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沧海正道 > 第133章 诡诈的领导艺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烟也抽了。

车也用了。

彭玉玲的话总算端出来了。

卓青远如果不想淌这趟水,他就不会和彭玉玲一起回来。

他们来到公安局,打听才知道,事情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工地的尸体是昨天下午被发现的,而且不是一具,而是两具。事情发生后,罗辰就第一时间联系了彭玉玲,但却一直没有联系上。

而且尸体经过确认,两具尸体不是别人,正是年前彭玉玲邀请卓青远去市区庆功那晚,被卓青远反捆的那两个人。

这一打听,卓青远自己都懵了,自己瞬间成嫌疑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拉下水。

从公安局出来以后,卓青远的情绪有些失落,他不想和彭玉玲再待在一起。他总感觉认识这帮人之后,所发生的事就没有一件是好事。

坐在回镇里的车上,他不停地思索着那天晚上事情发生的经过。到达镇里的时候,他直接去派出所找胡兴文。

“市民广场工地挖出两具尸体,你知道了吧?”

卓青远开门见山,胡兴文倒吓了一跳。这可是人命案,如果卓青远为这事来找他,他就是有胆子护,也没本事扛。

“听说了,这么大的事,一大早就在所里传开了。”

“那两个人我知道,年前我在市里喝酒,还跟他们打过一架。”

“不会那么巧吧?你是不是屁股没擦干净?我可跟你说啊,这是人命案,你就是找到省局,也没人敢替你包着。”

“你放心吧,真要跟我有关,我还真不敢找你帮我抹屁股。”

“到底怎么回事?“

年前,我一朋友邀我到市里玩,然后这两人就从县城跟到市区。晚上在酒店房间门口,他们俩带着家伙想偷袭我,结果被我和朋友给放倒了,在房间里然后又折腾了一会。”

“你们有旧仇?”

“我跟他们不认识,对了,他们是刘怀军的人。”

“这我知道,尸体是从工地里挖出来的,那个项目负责人已经被带走调查。你们认识吗?”

“我朋友,在广场项目上他和刘怀军有过几次摩擦,我帮他动过两次手。年前放假,他邀我到市里庆功,他们俩就一直跟着。”

“现在死亡原因还没有定性,需要等尸检结果出来才能下结论。尸体既然是在项目工地被挖出的,这当中肯定有一定的联系。我劝你还是警醒一点,即使跟你没有关系,也得防着别人给你添点关系,小心被人咬一口。”

卓青远被胡兴文说得背后一阵背脊发凉,早上还兴致盎然,充满激情,下午便被浇了一盆冷水。

开年不利,早上还被田素娟数落一番,接着又被胡兴文给打击的心颤。

人常说乐极生悲,一件好事后面必跟着一件坏事,想想真的应验了。

回村以后,卓青远立刻对养猪厂重新做了人事安排,要确保所有工作都要按规章制度慢慢改进。

这一趟省城跑完,贷款的事已经敲定,收猪计划也重新做了调整部署。新组建的收猪组进一步扩大规模,现在不仅是全县收猪,甚至要全市去收。

按照计划,一旦实施到位,目前的圈舍还是不够用,三期工程必须尽快安排到位。

一场简单的会议,卓青远把所有人说的血脉沸腾,大家心潮澎湃,个个摩拳擦掌。方平中几人庆幸自己的坚持,养猪厂正以跑步的姿态前进着。

开完会,卓青远又去通知金巧,公司的财务问题将交由温颖颖处理,以后金巧只负责养猪厂的收入支出的统计,结算等支出问题,由财务部统一管理。

金巧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丢了一次钱,吓得再也不敢碰钱的事,卓青远借坡下驴,刚好把她的工作内容调整一下,免得让她闹情绪。

对新工作内容,金巧并无怨言,反倒一身轻松的姿态。

“听说玉梅到省城找你去了?”

“我问你,我前一个老婆的事,是不是也是你说的?”

卓青远没有回答金巧的问题,而是直接反问她一句。金巧自知理亏,却强辩着。

“我,我没说。”

“你没说高书记是怎么知道的?”

“我没说肯定是别人说的呗!”

“做好你份内的事,我的事用不着你操心。”

“我……”金巧被卓青远批评地竟无言以对,她深以为是自己在工作上出了纰漏。

“二期很快就要验收使用,届时一期也要跟着全面升级,金玉梅已经被安排到省城去学习,过几天就走。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想,该如何处理好工作的事,别到时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卓青远简单地几句话,既卸了金巧的权,又让她无话可说,这是领导的艺术。

卓青远这么做,等于给金巧戴上一顶紧箍咒,金巧瞬间乖巧很多。

不一会,高凤英就来养猪厂找卓青远,让他晚上到家里去吃饭。

这次请客的不是高书记,而是他的女婿高东宁。

自从卓青远跟金玉梅稳定关系后,卓青远倒成了高书记家的常客。卓青远也不见外,刚好他也有事找高东宁。

上一次卓青远跟已经商量好联手整一下饲料供应的事,这个时候他也需要一些确定的信息。

高东宁告诉卓青远,最近他已经联系多家粮食供应商,价格也都合适,只要卓青远这边确认,他就可以直接批量备货。

这是一步大棋,为了逼迫镇里的粮商配合,卓青远暗通高东宁联手作局。

这个主意是夏七出的,以前卓青远做生意讲情份,抹不开面子。镇里的粮商三天两头跟在后面催款,价格还由着他们拿捏。

夏七发现这个弊端,给他提这个意见,一是节约时间,二是可以节约现金流,减少风险。

粮商按季度或年付,养猪厂的周转资金瞬间就有了盈余,剩余资金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要想打通这一环,这些粮商抱团抵抗才是最大的阻碍。如果他们集体断供原料,养猪厂人饿不死,猪却没得吃。

现在只能稳住高东宁,成败在此一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