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沧海正道 > 第44章 跟着失败学撞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开饭时,高书记开门见山。

他把高家湾养猪场的现状,和困境全都讲了出来。

养猪场发生的事,卓青远一点都不感觉到意外。

高书记亲口讲述事情经过,他不免还是有些吃惊。

他吃惊的不是猪场死猪,而是农村人生活习性,过于守旧,一点卫生健康意识都没有。

事情转过来想一下,又都顺畅了。如果当时高书记能明白,他所说的那些问题,就不会出现泡死猪的后果。

现在养殖的工人已经走光,剩下的一些没长成的猪仔,由高书记安排的村委成员,轮流的去喂。大家的情绪都很消极,一时半会,谁也没有好的办法。

养猪场的事,卓青远都一直都看在眼里,他也明白大家心里在想什么。

一顿饭的工夫,卓青远没作任何表态,也没给高书记出任何主意。

现在养猪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还没来得及去看,听高书记这么说,他心里也能明白大概。

第二天早上,卓青远就去养猪场溜达一圈。整个圈舍垮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仍旧泡在粪池里。

剩下的几窝小猪仔,用高书记的话说,即使长大全部卖掉,也只能勉强应付剩余的贷款而已,至于工人的工资,只能欠着,再想其它办法。

看着眼前的一切,卓青远再一次陷入迷茫,他观察了几天,也思考了几天。

现在的情况非常不乐观,他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该放手一搏?

想到自己在洪水中泡了两天两夜,大难不死,他决定再放手搏一把。

大不了又如叶芳说的那样,怎么来的还怎么回去,他从卓庄村出来时,也不过一身皮囊而已。

“高书记,我想问一下能不能把养殖场转给我?”

“转给你?里面现在除去臭哄哄的猪骚味,什么都没有,你要他干什么?”

卓青远的提议,远超高书记的预期。他找卓青远回家吃饭,一是想给卓青远露个底。这里面白园荣投过钱进去,他怕卓青远知道后,会跟村里闹起来,毕竟白纸黑字的协议还在。

另一方面,他是想探问一下卓青远,想知道他有没有补救措施?卓青远没走之前,对养猪场的事非常用心,高书记曾经都看在眼里。

卓青远突然提出要接手养猪场,让他非常意外。现在接手,无异于捡一个烫手的山芋。

“我妈当初跟你商议要投建养殖场,那时候是不是连臭哄哄的味道都没有?现在起码还能闻到点猪屎味。放心吧!这件事我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开玩笑。”

“那你想怎么转?”

“我只是个人提议,你们村委会自己斟酌一下。我是这样想的,现在养猪场已经成这样,你们之前跟我妈签的那份协议,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养猪场现在就是个空架子摆设,后面还欠着银行贷款,谁都知道这是个窟窿货。”

“既然你都看的明白,那你为什么还要接手?”

“我不怕这个,我离开之后没去哪,是去参加抗洪救灾了。不巧的是我还被洪水冲走了,在河里泡了两天两夜。大难不死,我又回来了,我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不服输。你们村委会可以商议一下,如果愿意转,我们再商议具体细节。”

在找卓青远之前,高书记还一度以为,卓青远会幸灾乐祸,有报复情绪。没想到,他突然提出要承包养猪场。

本来,高书记还在为养猪场的事犯愁,突然间,卓青远却冒出这个想法。

要承包养猪场,可不是小事,卓青远说的没错,养猪场现在基本就是个空壳子。而且还背着银行债务,这个时候要承包它,不是傻子便是疯子。

这正是卓青远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像当初他坚持要开眼镜店一样。

大爷爷还评价过他,说年轻人总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对于卓青远的身份,高书记只知道他是白园荣的儿子,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白园荣有些钱他是知道的,卓青远到底有多大的实力,他还不清楚。

卓青远现在只是提出想法,具体怎么转?他并未提实质性的意见,这也让高书记心里没底。

高书记召集村干部开会,大家讨论的焦点,居然是,卓青远有多大能耐,能承包养猪场?

没人怀疑他的经济能力。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他能凭一己之力,重新收拾养猪场。

会场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一石激起千层浪,高书记一本正经地坚持把会开完。

即使各种否定的声音层出不穷,最后投票结果却出奇的一致,大家伙都同意,把养猪场转让给卓青远。

谁心里都清楚,养猪场现在就是个赔钱货,而且谁也不想天天再往猪圈跑,去喂那些见不着前景的小猪。

甚至还有人嘲笑卓青远,高家湾前脚栽跟头,他还拼命地在后面跟着学。

人就是这样,一边嫉妒着你的财富,一边期盼着你走向失败。

天黑以后,高书记和会计高书松,带着村委会的意见,再次去找卓青远。

卓青远叫来高老师,大家重新坐在一起,商讨转让协议。

卓青远提出两种转让方案。

第一种,他和高家湾重新签一份出资协议。他出资承包养猪场百分之七十的协议股份,同高家湾村委会共同经营。

第二种,他出资买断承包权,独自经营,连同银行贷款也一并应承。

不管是哪种方案,对高书记来说都是莫大的恩惠。他在高家湾村委支书的任上十几年,虽没有大功,却也没有大过。眼巴前即将退休,却闹出这般事情出来,当真让他寝食难安。

“青远呀,你怎么会想起来承包养猪场呢?我不知道你妈给你留下多少钱?你为什么不回家,非要待在这里?如果你真有这些钱,回家好好过着安生日子不好吗?”

高书记走后,高老师追问着卓青远。

关爱之心,天可怜见。

“并不是我不想回家,我也是不得已。”

高老师知道,他身上有股子倔强的劲,如果事情不是他主动想通的,别人是劝不动的。

高老师这辈子教过不少学生,卓青远叫他高老师,他觉得卓青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能教到这样的学生,高老师倍感欣慰。

这种对命运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夏七身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