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 第130章 龙元纸钞普及化,徭役制度终废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龙元纸钞普及化,徭役制度终废止

德阳殿上。

贾瑛的气势足以压倒在场的文武百官。

要知道在以往,中原地区一直都是秉持着不往海外发展的政策。

所以不仅边防陈旧,就连最基本的海上战船也是少之又少。

这一次。

贾瑛直接下令要耗资两千万两白银,打造舰队,无疑是晴天霹雳。

沉默了半晌。

此时户部的官员终于是忍不住,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

“虽然大奉朝去年的税收暴涨了几成之多,但是这两千万两的军费,是不是过于浪费了。”

“这可是国库将近一年才能够积攒下来的存银啊!”

此话一出。

立马引得在场的官员们纷纷附和。

要知道在大乾朝时期。

朝廷因为年年征战还有各种天灾人祸,

税银已经跌到了几百万两银子。

要不是贾瑛在北方打了胜仗,又进行了各种制度上的改革,根本就不可能如此快恢复元气。

然而。

贾瑛却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大奉朝的税收所依靠的,主要还是盐税、农业税。

可是这些税收能有多少?

贾瑛自然是看不上这些税收的,在商业税面前,这些都只是蝇头小利。

而征收商业税。

就必须要开放海上贸易,打通在海上的贸易路线。

大奉朝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那在海外可都是畅销的奢侈品,属于暴利行业。

一旦能够掌控海上的话语权。

彻底放开海外贸易。

那么商业税将会出现一个恐怖的数据。

所以组建海军舰队。

事关商业税的推广。

势在必行。

贾瑛看着底下的大臣们沉默良久后,遂即凝声道:

“户部尚书林如海出列!”

文武百官立即安静下来。

慑于贾瑛的威严。

人逢喜事精神爽。

林黛玉刚刚册封为湘妃,林如海也高升户部尚书,自然是精神抖擞,连忙站出来回应。

贾瑛遂即喝令道:

“朕命你铸造的龙元如何了?”

“什么时候能够投放到各地郡县?”

所谓的龙元。

就是一种类似于后世钞票的东西。

推广商业税。

龙元也是至关重要。

贾瑛就是要彻底废除金银在市面上的流通效果,以此来达到刺激经济贸易的效果。

林如海闻言,顿时面露难色道:

“启禀陛下!”

“按照陛下的旨意,已经在各地郡县设立大奉帝朝银行,然而这龙元才刚刚推出,各地百姓都不愿意兑换龙元。”

“百姓们日常买卖交易还是以金钱为多。”

“效果不尽人意!”

“臣办事不力,还请陛下责罚!”

一语未了。

贾瑛已经摆了摆手表示无所谓,这些事情都是他早就预料到的。

金银钱币在市面上流通上千年。

不强行人为干涉,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推广新型纸钞龙元。

贾瑛又是不容置疑道:

“此次筹建海军费用,全部用龙元支付!”

“从即刻起,凡是朝廷所有衙门,支付俸禄、采办贡品,一律使用龙元!”

“再颁布政令,凡是想要购买商盐、铁矿的百姓,同样必须要用龙元购买,否则一律不准售卖。”

此话一出。

顿时引得满朝轰动。

盐可是百姓们不得不食用的必需品,如此一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天下大乱

而且日后他们的俸禄,也需要用龙元来支付了?

如此一来。

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百姓们前往各地大奉帝朝银行兑换龙元。

真金白银则会流入国库。

只是这样的政策当真行得通吗?

不等百官质疑。

贾瑛又是笑着说道:

“尔今天下百废俱兴,必须要大兴土木,重建国土!”

“从京城开始,扩建神京城于五倍面积。”

“翻新所有的衙署、民间危房!”

“具体的神京城改造方案,朕已经提前告之工部,所需要的一切费用支出,皆使用龙元支付。”

轰的一声。

又是让众人大惊失色.……

扩建神京城?

还是五倍之大的扩建?

这得花多少钱??

这得动用多少的劳动力啊!

“臣觉得此事万万不可啊!”

“大兴土木乃是劳民伤财之举,而今天下刚刚平定,乃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如何能够如此大动干戈?”

“还请陛下三思啊!”

“此时正值春耕,朝廷征用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恐引起民愤啊!!”

怪不得大臣们担心。

历朝历代。

徭役那都是无偿劳动。

也就是说。

百姓给朝廷修建宫殿、城墙那都是免费的。

秦朝的暴政就是和沉重的徭役有关系。

所以众人听说贾瑛要大兴土木,一时间都是唯恐加重百姓们的徭役,引起民愤。

然而。

贾瑛却是摇头笑了笑,大声斥责道:

“朕文成武德,难道在你们的心中就是只知道压榨百姓贪图享乐的暴君不成?”

“从今日起,朝廷免除民间所有百姓的徭役!”

“朕不仅要废除人丁税、田税,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徭役了!”

“凡是为朝廷修建工程的百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工钱。”

“传朕旨意,昭告天下!”

不废除徭役。

怎么解放手工劳力?

怎么激活商业贸易?

所谓的田税、徭役,早就该统统废除了。

贾瑛语出惊人。

一时间哪怕是才高八斗的文武百官,都没能想明白贾瑛到底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没了徭役。

那日后朝廷修建衙门、宫殿,都得花钱雇人。

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朝廷已经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没想明白的文武百官,还在苦苦相劝。

然而。

贾瑛早就是心意已决,而且提前做好了诸多布局,现在哪里肯半途而废?

“此事朕金口玉言!”

“君无戏言!”

贾瑛腾地一声站起来,中气十足道:“速速传朕旨意,张榜各地郡县,昭告天下!!”

朝会结束后。

各种政令接连颁。

一时间。

各地的皇商、盐商全部使用新型龙元来交易。

各地大奉银行吗,门庭若市。

民间百姓为了能够购买各种生活必需用品,不得不将手中的钱币、金银全部兑换成龙元。

本来各地百姓还义愤填膺。

只觉得这是朝廷在变相搜刮民脂民膏。

结果紧接着。

又是一道惊天的政令颁布。

各地上下,全部废除徭役!

要知道。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徭役就是历代皇帝压榨民间百姓,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严酷的徭役,甚至于需要让青壮在一年之内,免费为朝廷出工一个多月之久。

历朝历代的百姓都因为沉重的徭役,苦不堪言。

政令一经颁布。

立即让各地百姓欣喜不已。

而关于朝廷强迫各地郡县使17用龙元来代替金银钱币的风波,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平息了下去。

与此同时。

朝廷的工部在各地衙门开始招揽大量的青壮劳动力。

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工人工资。

虽然都是使用龙元结账,但都是日结工资。

一开始当地的百姓们还都将信将疑,但是当陆续有百姓拿到可观的工钱后,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加入其中。

各地郡县开始雇佣工人,修路搭桥、翻新衙门、兴修水利

尤其是神京城。

在贾瑛的亲自设计和督促下。

每天都要雇佣上万名工人进行施工,其中就包括了当地的百姓,以及从四周闻讯而来的流民。

这些无家可归、无地可种的流民出工出力,随后领取了工钱后。

使用龙元购买粥米食用。

甚至于变相安置了这些无地可种的难民。

整个神京城的扩建工程。

预计是将整个京城的面积扩大五倍以上。

而且在贾瑛的设计中。

还配备了各种基础建筑设施。

其中就包括了公共厕所、下水道给排水工程、医院、学校等等。

而且城中必须全面更新青石板路。

整个工程量极大。

哪怕是几万名工人日夜施工,也得轰轰烈烈干上半年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干的完。

而且在贾瑛的设计中。

随着日后的商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抛弃土地进城,到时候神京城还得继续扩建。

这就是一个无限良性循环的大工程。

而这些工人在赚取到了龙元之后。

就可以拿着龙元去购买粮食、布匹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而贾瑛也顺势废除了人丁税。

哪怕这些人没有田地能够耕种,也能够依靠工资在京城安家落户,甚至于是养家糊口。

随着大量的工人拿到龙元之后在城中消费。

连带着各种商铺生意爆火。

东西两市更是人来人往,热闹异常。

另外一边。

各地郡县纷纷开始推广这种以工代赈的政策。

情况都和神京城类似。

扬州一带。

徐庆走马上任,立即招募了五万水师,日夜训练,同时亲自督造各种携带火炮的战船。

又下令日夜赶工督造沿海边防。

战船修建同样雇佣了大量的工人,各地负责修建战船的工人也都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月后。

各地热火朝天。

大干特干。

随着这些流民都逐渐加入工程行业。

甚至于从乾朝遗留下来的匪寇祸乱也都是明显减少。

往年。

这些难民没有土地耕种,吃不饱穿不暖。

自然就形成了各种盗匪。

现在都有吃有喝,甚至于没有土地也能够活得下去,如何还会铤而走险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