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77川西坝子耕猎记 > 第51章 该怎么感谢,这是个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该怎么感谢,这是个难题

李向阳一路走到了大队部里。

这会儿大队部的办公室里就只有老支书一人。

村上的其他干部,这时候都在外面忙活着各自的工作。

李向阳站在门外,轻轻敲了敲门。

“老支书。”

老支书听见李向阳的声音,回应道:

“是向阳啊,用不着敲门,快进来坐。”

在见着李向阳进门,坐下之后,老支书笑着问道:

“向阳,你这会儿来找我,是有什么事?”

“我是来找您说说粮食收购的事情。”李向阳回道。

老支书想都没往这方面想过,他上午才跟李向阳说过这件事。

这会儿也不过才下午三点过,还不到四点的样子。

李向阳就来找他了。

难不成李向阳这是不愿意帮忙了?

想到这里,老支书脸上的表情不由的一黯。

老支书虽然有些失落,但心里也明白,栾正平的人情意味着什么。

人家只需要随便几句话,就能把李向阳安排进军工厂。

那每个月少说三十来块钱的工资拿到手。

完全能够养活李向阳一家几口人,还有着盈余。

又何必去劳神费力的帮石匣村解决难题,毕竟李向阳又不是村干部。

老支书叹了一口气,回应道:

“唉——”

“向阳,你不必多说,换位思考,我能理解你的选择,我都懂的。”

李向阳有些懵了。

什么就都懂了?

懂什么懂?

“老支书,您说啥呢?”

“我是说,我能理解你选择不管石匣村粮食销售的问题。”

“毕竟以栾书记的地位,让你平白无故消耗他的人情,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李向阳有些无语了。

自己啥都还没说,这老爷子自己个儿脑补了一大串。

“您还是先别理解了。”

“我去了一趟青石沟,已经找过栾书记了。”

老支书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犹豫动作幅度太大,把坐着的凳子直接掀翻在地。

“啪!”的一声。

老支书没功夫注意这些细节,他看着李向阳,连忙问道:

“这么快?”

“那栾书记那边怎么说?”

李向阳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

“栾书记答应明天在军工厂内部的例会上提出这件事。”

老支书这一瞬间脑海中闪过了许多个念头。

以后石匣村终于不用再受粮站的鸟气了。

终于可以不再被人掐紧脖子了。

老支书苍老的脸上浮现出笑容,但紧接着他又有些担心。

毕竟李向阳说的只是栾书记答应提这件事。

要是到最后没通过呢?

一向沉稳的老支书在这一刻竟然有些患得患失。

他忍不住朝着李向阳问道:

“向阳,这件事你有多大把握能成?”

“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老支书的心情,李向阳能够理解。

但哪有那么多的意外。

李向阳摇了摇头,“老支书,您就把把心收回肚子里。”

“栾书记今天可给了我一个任务。”

“让咱们赶紧整理一份具体的细节与价格给他。”

“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然是十拿九稳了。”

老支书嘴皮子都哆嗦了起来,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向阳,你可是我们整个石匣村的大恩人。”

“你替咱们村解决了这么一个大麻烦。”

“我必须得想办法好好感谢你。”

李向阳缓缓摇头,拒绝道:

“我也是石匣村的一份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老支书显然没把李向阳的话给听进去。

摇了摇头,自顾自的说道:

“不行不行,这可是大功一件。”

说着,老支书又陷入了沉思。

究竟该怎么感谢李向阳呢?

这用钱吧,粗俗不粗俗的先不谈。

就石匣村这上下穷的叮当响。

李向阳现在还不定能看上那点儿钱。

他这两天也知道李向阳在山上采山货的事情,那每天回家晚饭都开荤了的。

这年头一点肉香味,可是能够飘上老远。

老支书的脸上本就许多皱纹,这会儿一张脸更是直接拧巴到了一块儿。

想了好一阵,老支书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

就在这时,石匣村的几名村干部乌泱泱的走进了办公室。

刚一进来,民兵连长满脸愤慨,用力在墙面上一锤,恨恨的说道:

“他娘的,粮站这帮龟儿子,简直是欺人太甚。”

村会计刘宝福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们说了,要是我们不答应,以后的粮食不管多好,全都给我们算成二等,三等品。”

“这样折算下来,我们多的都糟了。”

许明义一听这话,直接走到刘宝福的面前,怒道:

“刘宝福,你的意思难道我们就这样便宜了那帮龟儿子?”

许明义身材高大,站在刘宝福的面前,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迫感十足。

刘宝福倒没被吓着,反而是回怼道:

“许明义,你小子冲我发啥子火?”

“我就是一个传话的,我有啥子办法?我还不是想弄那帮龟儿子!”

“但是弄了又怎么样?你又不是不晓得,粮站那帮人全都是沾亲带故的,你举报了他们,后面换来的人就算不要好处,也绝对本本加厉的为难报复我们。”

妇女主任马玉兰一脸不甘心的说道:

“难道我们真就这样答应了?”

“他们这次敢喊出这样的条件,绝对还有下次。”

“这样长此以往下来,哪个受得了啊?”

“咳咳。”

老支书轻咳两声,对着三人说道:

“你们三个,闹啥子闹?”

“好大回事嘛,把你们为难成这样?”

“让向阳看了还要笑话你们。”

听见老支书的话,刘宝福跑到了老支书的跟前,倒着苦水。

“支书,您是不知道。”

“刚才我去给粮站送粮食,那帮龟儿子说以后还必须给他们抽一成的好处。”

“不然就把我们的粮食按二等,三等品的价格收。”

石匣村在平原与丘陵交界处,土地也还算肥沃。

只要不是遇上灾荒年,每年产出的粮食大多都是一等粮,甚至还有少部分能达到最高的特等。

要是粮站全按照二三等收购,那石匣村的收入还要两三成。

所以粮站也才有底气,要石匣村粮食收入的一成作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