃万智源泉,承载着先贤们的灵魂归宿。”

“无论身处何方,历经何种沧桑,他们的精神终将重返此地,犹如离群的孩子重归母亲的庇护,这里是儒家圣哲的终结之处,同时也是智慧的重生之地。”

许茂怀着崇敬之情,凝视着这片神秘的土地。

吕超听罢,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难怪此地给人的感觉如此迥异,竟是蕴含着所有儒家圣贤灵魂的栖息之所。

“大人,请看那里。”

许茂指向天际。

吕超顺着他的指引向上望去,只见一条巨大无比,宛如贯穿苍穹的漆黑锁链横亘天际。

那条锁链令人震慑,仿佛蕴含着禁锢天地的恐怖力量,仅仅一瞥,便让吕超思维停滞,无法言语。

“这才是儒家衰败的真正源头啊!”

许茂心中五味杂陈。

“这究竟是何物?”

吕超皱紧了眉头。

这锁链太过恐怖,比那些仙门遗迹中的巨剑还要令人心惊胆战无数倍。

“这是理念的禁锢锁链!”

许茂沉默片刻,沉重地回应。

“此链并非拘束生灵或土地,而是禁锢思想。”

“思想,就是一个个念头的聚合。”

“两种对立的思想孕育出两种相悖的观念,无数观念冲突,导致了儒家的分裂。”

“儒家弟子的思维因此僵化,只知内斗,不知变革,久而久之,心灵被一把无形的锁禁锢,而这,便是思想禁锢的锁链!”

许茂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深的哀痛,这是历代儒家子弟回想起时,都无法避免的痛楚。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儒家又怎会沦落到今日境地?

两位见证这一切的老者,却没有像他那样悲痛,反而互相投以冷笑。

“王兄,若非你执迷不悟,又怎会有这禁锢之链?”

短须老人冷笑着说道,他认为责任全在对方。

“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程兄怎敢断定老夫一定错误?”

长须老人自然不甘示弱。

“你始终拒绝他人的见解,只想强行灌输你的思想,这才是导致儒家衰败的真正原因。”

“荒谬!老夫为何要接受他人意见?”

“老夫悟道之时,你尚未降生,天下读书人皆尊我为师。”

“然而自你出现,散布谬论,无故革新,致使儒家分裂,如今竟还有颜面在老夫面前狺狺狂吠,可笑至极!”

短须老人似乎被触碰到了痛点,言辞间骤然激烈了许多。

“你一人误入歧途,却害了天下读书人,老夫之举乃是拨乱反正,历史早有定论,你才是偏离正道之人。”

闻言,长须老人怒火中烧,拂袖而去,绝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