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丫和四丫最近忙着挑礼物,大丫结婚的日子定了。

公历1979年1月17,腊月十九宜嫁娶。

现在距离结婚也没多少日子了,二丫她们俩有点时间就去百货大楼逛逛,预备在首都这边给大丫姐买点结婚礼物。

二丫看上了一对双喜鸳鸯的枕巾和枕套,是手工刺绣的,鸳鸯看着活灵活现,喜庆的很。

是这个时代的审美,送这个总不会错的。

还有配套的被套,二丫也一块买了,大城市就是比他们那个小地方货全,种类多。

四丫看到最百搭的被二丫先下手为强了,有点失望。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只能继续看其他东西了。

搪瓷盆、搪瓷缸子倒是很好,喜庆又实用,奈何东西太沉了,来回坐车路上并不方便。

而且这东西县城的百货大楼也有,虽然可能样式不一样,但是也都大差不差的,没有新意。

四丫逛了很久都没碰到满意的,都在想要不要跟二丫姐撒撒娇,让她把被套匀给自己了。

突然四丫走不动道了,她直勾勾的看着面前的工艺品,不禁感叹真漂亮啊。

二丫走近一看发现像是木雕,但是好像又有些区别。

问了售货员才知道这个是软木画,也叫软木雕,是闽省的特产。

以栎树木栓层的软木为创作原料,作用传统的雕刻手法。

纯手工制作精雕细琢,一刀刀形成生动的画面,达到立体的效果。

听说是现在时兴的摆件,还对外出口赚外汇呢,百货大楼能弄到的货数量不多,就剩这几个了。

四丫一听更满意了,这肯定是自己家那边买不到的,送这个应该可以,比较新奇。

立马指了指自己一眼相中的那个,让售货员帮忙拿下来。

四丫看上的是叫锦绣山河,树木楼台建筑高低错落,栩栩如生。

听到这个名字,四丫暗自点点头,寓意不错,就它了!

就这样俩人终于松了口气,解决了一大难题,下面就要专心准备考试了。

一转眼,二丫上大学的第一年就要过去了,马上又要迎来假期。

二丫最近却有点高兴不起来,多愁善感的样子快赶上林妹妹了。

宿舍那几个还以为二丫考试没考好呢,轮番安慰她。

马还有失蹄的时候呢,更别说人了,一次成绩说明不了什么的。

后来当得知了二丫的成绩,一个个的都恨自己多了张嘴。

我们何德何能去安慰学霸呢?真想跟你们这些学习好的拼了!

其实她们都误会二丫了,二丫不是为了这个难过,只是有些烦恼不好跟别人说,解释起来太麻烦。

上个月寄给朱沛南的信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回,这是之前没有过的。

再不来等二丫回家了,可就要错过了,只能等寒假回来才能看到了。

想到上一封信他说过最近出任务比较多,二丫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后来又想到了什么,长舒一口气,应该没问题。

……

大丫的婚礼很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

新郎官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来接亲,大冬天穿的西装革履很是精神,这明显是要风度不要温度了。

大丫则是穿的一身红色的衣服,脸上还化了妆。

是二丫的手笔,给大丫抹了粉,画了眉,还涂了胭脂口红。

配着头上的花,真是人比花还娇艳。

接亲的都看呆了,冯卫国哆哆嗦嗦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看着姐夫这傻样,二丫他们几个笑的都肚子疼了。

“大丫,你真美,比电影明星还美,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冯卫国被笑了也不在意,推了推眼镜真诚的说道。

这直球打的,大丫招架不住了,白嫩的小脸上泛起红晕,比抹的胭脂还红。

大丫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这一眼让冯卫国呆在原地,只能嘿嘿嘿的傻笑。

这时候冯卫国一点也没有大学生样,反而像地主家的傻儿子,就知道咧嘴笑。

在新郎官撒了一大堆糖果红包的糖衣炮弹下,很快完成了接亲活动。

大丫坐在冯卫国自行车后座上,跟爹娘亲朋好友告了别,往新家去了。

后面是冯卫国的迎亲小队,带着大丫的嫁妆物件。

其中就有二丫他们几个兄弟姊妹们和朋友送的东西,还有家里准备的家具、被子、暖瓶等。

特别的是陪嫁里还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这在农村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至于冯家准备的彩礼三转一响,王知山两口子都没动,让大丫放他们新家去了。

新家是纺织厂里给分的新房子,又大又宽敞,再体面不过了。

李香萍看着女儿越走越远,泪水不住得往下流。

王知山见状也只能是拍了拍肩膀安抚几句:“孩她娘,大丫过两天就回来了,别难过了,大喜的日子高兴点。”

王知山说的很轻松,如果声音不是颤抖的就更有说服力了。

两口子也只能强撑着笑容,接待来往的宾客。

另一边,铁蛋骑车带着陈灵灵,看着前面喜气洋洋的结婚队伍,大概是想到自己吧,俩人不约而同的脸红了。

被他们身后的二丫看的清清楚楚,二丫骑着车子带着四丫,至于三丫她是伴娘有专门的人负责接送。

他们还有大丫的几个朋友就是大丫这边的娘家客了,也就是俗称的送客,是陪着大丫去男方家吃席的。

刚子五丫栓子他们几个小的,都被留在家里坐席。

二丫他们一路跟着去了冯家,路上热热闹闹的,时不时给小孩子撒点糖,沾沾喜气,一到冯家就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接下来就是婚礼的仪式,新人向着伟人像三鞠躬。

然后对着冯家父母敬茶,大丫改口叫爹娘,老两口笑的合不拢嘴,给了大丫两个鼓鼓囊囊的红包作为改口费。

接下来就可以开席了,这是大人小孩都盼着的环节。

从席面上看的出来冯家对这门亲事很重视,是下了本钱的。

装得满满当当的炸肉、红烧排骨、还有一整只老母鸡熬成的鸡汤,再加上鱼肉,这席面可以算的上豪华了。

看着幸福的大丫姐,二丫又想起失联的朱沛南,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