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 > 第125章 不是说大字不识几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不是说大字不识几个?!

通城邻近东明府,是梁王和禹王管辖两地的边境府城。

通城极为富庶,而且占地极广,又有大量屯兵在此,所以通城的太守权力比之别的府城太守要大得多。

“各位公子,我们通城的明月楼可是第一酒楼,有许多当地的特色菜品。承蒙各位一路上的照顾,不如我请各位品尝一下我们当地的特色菜品,尽一下地主之谊。还望各位赏脸。”

秦玉珍知道,再不把握住这次机会。明天一早他们就要前往东明府,而她已经到了通城,再没有跟着的理由,也没了机会。

况且舅舅让她把八王爷到了通城的事告诉她父亲。以免会有什么纰漏。

她有自己的私心,在没有拿下八王爷之前她不想把消息告诉她父亲。

父亲知道了,嫡母必然知道,到时候她还有个屁的机会,嫡母只会假惺惺的把她看紧在家中,能接近八王爷的机会也只有嫡姐有份儿。

她只有拿下八王爷以后,才会把消息告诉父亲。

“那可要好好尝一尝你们通城的特色菜,又要让秦姑娘破费了。”

宋儒风也是个吃货,一听有人请吃饭立马答应,他以前装的太累了。

身边全是继母的人,他要装病秧子,还要装的温润有礼。

现在好了,看管他的人全都死了,他可以不用装,彻底放飞自我,想干嘛就干嘛!

“那就一起尝尝。”

见余岁欢也答应下来,秦玉珍喜上眉梢。

赶忙吩咐嬷嬷让人前去定下包间,他们随后就到。

黄礼忍不住把余岁欢拉到一旁。

“宋兄弟没脑子,余兄弟你难道也看不出来。这秦姑娘一路上对我那是图谋不轨。咱们在这通城答应了她相邀请吃饭,这不是把我羊入虎口吗?”

余岁欢白他一眼,这给他得瑟的!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人家姑娘倾心于你,心里肯定偷着乐吧?”

“明明是我扮演的八王爷,可那秦姑娘就对你青睐有加,我能有什么办法,再说了,你也知道通城是她的地盘。”

“如若我们不答应,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极端的招数等着,不如咱们先应下,随机应变,将计就计,让她降低防备也好,再寻找机会溜之大吉。放心吧,黄兄,一定能保证你的清白之躯。”

黄礼转念一想,这说的也对,在通城的地盘上拒绝了秦玉珍,说不定后面还有什么棘手的招数,想要出通城怕也是难。

倒不如先应下,让她放松警惕,到时候再找机会。

一行人到了明月楼最好的雅间,摆上的也是最好的酒,每一道菜都精致可口,就连其他人也在一楼都安排好了酒菜。

为了防止秦玉珍在酒里做手脚,余岁欢倒茶的时候给每人加了一点灵泉水。

酒足饭饱,还给所有人安排了客栈。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够回客栈的,这要是回去了,秦玉珍肯定有安排后手。

“这通城不愧是千年古城,果然是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听说香怀江边,热闹非凡,不如咱们寻一花船,喝酒吟诗作对,岂不美哉?”

余岁欢只想拖延时间,到了明天一早开了城门就溜之大吉。

“余公子提议甚好,流珠画舫乃是通州城内最好的,既然来了,是该见识一番。”

众人也不知余岁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笑着应下。

其余人都去了客栈休息,只她和李承瑾,秦玉珍,黄礼,宋儒风五人去了香怀江边。

下了马车,入目的便是一番繁荣的景象,整个香怀江两岸灯火通明。

各种精致华美,大大小小不一的花船错落有致的在江面上缓缓游动。

两岸的亭台楼阁,更是在万千灯火的映照下如同仙境一般。

余岁欢走上桥头,仰头看着这番美景,终于体会到了古代不夜城是怎样的繁华景象。

“这通城不愧是千年古城,当真是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黄礼在后面翻了个白眼,这小词儿用的还挺好,还知道歌舞升平,繁荣昌盛,昨晚不是还说斗大的字不是几个吗?

不过他也是挺好奇的,这女子有文采的不多,也不知这个小丫头是个什么水平。

要说起来,她这心眼子都够多了,古灵精怪的,要是文采也非凡,那真是了不得。

“余兄弟看如此繁盛景象,肯定是心中感慨万千,何不吟诗一首,助助兴。”

“黄兄这是想考我文采,我肚子里这点墨水实在不多,不过各位兴致这么高,那我就献丑了。”

余岁欢啪的一下打开折扇,装模作样的环视一周,又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今日桥头瞰江东,烛光点点坠夜空。

花船好似水中月,画舫犹如璀璨星。”

她这首诗念完,没成想身后四人皆都愣住了。

秦玉珍更是把目光定格在了香怀江上那些画舫灯笼之上。

又一字一顿地念起了后两句。

“花船好似水中月,画舫犹如璀璨星。”

“这比喻真是绝妙啊,余公子当真是好文采,仪表堂堂,文采非凡,今年殿试依我看,这状元,榜眼皆要落入余公子之手。”

“哈哈,秦姑娘秒赞,我这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科举作文章。论起治国之道来,我一窍不通,差得远呢。”

本来秦玉珍提议要一艘小船,说是清静,可余岁欢坚持想要见识一下那最大的花船。

人多热闹嘛!

上下足足三层高的画舫有半条街那么长,一串串的灯笼花把船照的如同白昼,花船在河面上缓缓游动。

花船之上更是人影晃动,笑闹声不绝于耳。

这个朝代的文人墨士最喜这种地方,几个人围坐一起饮酒作乐,找一清倌人或抚琴,或弹琵琶,有时也会听个小曲儿,真真是快活。

余岁欢第一次来也觉得好奇,直接拿出十两银子让人找了个会抚琴的过来助兴。

这银子花着不心疼,都是黄礼给她的。

“再让人来一坛上好的女儿红过来。”

她大手一挥,立马就有人端上了几碟子点心,还有一坛上好的酒。

“既然来了,大家就玩个开心,咱们不管是对诗还是对对子,输了的就要喝一杯。可不能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