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寒秋问道:“合同签下来了吗?”
徐若琳摇了摇头,这也是她担忧的地方,“那边不愿意签合同,现在镇上有几家辣椒厂,这几年周边的乡镇种辣椒的越来越多,但是收辣椒的更多,种出来的辣椒根本就不愁卖,不少人家都是想观望。”
观望的意思也简单,口头约定一家,等收成的时候,有价格高的就卖给出价高的,没有就兑现口头约定。
自己村这边的地还好,不少已经被厂里租下来种植了,其它地方还真的没办法签合同。
郑橘子看着郑寒秋——对合同的执着可以说是郑寒秋的本能了。
不想确定的事情也就罢了,若是想要确定的事情那就必须要有合同。
郑寒秋道:“跟段叔叔联系一下,这事我们得要县里的支持。”
身为当地的纳税大户,本来就应该获得县里的政策扶持。
周边的村子既然定不下来,那就扩大范围呗。
“这边是已经知道辣椒能赚钱了,但是整个石山县这么大,多的是能够种辣椒的村子,别的地方说不定还会求着我们去呢。”
这倒也是,毕竟现在虽然有些人家已经安电视了,但消息的传递还是很落后,就算有人听说种辣椒能赚钱,但他们种辣椒有没有人去收谁心里也没底。
就算是想也未必敢,怕真种出来了没人收。
若是有县里出面,在纸面上落实,肯定会有不少农户愿意种植的。
“你说,我若是做点坏事,会不会遭天谴啊。”郑寒秋稍稍犹豫,还是看着郑橘子问道。
“你想做什么?”郑橘子感觉很疑惑,“都想到天谴了,你是想干多缺德的事情?”
郑寒秋道:“我们现在的资金充足,等辣椒收获的时候,哄抬辣椒的价格,那两个厂子肯定耗不起,只有破产一条路,到时候我们就收购他们的厂子。”
虽然是有点不正当竞争的味道,但和天谴也没多大的关系吧?
郑寒秋接着道:“我们今年抬高收购的价格,明年肯定很多人种辣椒,跟我们抢原料的厂子没了,明年我们再将收购的价钱腰斩,肯定很多农民会入不敷出,负债累累,
到时候我们通过借贷的方式将土地租赁下来签长期合同……”
郑橘子感觉,天雷已经在路上了。
你这完全就是不顾他人死活。
“现在市场还没规范,尤其是土地租赁,我们又没有改变土地用途,只是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要是时间调整得好,甚至能种一茬早稻,再种一轮辣椒……”郑寒秋解释道。
简单点说,就是现在这么做,还能游走在法律之外。
唯一的风险就是,现在的政府在行政上还不如后世守法,都是法律真空地带,万一他们掀桌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郑橘子抽了抽嘴角——合着你怕的不是天谴?
徐若琳一直觉得郑橘子行事激进,看不懂她脑瓜子里想什么。
现在看郑寒秋——我滴乖乖,还是郑橘子做大老板安全。
这样的事情听听是有利自己家的企业,但谁敢对自己这么做,她还真的想掀桌子。
现在哪个地方的政绩都是刷业绩增长,跟农户推广种植经济作物自然是政绩。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提倡发展个体经济,小作坊很多,但是能让更多农民不离开土地就能获得收入的并不多。
县里甚至愿意批一块地,让琳琳辣椒厂把总部搬迁到县城去。
徐若琳……那镇上那两家厂子他们还收购吗?
没错,郑寒秋的建议后半部分她是不准备尝试的,但是前半部分她还是想的。
那两个厂子一搅合,搞得现在收辣椒不如意,就连在周边想签些种植户都难。
若是能把他们搞垮了再收购,也不是不可以。
就是将总部迁到县城去了,董集镇这边怎么办?
怎么办?
比起郑橘子浓厚的不是家乡也有家乡情结,她更多的都是从利益来考虑。
“就算今天为了保证村里人的就业留着辣椒厂,以后厂子若是发展太慢了,也会被市场淘汰的。”郑寒秋知道妹妹的心软。
早几年没有这么激烈的竞争,在小小的董集镇边边,周围又有国道过去是也没多大的问题,肯定也能经营下去的。
现在个体发展的形势变了,光是他们这小地方都能出现新的辣椒厂,那全国就更加别说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他们现在做起来的一点点口碑很快就会在时代的发展中烟消云散。
到那个时候,工厂的工人说不定年纪也跟着大了,就连想要转行做别的都难办了。
你想小富即安那是个人,作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向上发展,那就可能连最基本的生存空间都难以维系,
毕竟辣椒厂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覆盖周围的县镇,是想要做全国性品牌的。
不然若是一方天地经营好了,也是能存活下去的。
郑橘子自然也是认识到了这点,带动乡亲们就业是她的初衷,既然开始的定位有问题,那就把厂子的主营范围迁到县里去,这边的厂子也可以不废弃,发展点别的。
“别的?”郑寒秋的危机意识就上来了,没办法,厂子多看着是赚钱,但是劳心劳力啊。
尤其是开厂赚的钱远不如她在股市赚的多,感觉就更累了。
国内的股市能赚钱,国外的股市也赚钱。
还有黄金、艺术品、房产、地皮,做什么都比做实业要强,还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和顾忌。
金融资本看不上实业也不是没道理的,在家操纵电脑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比后面带着这么多人致富,结果却吃力不讨好的要好。
“话不能这么说。”这想法郑橘子也是认可一部分的,但也就认可一部分。
本来很多理论单独说的时候是对的,放宽大一点就不对了。
不然就不会有西方某大国几十年后的产业空心化了。
“就算我这边老厂不做辣椒酱了,也能做干辣椒、辣椒面啥的,能养活厂里的人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