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家有蓁宝 > 第632章 写欠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家是真的没有那么多银子,最多只能借个二十两!”李氏不情不愿的说道,“再多是真没有了,我们家也是要花销的。”

“二十两?这怎么够,我......”苏文博刚想反驳什么就听孙杏梦一把将人拉住了。

随后笑着说道:“那就多谢二伯和二伯母了,我们马上就准备纸笔来写欠条。”

孙杏梦转过头来又对着三房的夫妻两人说道:“我知道三伯和三伯娘现在家中也缺钱,不知道能不能向五妹妹借点应应急,我们一样写欠条的。”

陈氏下意识就说道:“不行,小蓁来回一趟就已经花了许多银子了,哪里还有钱借给文博读书,前些日子她又买了那么些粮食,手头更是紧了,可不能随便借钱,她还要回京都过年呢!”

动谁的钱都行总之不能动闺女的,陈氏是个非常护犊子的人。

苏有山见到老父亲难看的神色,还有侄子和媳妇的样子拉了拉陈氏,示意不要再说了

孙杏梦闻言,在心中叹了口气,看来这是真的不行了,于是她又把目光朝向了围观的众人,朝他们开口了,“各位叔伯婶子,谁家有多余的闲钱,哪怕是一两都行,我们都可以写欠条的。”

要不说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是无所谓呢?!都是不能感同身受的呢?

现在看热闹看到了自己身上,众人才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也不想借这个钱呢,众人都被看的不自在。

有些人在暗道不好,赶紧当场打个哈哈就走了,“哎哟,文博媳妇,我家连十文钱都难拿出来,更别说一两银子这么多了,恐怕帮不到你家呀,唉,我听说过早了,还得赶紧回家收衣服呢!”

“嗐,不是我不借,是我家也急着用钱,家里的婆婆还病在床上呢,我家的钱可不能随便乱用,都是用来救命的,出来许久了,我得先回去看看药熬没熬好了

才是。”另一个婶子也寻了个借口,赶紧溜之大吉了。

“你这孩子找我们这些农户们借钱,哪有找你自己个亲爹来的靠谱呀?知道是为了读书,你爹不会吝啬这么一点儿的。”有个叔伯这样说道,随后也立马转身回家了。

找借口离开的是少数人,悄悄溜走的才是大多数,最后居然就只剩下了几个跟老宅关系近一些的人,一个就是村长,还有一个就是苏正福。

两人均是叹了一口气,一人借了十两银子出来。

事后,村长还语重心长的对苏正禄说道,“苏老弟啊,这么多银子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实在不行,你就听有山的,让文博回来读书吧,还能顺便做些抄书的活挣些钱。”

苏正禄今天也是豁出去了,那何尝不知道自己借的这些银子不是小数目,可是文博媳妇娘家居然说不给资助就真的不给资助了,一点儿也没顾及双方的面子。

拿到银子之后,老宅的人就离开了,苏有志吹着手上的欠条,羡慕的对苏有山夫妇说道:“还是你们好,没被缠上,那现在我手上这欠条拿着我都不安稳,唉。”

陈氏垂了垂眸子,“这也是赶巧了,我家刚把银子拿去府城做生意呢,就出了这档子事,要说也是爹太坚持了,换在镇上读书也花不了许多钱。”

说完,三房的夫妇,两人就一前一后的回去了。

苏蓁回来听说了这事,只感觉原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围观的事情不是苏正禄能做出来的,还让苏文博下跪了。

“那契纸你们看过了?”苏蓁突然这般问道。

“嗯,为期三年,老爷子亲自签的名字。”苏有山叹了口气说道。

苏蓁挑眉:“老爷子签的名字,那不就是意味着这笔债要老爷子来还了?”

“这大房还还是老爷子还不都一样吗?反正老宅的管家大权是握在老两口手里的。”陈氏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话苏蓁没接,或许在外人看来老爷子和大房谁签名都是一样的,可实际上这在大昭国的律法上牵扯到了谁还的问题。

老爷子还和大房还还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父亲还有一个是兄弟,爹欠儿子钱,就算真的不还,那官差也是不可能因为一张欠条把老爷子拿下的......

这笔钱,只能说村长和大爷爷是有保障的,而二房那里嘛,就不一定了,全看老宅的人有没有良心了。

苏蓁马上就接着问了提出打欠条的人是谁,得知是孙杏梦之后,深觉这个人心思深沉。

孙杏梦这个主意一出,不管借钱的人和被借钱的人是谁,反正银子是苏文博花的,债不是苏文博还的,这主意可真是“正”,“正”到没边儿了,搞不好,这次这么大阵仗去二房借钱就是她出的主意!

不得不说苏蓁真相了,就是因为二房不在乎脸面,要是私底下去求,定是去一百次,一百次都拒绝的,还不如这样闹出来,搞不好还有机会。

“娘,日后没事不要和孙杏梦打交道。”苏蓁思考了片刻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要不是爹娘借钱借的快,今天热闹的就是她在大门口了。

“咋了?那孩子其实还挺好的。”在陈氏看来,孙杏梦已经算是老宅为数不多有心的人。

苏蓁认真的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怕她要是哪天算计了你们,你们都不知道。”

“咋会呢?”陈氏不太信的说道,“那孩子平时见到我比文博都叫的勤快,还挺会说话的。”

苏蓁挑眉,“那逢年过节的她这个侄媳妇可有拎过半斤糖或者一块布来看你和爹?”

陈氏一愣,“一开始倒是有,后来她平时都跟文博在府城待的多,也没什么时间来看我们......”

苏蓁皱了皱鼻子,好笑的说道,“才不是呢,我觉得是因为在咱们家没捞着便宜,所以才不来看了。”

陈氏怔了怔,好一会儿才说道:“是......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