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且他还收了很多拥护他的徒弟,李兰越表现出不满,身边的人越是起哄。

大家并不理会李兰是否愿意,而是在背地里悄悄传起了两个人的闲话。

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添油加醋的谣言越演越烈。

最终李兰实在忍受不了了。

她没有办法和身边人理论,只能将事情闹大,将王喜果告到了领导那里。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因为王喜果在水泥厂兢兢业业工作了多年,更是不可多得的“老师傅”。

领导们很器重他,都和他关系很好。

最终,王喜果只是被不轻不痒的口头教训了几句,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甚至,领导们还劝李兰不要往心里去,让她大度一点,原谅王喜果。

事情闹到这一步,李兰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还要每天面对同事们的闲言碎语。

纵使再强大的内心也坚持不住了。

就这样,李兰提出了辞职,离开了水泥厂。

根据目前所得到的信息来看,李兰是唯一一个和王喜果有恩怨的人。

警方立即对李兰夫妻二人进行了调查。

然而,结果却让警方失望了。

虽然两人之间仇恨颇深,且根据调查显示,就在李兰辞职不久以后,她的丈夫还来工厂找过王喜果,并且和他闹得不太愉快。

但是在那之后,他们和王喜果并无任何往来。

而且在案发当天,两个人也都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案件进展到这一步,就陷入了僵局。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之际,一位自称是王喜果朋友的人为案件提供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在调查到王喜果的人际关系时,警方联系到了一位和他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在询问到他和王喜果最近有什么往来时,这位朋友说:“前段时间,他要找我借一千块钱。

不光我,其他同事他也找了。”

要知道在年,一千块钱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事实上,凭借着自己多年来在水泥厂的辛劳付出,王喜果不但工资比别人高出一头,就连水泥厂有什么奖励补贴也会第一个落到他头上。

按理来说,这些人中收入最稳定、最多的人就是王喜果。

他也没有赌博之类的习惯,怎么会突然要借这么一大笔钱呢?

警方又询问了王喜果的妻子,发现她并不知道这一千块钱的存在和去向。

那么,王喜果又将这些钱花到哪去了?

灵敏的警方意识到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口。

他们顺着这一千块钱的踪迹继续进行调查。

很快便得知,就在案发不久前,王喜果因为嫖娼被抓交了整整一千元罚款!

而和他一起被抓的,还有一位名叫刘莹的妇女。

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这个刘莹之前就有过案底。

是一位长期从事卖淫工作的中年女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刘莹她已经结婚了,她的丈夫叫做张骞。

这个张骞知道刘莹正在从事卖淫工作,他非但不阻止,反而还很鼓励,甚至还会帮她“拉客”。

并且美其名曰:卖淫是为了补贴家用。

两个人生儿育女,并没有因为刘莹的工作影响婚姻。

锁定了两个人的住处后,办案人员立即便展开行动。

然而,当他们到达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只有空空如也的房间。

警方只好询问周围的邻居。

从邻居口中可以得知。

张骞和刘莹原本确实是住在这里的。

但是几天前他们俩就急匆匆地搬走了,此后就再没有露过面。

后来警方又找到了两个人的亲戚、朋友,可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一样,不知道他们二人去哪了。

在那个信息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要找两个没留下任何线索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是凭借两个人怪异的举动,警方基本可以断定他们与王喜果身亡一案有着脱不了的关系。

光阴流转,日月如梭,一转眼年过去了。

在这期间,虽然执勤的警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张骞和刘莹二人的工作。

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警方终于通过面部识别技术,用一张褪了色的黑白照片锁定了张骞的位置。

此时的张骞已经六十多岁了。

他和刘莹在黑龙江定居多年,还给自己改了个新名字:高山。

确定这一消息后,警方立刻来到张骞的现住所,对他施行了抓捕。

让警方意外的是,张骞见到警方后并没有反抗。

而是如释重负的说:“把我抓起来吧,让我赎罪吧!”

原来,当年刘莹在和王喜果交易的过程中被抓。

王喜果凑到了自己的那份罚款,却没有管刘莹。

刘莹自己交了罚款,还没拿到应得的那份酬劳。

她的丈夫张骞气不过,就在那天前往水泥厂找王喜果理论。

两个人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

愤怒的张骞随手抄起一旁的木头照着王喜果的脑袋狠狠打去。

看到王喜果倒在地上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连忙跑回家,带着妻子刘莹远走他乡,开始了逃亡生活。

虽然已经过去了年,但张骞还是为自己当年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冲动是魔鬼这话没错。

王喜果和张骞都因为冲动毁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