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22年10月23日 早上8点多。

湖北荆州公安县公安局接到一起报警。

在一条偏僻的农村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

报案人是越野车司机胡某,是一名包工头。

受伤的是他手下的雇工陈某。

很快,救护车和民警都赶到了现场。

当时陈某已经陷入重度昏迷,生死未卜,第一时间被送至医院抢救。

遗憾的是,抢救了一天一夜后,55岁的陈某还是撒手人寰了。

事后,为了安抚死者家属,肇事司机胡某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然而,随着调查深入。

这起车祸背后,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那么,这起车祸是如何发生的呢?

胡某是个包工头。

专门承揽农村自建房的工程。

陈某是他手下一名雇工。

事发当天,他开着越野车去周边的工地巡查。

在开到t形岔路时,由于阳光刺眼,他下意识拿手挡住眼睛,没看清前方。

刚好撞上了开摩托车的陈某。

车祸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报警。

没想到还是无力回天。

民警进行了现场勘验后发现了两个疑点。

第一,两辆车相撞的痕迹很轻,至少达不到死亡程度。

第二,事发的路口并不大,又是拐弯路段,一般都会减速慢行。

既然如此,是什么导致了陈某的死亡?

由于事发地位于农村路段,比较偏僻。

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案件调查陷入瓶颈。

就在这时,胡某表示毕竟对方是自己的雇工,上有老下有小。

不管交警如何定责,他都愿意全责赔付。

并和死者家属谈妥了赔偿条件。

看着对方这么有诚意,陈家很快操办了后事,火化了尸体。

死者已入土为安,家属也拿到了死亡赔偿金。

本以为,这场车祸事故就此翻篇。

没想到事后陈某的妻子听到村里传言。

丈夫不是车祸致死,而是死在了工地上!

事实上,对于丈夫的死,陈某的妻子始终心存疑虑!

“怎么就那么巧,他就被老板撞上了呢?”

“医生说,起码车子要被撞飞,人才会伤成这样”。

这两个疑问,一直藏在陈某妻子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如今,她听到村里的流言蜚语。

丈夫是在工地上出事的,并非车祸。

既然这样,这件事必须彻查,不能让丈夫死得不明不白!

她喊上外嫁的女儿立即去公安局报警。

陈某的女儿来到当地公安局后,刚好撞见公安副局。

便上前拦住:“请问您是局领导吗?

我父亲不是车祸死的,求您帮忙再查查!”

在一番详谈后,副局何世龙决定,必须彻查此案。

还死者家属一个交代!

那么,陈某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究竟是意外车祸,还是另有隐情?

由于事发地没有监控,民警决定先在周边进行走访。

没想到有意外收获。

根据村民反映,死者陈某是胡某新找来的雇工,工作时间比较短,只有一个多月。

更重要的是,胡某有帮雇工买意外保险的习惯。

其余雇工都有,唯独陈某时间太短,还来不及买。

那么,会不会和传言一样,陈某是在工地出事的?

而胡某为了逃避责任,故意谎称是车祸呢?

警察办案,讲究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假设猜测成立,陈某是在工地出事的。

那么,作为第一现场的工地,或许有蛛丝马迹。

很快,民警就来到了工地现场。

这是一栋两层未建好的民房。

工地上有各种建材,十分凌乱,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证据。

当时有4名雇工在干活。

如果按照传言一样,陈某是在工地出的事,或许工友会知情。

然而,4名工友的口供出奇一致,纷纷表示。

事发前老板喊死者陈某去其他工地进行收尾工作,这才出的车祸。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呢?

就在这时,民警在调取事发地周边的监控发现。

事发当天,胡某的行为非常可疑,似乎在伪造车祸现场!

监控显示,车祸前几分钟,包工头胡某一直驾车,在事发路段徘徊。

民警试图找到死者陈某的活动轨迹。

结果发现,陈某并没有开摩托车前往事发点。

开车的是另外一名雇工,熊某。

既然这样,陈某是如何到达案发现场的?

又是为何死在事发地的?

就在这时,民警开始大胆预测。

这场车祸背后,极可能是一场骗保案。

换句话说,很有可能陈某在工地出了事故。

结果胡某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制造了这起车祸。

如果是这样,高额的保费是关键,保险公司是关键。

很快,民警来到胡某投保的保险公司。

惊奇的发现,胡某居然撤销了理赔申请。

原来,按照保单的条款,胡某可以获得200万保险金。

然而,就在保险公司准备理赔时,胡某听说陈某家属提出质疑,特意放弃了理赔。

这一怪异的举动,民警顿时察觉事情不简单,是时候“采访”下胡某了。

得知监控一事,铁证如山,胡某再也扛不住内心折磨,决定如实招来。

果然,车祸现场是伪造的,雇工的话也是虚构的,陈某是死在工地的。

那么,陈某为何会死在工地上?

是意外?还是谋杀?

胡某告诉民警,陈某的死亡是一场意外。

根据现场雇工的说法。

事发当天七点多,几名雇工就开始各自干活。

没想到在二楼放门顶板的陈某,突然从二楼掉落。

这下子,众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跑去将陈某扶起来,并打电话喊来包工头胡某。

胡某火速赶到现场,关心陈某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当时,陈某除了说全身疼,没有其余异样。

胡某给陈某端了几杯水,看他精神状态还好,以为没啥大事。

先让他休息下,再送他去医院检查。

没想到就在去医院的路上,陈某的病情突然恶化,表示腰部剧烈疼痛,并逐渐失去了意识。

就在这时,胡某突然想起,还没有帮陈某买意外保险。

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将面临巨额赔偿。

失去心智的他,顿时萌发了可怕的念头——制造车祸,骗保。

那么,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伪造车祸现场?

又是如何说服4名雇工的呢?

胡某认为,先制造车祸现场,拍照后通知保险公司。

再打电话喊救护车,这样一来,两全其美。

然而,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没有继续开车送陈某去医院,反而掉头回到工地,说服雇工帮他伪造车祸现场。

一开始,雇工觉得事有不妥,毕竟这是一条人命。

可是,他们都是60多岁的农村老人,缺乏法律意识,以为作假证并无大碍。

再加上这些雇工跟随胡某多年。

胡某从未拖欠过工资,为人比较仗义,雇工们都不愿意他出事。

紧接着,分为三路走。

首先,胡某先让一名雇工熊某,开着死者陈某的摩托车,来到乡村没有监控的偏僻路段。

其次,胡某开车带着昏迷的陈某,来到事发地点。

然后,通知保险公司,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拍照后,再打电话报警和通知救护车。

没想到,骗过了保险公司。

结果陈某却因错失黄金抢救时间,死在了手术台上。

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脑部、身体内脏、全身多器官损伤,不可逆的重伤。

那么,陈某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果真是意外坠落吗?

民警也赶赴现场勘察。

加上其余雇工和胡某的说法,终于核实了死因。

原来,当时陈某在二楼放门顶板。

本身门顶板是要支撑下面的,没想到他一时大意放反了。

加上自己又踩了一脚在门顶板上,结果把门顶板踩烂了,就这样踩空坠落。

由于当时地面凹凸不平,地上又有很多重物,身体遭到重击。

而包工头胡某在送他去医院路上,看到病情恶化。

为了逃避责任,没有及时将他送去抢救,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由此丧命。

至此,陈某“车祸案”终于水落石出。

而包工头胡某因涉嫌“保险诈骗罪”,4名雇工因涉嫌“伪证罪”被送到检察机关。

等待他们的将是应有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