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另一边,大明宫中的贾瑛笑的志得意满。

元康帝看着他这副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说贾瑛呀。”

“你这么费尽心思的把五成兵马司拿到手里干什么呢?”

“你该不会真的觊觎朕的宝座吧?”

贾瑛看着元康帝。

真话在嘴巴里边转了一圈,又钻回了肚子里。

“嗨,瞧您说的!”

“您这宝座可不好坐啊!”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就没见你哪几天真的开心过。”

“皇帝这位置,是个高个子的位置。”

“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天塌下来,你要顶着。”

“朕还是喜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

“天塌下来,你顶着。”

“好吃好喝的,我享受。”

“当然了,作为对你的回报!”

“我也会领兵打仗,为你开疆拓土,为你镇守国门。”

“怎么样,这个交易你是一点儿也不亏吧?”

袁康帝哈哈大笑,对于贾瑛的回答,他是满意的。

只要他不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宝座上,一切都好商量。

然而自己的问题却被贾瑛打马哈,略了过去。

元康帝虽然没那么的聪明,可他也不傻。

他别有深意的看了贾瑛一眼。

“你还没回答朕的问题呢!”

“说来说去的,就是不回答朕是不是?”

贾瑛看着元康定脸上认真的神色。

他也收敛起了嬉皮笑脸。

就这么大咧咧的站在御书房中间,和元康帝对视。

“陛下。你不必怀疑臣。”

“臣要这五城兵马司要是想拿来威胁您。”

“或者说是您的宝座。”

“就不会当着您的面来要了。”

“臣只是觉得,臣这些士兵们都要跟随臣在外征战。”

“即便不征战,他们也要在军营里边时刻操练着。”

“而这五城兵马司”

“则是负责维护整个神京城的治安问题的。”

“如果五城兵马司变成朕手中的利器。”

“那么,不敢欺负朕,以及朕家人的人就又多了些。”

“想在这神经城中闹事的人也就少了些。”

“不管是谁人闹事,他也得掂量掂量,惹不惹得起朕。”

元康帝笑着摇了摇头,这确实是贾瑛的办事风格。

这小子从来就很贪心。

只要是他想拿的,还从来没有他拿不到手的!

所以他说的应该也是真的,至少此时此刻的他并没有觊觎自己的皇位。

贾瑛看得出来,元康帝虽然和自己关系好,虽然也很信任自己。

可是帝王的禁忌不就是功高盖主吗?

如今自己拿在手里的权利太多。

自己手中的兵马也很强盛,数量也庞大。

会得到元康帝一定程度上的忌惮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他也不准备再在大明宫中和元康帝继续耗下去了儿。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说多错多。

有些话不如不说。

毕竟,如果一个君王要猜忌你,有的是理由。

而贾瑛他自己本来也不清白。

贾瑛当然没打算在元康帝在位的时候

就对他的江山怎么样。

但是,元康帝生的那两个大“孝”子可就不一定了。

当然啦。

正是因为元康帝有着太子和梁王这两个大“孝”子。

贾瑛才没有这打算。

否则。他还真说不一定呢!

不过废话不多说。

这些都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风平浪静。

贾瑛也很是舒坦的在后院里美美的度过了一段时间。

贾艾比贾苹先出生—“九六七”两个月的时间。

贾瑛原本也是怕秦可卿累着,所以提议说两个小孩一起办半个百日宴。

可是贾瑛也不想委屈了贾艾。

所以他也没说一定要是在贾苹满一百天的时候

办那个百日宴,反而是请了钦天监看了个好日子。

选择了贾苹天的时候。

而那时候神京城已经入了深秋。

在这之前,他和秦可卿且还有的忙的。

要给各个权贵送去请帖。

稍远一些的。还要早一些去驿站寄出去。

还要置办席面等等。

两个孩子的百日宴,还得举行抓周礼。

各项物件也都得准备齐全了。

然而,偏偏就是这个节骨眼。

又有人开始不安分了起来。

这天,贾瑛一如往常。

在秦可卿的院子里。逗弄着两个儿子。

秦可卿和华兰则是在一旁的银杏树下绣着手帕和肚兜。

深秋的阳光,温暖又明媚。

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在金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清风一拂过。金黄的蝴蝶就扑簌簌的落。

两个白白胖胖的婴儿看见这一幕,在摇篮里边开心的手舞足蹈,嘴里咿咿呀呀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看着这一幕,自己也深陷其中。

贾瑛心里边儿满满当当的都是幸福和惬意。

然而,偏偏就是有这么些人,要来打断这静谧又美好的时光。

一名锦衣卫百户。就在此时急匆匆的出现在贾瑛的眼前。

“陛下,大事不妙了!!”

贾瑛现在一听见这句话就头疼的紧。

他皱起眉头,轻啧了一声。

“怎么回事?又有什么事情大事不妙了?”

那锦衣卫百户顶着贾瑛吓人的目光,也是硬着头皮说道。

“回禀陛下!!”

“倭国的使臣已经上岸了!”

贾瑛一惊,“噌”的一下就站起了身来。

“怎么会这么快?”

“前段日子你不是还说他还漂在海上。”

“暂且不知道要在哪边上岸吗?”

那锦衣卫百户也是有些尴尬,讪讪的挠了挠头。

“这……属下不知。”

贾瑛皱着眉头,嫌弃的别开了眼。问道。

“他在哪里上的岸?”

那锦衣卫白户闻言,脸色更加惨白几分,额头冷汗已经蹭蹭往外冒了。

只听他咬着牙,硬着头皮道。

“福建漳州。”

贾瑛狠狠的皱起了眉头。

“朕不是让你们是先在福建各个码头都布置了人手吗?”

“怎么还能让他悄悄的上了岸?”

那锦衣卫百户苦着个脸说道。

“他乔装打扮过!”

“又脱离了大部队,自己一个人上来的!”

“混在了出海的商队里。”

“咱们的人一时没有察觉就让他跟着上了岸。”

“等到他上了岸之后。”

“查他的海关文牒,才发现不对劲。”

“眼下已经被咱们的人扣了下来。”

贾瑛揉了揉眉心,真是难以想象自己手底下还有这样的酒囊饭袋。

不过事已至此,重要的是先解决问题,再追究责任。

“既然他都已经上岸了,那就观察几日。”

“等到他的大部队也登了岸之后,咱们再放了他……”

“让他和大部队一起来见咱们的陛下。”

“记得要让咱们的人亲自护送他们过来!”

那锦衣卫百户点了点头。恭恭敬敬地说,“属下遵命!”

说完,他就要退下。贾瑛却喊住了他。

“等等!你急什么呀?”

“朕话的还没说完呢!”

那锦衣卫把或额头上再次冒出了涔涔的冷汗,只听贾瑛继续说道。

“可以把这个消息放给绣衣卫那边知道了。”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儿,锦衣卫百户的心又轻轻地放回了肚子里,再次恭恭敬敬的行力说到,“属下遵命!”

这回他长了个心眼,又说了一句。

“属下告退!”

眼前的贾瑛轻轻点了点头。

他这才安安心心的退下了。

不一会儿,大明宫,御书房内,唐时慌慌张张的走了进来。

“陛下!!大事不妙!”

元康帝和贾瑛的反应如出一辙。

“怎么回事?什么叫大事妙了?!”

唐时严肃的板着一张脸说道。

“倭国那边来了使臣,眼下已经在福建漳州登了岸!”

闻言,元康帝脸色一变。

他将手中的毛笔“啪”就丢在了笔洗中,“蹭”的一下站起了身。

一阵风似的从书案后绕到了前头来。

“倭国使臣来了???”

“他甚至都上岸了?!”

“在这之前,怎么也没人告诉朕一声呢?!”

“他们国家这次来是干什么来了?!”

唐时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还是板着一张脸说道。

“陛下,这微臣也不知。”

元康帝的眉头紧紧皱起。他赶紧冲夏守忠说道。

“夏守忠!”

“赶快去!去叫贾瑛进宫来!”

“朕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夏守忠还能如何?他只能赶紧应是,然后亲自乘着一顶小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