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家女的崛起之路 > 第7章 老两口儿和自己老儿子要卖王静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老两口儿和自己老儿子要卖王静茹

王静茹揣上两个饼子,一边走一边说,这是我靠劳动换来的,你们在家待着都能吃饱,凭什么我不能吃饱饭。

大堂姐你比我也大不了几天,不要动不动就拿话训我,而且你这一天在家待着可能是太闲了,我觉得你应该去山上打猪草,捡柴火。

我今年六岁,我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家里干活儿了。

你享受好几年的福了,轮班儿都应该轮到你了,王静怡被说的面红耳赤,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王静茹回了房间,把饼子放进了空间里,等以后饿了再吃。或者留着给自己那个傻父亲吃。

王静茹去镇子上,走这么一来回儿累的够呛。躺在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还是如往常一样,起来吃饭。背上背篓去打猪草。

兄妹三人,在山上又吃了一些大饼。兄妹三人捡了两捆柴,一背篓的猪草。跟昨天的量是一样的。

今天和往常一样,等三人回到家时都黑天了,和往常一样上桌吃饭。

王静茹刚坐到桌子前,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四叔。四叔一回来,桌子上饭菜就非常丰盛。

而且王老头还一个劲儿的给儿子夹菜,没看见四叔那嫌弃的眼神儿吗?

四叔一边儿嫌弃着父母,!一边又想从王老头身上,得到更多的银钱。

四叔还更会装,一个劲儿的把自己父亲夹到他碗里的菜,都给了王老头,然后还说好话,哄王老头儿开心。

爹,这都是你最爱吃的菜了,你多吃一些,说完把自己碗里的菜都剥到了王老头儿碗里。

把王老头儿激动坏了,看还是自己的老儿子挂着自己。王老头儿美滋滋的,吃着儿子给夹的菜。

王静茹看他们演绎着父慈子孝的戏码,一顿晚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王静茹和两个哥哥回了房间,而这边王老头儿和自己的四儿子,王铁伟回到屋里面。

王铁伟说,爹,这次想在往上考,必须得拿银钱打点。不然很难在往上考,我们学院的学生有能力的家庭,都花了人钱疏通。

想求最有名的教书先生,刘凯旋指点一番,刘老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就没有平庸之辈,可是我们家没有银钱,教我如何是好。

我想买一方砚台,送给老先生。老先生不爱钱财。

但是他就喜欢各种字画还有砚台,笔墨,我已经看好了,一方最好的砚台,要价在50两,王老头儿点起旱烟,吧嗒吧嗒的抽起来。一声不吭。

可是我们家也拿不出那些银子,王老头说,我们家现在只能拿出20两,在变卖田地的话,恐怕以后想要读书也不成了。

我们家已经变卖过田地了,王老四,王铁伟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那骨子里的坏,就随了王老太太。

王铁伟说,不然就把三哥家的小闺女儿卖了吧?还能值些银钱。

我听县里的刘员外就喜欢幼女,他的癖好非常特殊,说是被折磨死的幼女无数。

一个小女娃子能卖多少银钱,卖了也凑不够50两啊!王老头儿有点儿打退堂鼓,那毕竟是他的孙女,他即使在不得意,也不愿意卖给那样的人家,然后早早的就殒命。

但是为了儿子的前途,还不得不这样做,他们实在是没有地方弄银钱了。

王老头害怕三个儿子回来跟他们闹,那个三个儿子他是知道的,虽然有点愚孝,非常听话。

但是如果真把他的孩子卖了,他能跟人拼命。所以王老头迟迟没有答应。

王老四见自己爹爹不点头答应,就接着在劝,爹爹这机会不容错过,一旦让刘先生高兴,我的前途就无可限量。

关键一样,刘先生能给我写一封去兴宇书院的举见信。到时我就能上最好的书院去学习了。

而且这次得了先生的青睐,得到他的提点,这次有望中举,我就能更进一步。

等以后有了钱,我们再把二丫赎出来。王静茹不知道有人要算计他,即使有人算计她也不怕,遇见危险就躲进空间里。

王老头儿和王铁伟两人的说话,被进来的王老太太听见了,王老太太立马就说,一个死丫头骗子,卖就卖了。你在那犹犹豫豫什么?

那可是我宝贝儿子的前程。谁也耽误不得,我告诉你老头子,你要是敢不应,我就跟你闹。

谁要是敢耽误我儿子念书,门儿都没有。

有了王老太太的参与,再加上四儿子,在那一个劲儿的给他画大饼,最终王老头儿点头同意了。

王铁伟见王老太太跟是一伙儿的,俩人凑在一起商量起,怎么才能顺利的把王二丫卖了。

王铁伟说,娘我明日就回镇上,后日去县里,然后去找刘员外的管家,等谈妥了之后,我们悄悄的给二丫带到镇上,到时管家会和家丁等在镇上。

等给二丫装上马车,她不听也得听,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能有多大能力。

王老太太还是有些担心,要不在家迷晕了,偷偷的卖了吧!

王老四却不那么想。娘如果在家里迷晕,再整走卖了,难免会有不透风的墙,如果被人发现了,那就糟了。

我们家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

如果把二丫领到镇上再卖,就说他跟我们走丢了,孩子走丢很正常的事儿,谁也不能说我们什么,我们就说二丫乱走,自己走丢了。

让他在那等着,他不听。到时你回村上一说,谁也不能说我们什么?

如果在村里偷偷的迷晕,在卖掉,被村民看见就糟了。

王老太太一听,的确是这么个理儿,可王老太太又为难了,儿啊?关键现在二丫也不听我的呀!

我让他跟我去镇上,她也不一定能跟我去,王铁伟说,娘,你就说给他们家人买衣服,一人一身。

她准高兴的跟你去,王老太太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这三房很久都没穿过新衣服了,他们捡的全是旧衣服,大房,二房不要的。

如果要说给他们买衣服,那二丫一定会连蹦带跳的,就得跟着去。

行,就这么办,我看这事宜早不宜晚。

你明日回镇上,就去县里,等你从县里回来,我就带二丫去镇上。

然后就给她卖了。两人商量的挺好,王静茹虽然没听见,但是他二哥听见了。

他二哥打小就有个毛病,爱听墙角,最爱听的就是爷爷奶奶的。

两人半夜聊天儿,说的悄悄话,总是说他二房蠢笨,骂他们二房干活少。

所以二房的这两个孩子,都恨这老两口儿。

二哥王有金听完墙角,气哼哼的回来了。王有良就问,有金怎么了,怎么还生气了?

我看你气哼哼的进来。是因为什么?

王有金坐在床上,气哼哼的说,我刚才听爷爷奶奶还有四叔。

在屋子里面说,没有银钱读书了。要把小妹卖了,还要卖给县里刘员外。

那刘员外附近方圆百里没有不知道他的,专门花大价钱购买幼女。

那幼女买回去,用不了多久,就被他折磨致死。

四叔和爷爷奶奶简直是太恶毒了。

大哥王有良说,最近我俩千万看住妹妹,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

千万不让四叔和爷爷奶奶得手了。

明日一早也要告诉妹妹一声。四叔和爷爷奶奶要卖了他,把他卖给县里,特殊癖好的刘员外。

让她千万要小心,不要跟这几人去镇上,也不要吃他们给的食物。

兄弟二人商量好了,早早的躺在床上睡觉。第二日,天还没亮,王老太太就起来了,特意给四儿子烙的大饼,呼的鸡蛋。

怕自己老儿子饿着,烙的饼也多,鸡蛋呼了三四个。

很怕自己老儿子不够吃,吃不饱,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大房和二房看到。该嚷嚷着吃白面烙的饼了。

王老太太每次都是四儿子回来,要吃好的,走时还要拿好多吃的。

做的好吃的,害怕被那几个孙子孙女儿看见,吵着要,所以王老太太就起来的特别早。

他以为全院子就他起来了,可她不知道的是,王静茹也起来了。

王静茹躲在厨房外面, 等王老太太做好了饭,喊老儿子起来吃饭时,王静茹把吃的都收进了空间里。

连个渣都没给他留。等王老太太和他老儿子来到厨房时,看到桌子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王老太太当时就傻眼了。

王老四刚要发脾气,还没等王老四说话,王老太太就不干了。

王老太太大声的骂了起来,哪个遭瘟的王八犊子,把我辛辛苦苦给我宝贝儿子做的早饭。都给偷走了。

老大,老二,你们给我起来。是不是你们干的好事儿。

老大和老二这一家几口,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被王老太太喊了起来。

王静茹兄妹几人也不例外,都被喊了起来,站在院子里。一个个觉得莫名其妙,全都用无辜的眼神儿看着王老太太。

这可把王老太太气的够呛,王老太太看谁都没拿,把王老太太气的坐在院子里就开始嚎哭,左邻右舍也被他吵醒了,全都扒着墙头往院儿里看。

还有的孩子被吵醒,起来后哇哇大哭的人家,那骂的可难听,我告诉你,你个老死婆子把我小孙子都吵醒了,我孙子被你吓到了,你得赔钱。

没见你家这样的,别人家都没起来的,你却越在院子里面。连哭带嚎的。

你说说你就是哭,你也得等到天亮,别人家起来呀。你这都影响四邻了。

有多大的事值得你起大早就开始哭,难道是你小儿子回来虐待了你不成,王老太太一听,直接就骂开了,你纯属放屁。

我的老儿子最孝顺了。然后王老太太就说,我今天早上做好的饭菜留给我儿子。赶路饿了吃。

可谁曾想我刚放到桌子上。去房间喊我老儿子起来吃饭,可回来发现全部都丢了,什么都没剩。

看那光溜溜的盘子,就知道,一定趁我去我喊我儿子,把所有吃的全部偷走了。

等我回来时,发现厨房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了。哪有这样的损贼,什么都偷的,连饭菜都偷。

哪个天杀的?拿了老娘的吃食,赶紧给我送回来。

有的人扒在墙头上,大声的冲着王老太太喊,王老太太你别生气,生气也没有用, 吃食在你家厨房丢的,那一定是你家里人谁偷的。

挨个房间查查不就知道了。这人一喊完,王老太太搜了一下,从地上爬了起来。

这厨房离王静茹他们的房子最近,所以一下子就冲进了房间。

挨个房间翻找,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所以找了个寂寞。

每个房间都翻完了,也没找到,不但没找到。还发现了大秘密。

老大房里翻出来50两文银,老二在房间里也藏了能有三两多银子。

这可把老两口儿气坏了,他们都没有银钱去供自己小儿子读书了,他们可倒好,攒了五十两银子。

他们再分有银钱,也不能着急打算卖二丫。既然有银子了,就不那么愁了,给儿子先生买的礼物钱有了。

本来老王头儿一看银子够了,就不打算卖二丫了,可是老四王铁伟说什么都要卖,最后老两口点头同意,王老四没在家吃,直接去镇上吃了。

他着急着卖二丫,所以赶的比较急,天刚亮,王老四就回了镇上,然后坐了个牛车去了县里。

到了县里,来到刘员外家,看见这气派的大院子。管家问清缘由,才知道原来是卖自己侄女儿的。

管家上下打量着王老四,心里非常鄙夷这种人,但是嘴上却没说,想必你也是读书人,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一次性交完钱,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管家给王老四五十两银子,一次性买断。以后你们家就没有王二丫这个人。

王老四像个哈巴狗似的,对着刘员外的管家点头哈腰。

最后王管家要去镇上办事儿,正好把他带回去。

顺便儿第二日把那个小女娃也带回去。想的挺好,就没想王静茹愿不愿意。

但是这次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商量好后,明日管家就去接人去。

王老四也从县城返回了镇上,又从镇上回了村里。

回来时天都已经黑了,王老四吃过晚饭,和王老太太商量起了明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