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燕做的甜品大受欢迎,大家都问能不能向她定做。

苏梅回到家里和她一说,曹燕高兴得手足无措。

“真的好吃吗?我就随便做做的。”

“好吃的,大家都很喜欢,你要不要先试着做一些卖?积累一些客户。”

苏梅笑着说道。

“我,我不知道要怎么定价?”

“我带你出去看看。”

苏梅让忠叔开车,带着她和曹燕跑遍了附近的面包店。

苏梅让曹燕把店里的品种名称,定价之类的记下,她还特地叫来店员询问几种西点的配料,太详细的配比人家不会说,但只要知道大致的用料就可以尝试制作。

这对曹燕来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逛了十几家面包店,还买了一后备箱的各式面包回家试吃。

当忠叔把后备箱的面包搬进家里的时候,家里的人都惊呆了。

沈清秋放下洒水壶,问道:“你们是要开一家面包店吗?”

苏梅笑着说道:“是啊,我想让燕子开一家面包店,不埋没她的手艺。”

“好事啊,钱够吗?不够我可以投资。”

沈清秋你支持年轻人去打拼自己的事业,“”“想要开一家什么样式的,有想法吗?”

曹燕茫然地摇了摇,“刚有想法,其他什么的都不知道,我也没有开店的经验。”

苏梅喝了一口水,对沈清秋说道:“我的意思是让燕子去面包店做学徒,先学习经验,开店的事不着急,可她说要等我把孩子生下来,做完月子再说。师娘您帮我劝劝她。”

“好孩子,苏梅的坐月子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们定的育儿嫂是之前帮沈柔带了两胎的老人了,经验很足。家里的事还可以再找一个阿姨帮忙,你呢,就听苏梅的安排去面包店学习,等经验吸收足了咱们再准备开店的事。”、

苏梅跟着点头“师娘说的对,我不用你操心,你和建军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好。”

曹燕去找沈建军商量去面包店当学徒的事。

沈建军脑子转不过来,只会说一句话。

“听姐的准没错,你听姐的话。”

“你脑子就不会自己动一动,”曹燕一巴掌他后脑勺上“在京市开店光店租就要不少,还要装修店面,购买展示柜,我粗粗算了算,光前期成本就要上千。”

“这钱咱们有啊。”

沈建军傻乎乎回答道。

“我知道有,那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没生意呢,那咱们就收不回来成本,那就是血本无归啊。”

曹燕犹豫的原因就在这里,没有冒险的胆量。

一千多块钱对于他们这种平头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大钱,像他们爹妈在乡下种地,两三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现在要她拿着一千块钱去开店,实在是没有勇气。

沈建军反而没那么多顾虑。

“怕什么,咱们还年轻,钱亏了还能赚回来。燕子你手艺那么好,肯定会受欢迎的,苏梅姐不是也说可以吗?她可是大老板,做的都是大生意,看一个面包店肯定能看得准。”

“你说的也有道理,咱姐肯定不会坑咱们。”

“是啊,不要怕燕子,大不了就亏钱。你男人现在一个月工资能有一百块钱,亏的那些钱我努力工作就能赚回来了,你尽管去尝试就行,不要害怕。”

沈建军咧着嘴傻憨憨的笑。

他没什么出息,唯一的本事就是开大车。

开大车很累,可是赚得多,他出一趟长途光奖金就有十几块钱,加上基本工资一个月能拿一百块钱以上,上个月他的工资就有一百二十块钱。

曹燕抿嘴笑,轻轻捶了沈建军的肩膀。

“知道你有本事,所以我才心疼钱,你开车时间一长那个腰就会疼,你不说我也知道,都是牺牲你身体健康赚来的钱,我怎么好意思乱花。”

“怎么叫乱花,我不同意这个话,开店那是正经事。”

“好好好,是正经事。”

沈建军往四周扫了一圈,发现没人,窃笑着一把抱住了曹燕。

“媳妇,我好想你啊。”

两人一个月只能见两三次,这是他们回到京市之后的第一次见面。

曹燕也想他,害羞地环抱住他。

“就抱一会哈,等会要被人瞧见了。”

过了几天,沈鸿带着大杨树村的村干部杀来京市。

苏梅把他们安排在望云酒店的标准双人间,一晚上要十五块钱。

看着前台客房价位表沈鸿心里直打突突,在黑水县住招待所一晚上只要两块钱。

不愧是首都,住个酒店都这么贵。

“叔,咱们是要住在这里吗?天内,太敞亮了,像皇宫一样。”

“不要说话,显得你没见识。”

“陈亮你有见识,你来过这种地方?”

“那倒是没有。”

“哼!”

沈鸿打断他们的对话。

“好了,别丢人了,都安静一点。”

没看见前台的姑娘悄悄看了他们好几眼吗?嘴角的笑都要憋不住了。

沈鸿是个见过大世面的。

前段时间他小儿子回家说过京市的繁华,听说京市的有钱人随便吃一顿饭就抵得上村里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

晚上,苏梅带着陈平和刘德庆和他们吃饭。

几年不见,沈鸿都不敢认苏梅,感觉这丫头比以前又要好看了不少,那脸蛋比自己早上吃的水煮蛋都要白嫩。

怎么越长越嫩了。

“沈叔你不要拘谨,都是自己人,咱们先吃饭,吃完咱们再谈合作的事。”

苏梅笑吟吟的招呼大杨树的人落座。

怎么可能不拘谨,他们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平时村里招待县里来的领导都没这种规格。

苏梅看他们连夹菜都不敢,就叫服务员进来给大家布菜。

大酒店的服务员都是经过培训的,一眼就能瞧出客人的需求,能准确将那道菜转到客人面前。

大家吃得很尽心。

吃饱之后就开始聊起了有关苹果树种植的事情。

陈平把合作模式说了,依然是合作社的形式,由梅花农场提供苹果树苗给大杨树村的村民,派人常驻大杨树村指导村民种植,解决一些技术上的事。

苹果由梅花超市回收,按照梅花超市的标准,未被挑选的果实可以自行处理。

这个模式大杨树村的村民只要出地出力,树苗肥料等一切需要成本的事都由梅花农场出资解决。

“苏,苏总,我有一个疑问,你怎么确定种出来的苹果一定会符合您收购的标准?要是贵公司定的标准我们达不到,剩果太多要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