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弟媳,饭我来做就好,你上山跑了一天,肯定累了。”

今天该轮到张兰香做饭,她从磨坊出来发现三弟正在厨房门口杀野鸡,旁边还有一盆洗好的蘑菇。

转身出了门想去菜园子摘菜,正好看到余岁欢从菜地出来。

“没事二嫂,我不累,今晚我来做饭,给你们做个好吃的。”

“那我帮你洗菜。”

张兰香立马伸手接过她手中的菜,端到了水井旁去清洗。

熬好了一大锅的玉米糁,余岁欢先炒了一个小白菜。

锅里放两勺猪油,油热葱花爆香,小白菜放进去,断生以后放切碎的蒜末,然后快速翻炒盛到土瓷盆里。

第二道菜茄子去皮,切成条,清炒的差不多了放上辣椒丝。

第三道菜黄瓜炒鸡蛋,黄澄澄的鸡蛋配着碧绿的黄瓜,更是好闻又好吃。

一旁烧火的李承瑾对自家娘子的厨艺,那也是刮目相看。

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在余府娇养长大的大小姐。

可是在禹王还没出事前,余家不可能苛待余岁欢。

她这张脸跟她娘长的一模一样不容置疑,李承瑾更是好奇余岁欢在余府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的。

“愣着干嘛,赶紧把野鸡剁成小块,我准备要用了。”

余岁欢刚才在空间里翻出了干花椒,八角,白芷,桂皮,小茴香,肉蔻,等中药材,做了一个简易的炖肉包,还有一些干姜。

“好。”

李承瑾回过神,拿起菜刀麻利的剁起鸡块。

趁着剁鸡的空档,余岁欢和了半盆的白面加玉米面放了一把白糖,一会贴点饼子,她的最爱。

起锅烧油,放入一大把冰糖熬糖色,没有酱油只能用糖色来增色了。

等冰糖熬成枣红色,放入鸡块慢慢煸炒出香味,把水分炒出来放葱,干姜,蒜,盐巴,然后加入半锅开水和炖肉包。

不一会儿锅就开了,炖鸡的香味儿飘的满院子都是。

“火小一点。”

余岁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夏天做饭真的是个难受活儿,可是别人做的饭她又吃不下去。

炖了一刻多钟后,然后放入蘑菇,竹笋。

把和好的面拍成饼子贴在锅的周围,剩下的直接弄成一个大圆饼盖在上面。

盖上锅盖再炖上小半个时辰,这野鸡炖蘑菇就算是做好了。

一家人早早就被这香味勾引的馋虫都出来了。

李老大拿着烟袋锅子蹲在地上,猛吸了一口,家里也不是没有炖过野鸡,这怎么老三媳妇儿炖的鸡味道就这么香,满院子都是那种诱人的香味儿。

啥时候才能吃饭,他好饿。

野鸡炖好以后,所有的菜都被分成两份,端到院子外的石桌上,特别是那金黄的饼子,一半焦黄,一半裹着汤汁看着就特别好吃。

对于干饭,一家子一个比一个积极。

“三弟媳,你这野鸡怎么炖的颜色这么好看,还香,我们平时炖出来都是白的。”

陶桂花拿起一块饼子沾满汤汁放进嘴里。

这也太好吃了吧,松松软软的饼子裹了油汪汪的汤汁,简直是香的都能把舌头吞掉。

李老大自认为是见过大世面的,也被这个野鸡炖蘑菇给征服了,他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咱们家干脆开个饭馆子吧,就三弟媳做的这些个菜,谁吃了不得夸一声好吃。镇上大酒楼做的都不如三弟媳做的香。”

李承家已经不想累死累活,走街串巷卖炒货了。

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家在镇上开一个最大最豪华的酒楼,那客人是一波接着一波,只为了吃这个野鸡炖蘑菇,还有这个盖在上面的玉米饼子。

每天数银子都能数到手抽筋。

“娘,我还要吃饼子蘸汤。”

三娃一张小脸都吃得油光锃亮,小肚子圆鼓鼓的,那个饼子蘸鸡汤太好吃了,他还想吃。

余岁欢今天也吃了不少,都有点撑了。

她知道她做的饭好吃,可是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

三只鸡加上蘑菇竹笋,还有满满一大盆的饼子,吃的连个渣渣都不剩。

一家人不管是老的小的,全都躺在那里,摸着肚子打着饱嗝。

“太好吃了,这要是天天都能吃这么好吃的饭菜。那咱们家岂不是比地主老爷过得还要好?”

陶桂花连掉下的饼渣渣都不放过,全都捏进了嘴里。

在她的心目中,地主家也就不过如此了,说不定地主家还没他们家吃的好呢。

“你想的倒是美,先不说家里哪能天天吃鸡肉,就说这饭是你三弟媳做的,总不能让她自己天天做饭吧。”

李周氏白了大儿媳一眼,说话之前就不能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吗,怎么教都教不会。

还有就是这饭虽然好吃,可是太费油,天天这么吃,有点吃不起啊!

余岁欢今天做的这顿饭算是彻底征服了全家人的胃,她知道是时候该给他们洗洗脑了。

要想生意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一帮子人不辞辛苦,一切命令听指挥,踏踏实实干活。

“既然大家都喜欢吃我做的饭菜,天天做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早上起不来,早饭肯定不行,午饭和晚饭我都可以做。”

“其实只要大家肯努力,天天吃肉也没什么难的。我已经准备做了吃食拿去镇上卖,我做的东西大家也都吃了,味道就不必说。这生意好了自然有大把钱赚。”

“有了钱咱们天天鸡鸭鱼肉换着吃都行,当然了,做吃食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需要咱们大家一起帮忙,我希望家里人都能同心协力。”

“等以后赚了大钱,咱们就去镇上买大院子,买铺子,买几百亩良田,再买十几个仆人干家务活儿,家里的孩子都送去读书,以后中秀才中举人,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总之一句话,只要好好干,就能发大财,当地主。”

余岁欢说完,目光扫视过众人,想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反应。

可能是她画的饼太大,一时间都给他们撑着了,一个个目瞪口呆,显然是还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