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之城和雾之城购买新有机生物兵器的第二天,后方其他居民区不再供应黄金能量,于是莱伊来到周龙家里看书吃饭,整个后方占领区,就只有周龙这处中立地区还供应着黄金能量。
说到看书,莱伊是突然来了兴趣,他没想到周龙家里会有纸张类的实体书。
现如今时代的雨之城和雾之城,已经很少有实体书贩卖了,大部分实体书都已绝版,并且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木头这种东西,不算什么稀缺资源,依靠黄金能量可以大量催生,就更别说纸张了。
可是信息化的发展,让纸张越来越难有市场,所以真正收藏纸书的人没几个。
到了这个时代,会完整手写字的人也不多了。
周龙的书和莱伊想象中的书不太一样,讲的事物也不符合雨之城和雾之城的认知观念,好像凭空幻想的小说一样。
对他而言都是天马行空的,倒是在生育观念上,其中一本书的内容,和雨之城雾之城的生育观有些类似。
比如,现如今是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结婚,不爱生孩子。
对待这类难以解释的问题,莱伊喜欢询问,喜欢向有智慧的人询问,并将自己的想法与这些询问的结果相结合。
显然,周先生就是富有智慧的人。
至于萨姆斯女士,这位女士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有些高冷,用周先生的话讲,就是很早的时候就水泥封了心,很少对其他人笑。
从二楼书房来到一楼,周龙依旧在陪萨姆斯看剧。
莱伊走到沙发后面,戳了几下周龙的肩膀,周龙拧过身看向身后的莱伊,问道:“怎么了?”
莱伊翻开书中的内容,指着上面的文字道:“周先生,你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怎么看?”
“你想不想生孩子?”周龙反问。
莱伊摇头道:“不想,我自小在罪恶之城长大,从雨之城雾之城继承父辈母辈出生地身份的制度讲,我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待在罪恶之城长大,我不想让他们被别人背地里戳脊梁骨。”
“在教育方面,我真的害怕自己教育不好子女而害了他们,我连自己都没有活明白,就更别说教育子女怎么活了。”
“结婚方面,就我现在的状态,除了扛枪打仗会点赌术外,什么都没有,要钱没钱要房没房,房子都是老板看我没好地方住,专门买给我的,我口袋里总共就三十克黄金,就只够养自己。”
“大部分时候,我觉得自己好自卑,真结婚了谁也活不好。”
周龙不禁笑道:“这可比那些管不住下半身,和动物一样打着自由名义到处播种的强多了。”
“你这种想法,是雨之城和雾之城千百年来,矛盾不断消耗中,为了反抗矛盾的产物。”
“从历史和现如今的情况来看,人类始终是在进步的,这不是肉体和生产关系上的进步,这是文明上的进步。”
“文明是社会性的,人从生物本质上讲则是动物性,双方本质其实是矛盾的,文明在演变过程中,一直在压制动物性,改造动物性。”
“在自然界还存在的时期,以哺乳动物为例子,它们孕育子女的原因,是春天来了基因驱使让它们在这个适宜的阶段发情,发情交配后百分百会孕育后代。”
“动物屈服于基因深处的性欲,人类则在演化过程中形成文明,以文明为核心的精神意志,一直在对抗春天的发情期,对抗基因本身。”
“在古代那个生产力不足的时代,有易子而食的说法,意思就是饥荒年代大人之间因为于心不忍,所以交换子女吃掉别人家的子女,自己的子女则被别人吃掉。”
“我想,在更古早的时期,也就是大陆还存在,没有文明的原始人类只能依靠原始物质获取食物的时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吃掉孩子,小概率会等孩子饿死后再吃。”
“在自然界,有很多哺乳动物饿急后会吃掉幼崽保命,这就是自然界的动物性。”
“为什么会产生易子而食的事,这本质上就是一个动物性的说法,而非社会性的说法。在我看来真正具有社会性的人,不会干出易子而食的事,在文明的力量下,他们的精神意志会反抗来自基因的本能,让他们剁掉自己的手和脚,喂给孩子来让孩子们活下去。”
“想从物质层面,探寻易子而食的原因,大概率是同类相食的代价所致,让人们形成了不能吃亲子的经验,吃下亲子的生物代价要比吃掉别人孩子的生物代价高,这个经验形成后,美名其曰因为不忍心吃自己孩子,所以易子而食。”
“古时候的东方大陆有两位先贤,一个提出性恶论,一个提出性善论。那时候人们总把这两个理论做对比,认为他们是相对的存在。”
“实际上,这两个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性恶论来源于动物性,性善论来源于社会性,物质的自然界如何能够和伟大的文明相提并论?”
“何况在这个充满混沌和矛盾的世界,一味的执着于性善和性恶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赋予了人类朴素的道德情感,面对持枪恶徒,总会有手无寸铁的勇士敢于上前搏斗,更多人在被勇士感染后,会不顾生命一拥而上。”
“任何生物的基因都是怕死的,害怕自己绝代,精神文明打败了作为物质的基因,打败了肉体的极限。”
“你不想生孩子,是因为害怕孩子会活的痛苦,不想结婚是害怕对方无法幸福,这是不受基因影响不受动物性影响的,这是文明力量驱使下精神文明对于社会整体的付出,是人类文明意志打败基因打败动物性的最好证明。”
“事实证明,文明胜利了,那位先贤的性善论胜利了。”
“所以你做得很对,你从精神意志层面,打败了基因,打败了人类的动物性。”
莱伊恍然大悟,他再次低头看书中的内容时,又有了全新的理解,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书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