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沧海正道 > 第179章 言不由衷的现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品?

他要怎么品?

但是没过几分钟,卓青远还真品出一丝味道出来。

一股子女人独有的醋意,像浓浓的的爱意,又像愤愤的嫉妒。

夏七的确有些嫉妒,她嫉妒彭玉玲的身份,地位,社会关系,甚至是人情世故。这些都是她所没有的,也是她未曾达到的。

一阵沉默后,夏七又重新和卓青远商讨经营管理的事。她总是那么口是心非,一面恨铁不成钢地批评着卓青远,一面又趋之若鹜地替他出谋划策。

“你可以招两个话务员,专门负责打电话。”

“什么意思?”卓青远扭头看着夏七,夏七却一脸不屑地对他吼道“你好好开车,你想把我也带沟里呀?”

卓青远慌觉,立刻回过神,扶正方向盘,目视前方。

“你们天天安排收猪组四处乱窜,效率多低。你安排个人,把附近所有乡镇,所有得养猪户摸排一遍。把统计上来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让电话专员挨个打电话,只要有愿意卖猪的,再让收猪组去收。这样不仅效率提高了,还能节约成本。”

卓青远听的入迷,忍不住地又给夏七投去赞许的目光。

“好好开车!”夏七又吼道。“真是的,我欠干妈的情,全被你给扯回去了。”

“放心吧,你欠我妈的,倒贴给我。我欠你的,倒贴给你们夏家。”

“算你有点良心。”

“嗨,你说你到京城读书,是不是以后就不回来了?”卓青远突然转变话题,夏七一时没听懂他的意思。

“你说的回来指的是什么?不回来工作?还是不回来生活?”

“你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吗?你要是留在京城工作,不也就留在那里生活了吗?”

“不知道,我无父无母,家不家的无所谓,在哪都一样。”

“你这人吧!聪明是极聪明的,就是少了点人情味。”

卓青远说的小心,他还真有些怕夏七,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还是因为骨子里的自卑感,夏七是高知,他是泥腿子。

“你是没见过他们那种鄙夷的嘴脸。”夏七愤恨地说道。

“谁说我没见过,我小时候不比你强。他们骂我是有娘生没娘养的种,那又怎么样?事到如今,我依然想着家,想我的卓庄村。”

“那你为什么不回去?”

“回不去,回去了就得背着一身烂债。”

“你不停有钱,挺能嘚瑟的吗?还能背债?”

“是情债,喜欢我的姑娘从这里排到法国。”

咯咯……夏七差点笑岔气……她笑卓青远何止脸皮厚,简直是不要脸。

回到村里,卓青远即刻去找高书松,让他在村部大喇叭里吆喝几声。高书松一听说他们养猪厂要招工,直接将话筒递给他,让他自己喊。

下面是卓青远广播通知的原话:

高家湾的父老乡亲们,我是养猪厂的卓青远。

现在给大家播送一条通知,我们养猪厂要招工了。这次招工有几条特殊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听清楚。

养猪厂这次要招两个女的,年轻的小姑娘,最好是没结婚,没对象的小姑娘,要是长得漂亮,优先考虑。

还有最重要一条,声音要甜美。

名额有限,现在只招两个。希望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可以报名。

我再重复一遍,要小姑娘,漂亮的小姑娘,声音甜美的漂亮小姑娘。

卓青远说完,高书松立刻接过话筒,并关掉。

“你是招人,还是找媳妇?”

“都要!”卓青远给高书松递上一支烟。

“什么意思?你和高老头的外孙女搞掰了?刚把人睡了才几天,这么快就要换人了?”

“亏你还是个村支书,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说的理直气壮。我是招人,不是招小妾。我们养猪厂有一帮生龙活虎的大学生,一天到底死气沉沉的,丢两个小姑娘进去,调动一下他们的积极性。”

“你小子,一天到晚,歪门邪道的鬼主意多。话说,你和高老头的外孙女没事吧?”

“你这话问的,我们俩能有什么事。”

“你们俩的事,村里哪个不知道。你这突然又要招两个小姑娘,我有一个想法。”

卓青远瞥了一眼高书松,他觉得高书松话里有话。

“你家闺女才上高中吧?你想干什么?”

“小姑娘家的,上个高中就够了。”

“你可不要有歪门邪道的想法,我正式地声明一下,没超过十八岁,我们养猪厂不收。”

“童工标准是十六!”

“我们的标准就是十八,养猪厂条件差,臭气熏天,所以用人必须得是成年。你家孩子年龄都不够,你就别想这一茬了。”

高书松被卓青远说得不好意思。

人都道养猪厂的环境差,只有真正明白人,才能看到养猪厂的香。养猪厂里养着一帮大学生,个个都是生龙活虎的单身汉,只要能把自家的闺女塞进去,将来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三期项目进展的速度有些放缓,年初从银行拿回来的钱,已被二期工程吃的差不多了,新猪仔还在成长期,回笼的资金,根本填不上工程进度。

卓青远最近又忙于工地,难免有些顾此失彼。

这次回来,卓青远要先把养猪厂的事情稳好,这才是目前唯一有资金来源的正事。

就在卓青远准备招人的第二天,高老汉上门来找他。高老汉找他也没别的事,他是向卓青远辞职来了。

高老汉的辞职让人有些意外,当初卓青远费劲把他请来做技术员。可以说,在养猪厂最困难的时候,有他在化解了不少风险。

二期投入使用后,一期也跟着进行设备升级,高老汉感觉到自己落伍了,他以前的那点道行,已经跟不上养猪厂的发展速度。

以前靠日积月累摸索出来的技术经验,在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技术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你不能走,养猪厂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现在情况刚有好转,你要是走了,人家不戳我脊梁骨吗?”

“他们年轻人搞得那些我全不懂,跟不上他们脚步了。”

“他们是他们,你是你。光有技术也不行,经验也很重要。”

“我知道你是好心,我也不是赖人。”

高老汉有些言不由衷,可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