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间土砖结构的农家小院内,照亮了挂在墙壁上的巨大作战地图。

赵磊静静地站在地图旁边,目光凝视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线条,陷入了深思之中。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张志国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房间,一眼就看到了赵磊专注地盯着作战地图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走近几步,轻声问道:\"政委,您在思考什么呢?是不是担心大勇他们无法成功摧毁鬼子的运输队?\"

赵磊缓缓转过头来,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回答道:

\"老张,以大勇的实力和经验,我并不担心他无法完成任务。”

但是,我心中总有些不安定感。毕竟,粮食对于鬼子来说至关重要。”

今春次郎又怎会傻到仅仅在根据地内坐等运输队的抵达呢?他必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这批粮食能够安然无恙地送到他手中。\"

赵磊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作战地图,仿佛那上面隐藏着无尽的玄机。他继续分析道:

\"所以,我认为今村次郎极有可能派遣部队前去接应他们的运输队。这样一来,我们原有的计划恐怕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张志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赵磊的看法,接着说道:

\"政委,要是今村次郎会派出部队去接应他们运输队,那么我们是得重新评估一下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制定出更稳妥的作战方案才行。”

“不过政委你估计今村次郎会派多少人去接应鬼子的运输队。\"

赵磊微微颔首,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他开口说道:

\"老张,我估计今村次郎至少会派出一个中队以上的兵力。”

“而且,这支接应部队很可能会选择一条隐蔽的路线,试图避开我们的侦察和伏击。\"

“要是大勇他们正在伏击鬼子运输队时鬼子的接应部队突然赶到,给大勇他们来个前后夹击。”

“大勇只有 200 来人,而鬼子的押送部队和接应部队加起来将近 400 多人,那他们可就真的陷入绝境了。”

“稍有不慎甚至可能会被鬼子反噬一口,全军覆没。”

赵磊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地回答道。

“那该怎么办,要不让大勇他们撤离伏击地点,暂且放走鬼子的运输队,以免遭受鬼子的两面夹击。”张志国提议道。

“不行,眼下敌我双方正处于僵持不下的紧要关头。”

“鬼子全指望着这批物资维持生计、负隅顽抗,妄图继续对根据地实施扫荡,”

“而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我们在反扫荡战役中取得一些胜利。”

“但敌人在根据地内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已对根据地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创。

“如今,根据地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一天天在枯竭。”

“我们的粮食供应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仅比鬼子稍微好点而已,但实际上也是相当紧张的。”

“毕竟老百姓自身也没有太多的余粮可以用来支援我们。”

“还有鬼子的扫荡部队,只要在我们的根据地多停留哪怕一天,就会有成百上千无辜的根据地军民惨死在他们惨无人道的屠刀之下。”

“鬼子一天不撤退,那么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就根本无法得到恢复。”

“当反扫荡结束之后,我们要重建根据地的难度也就会随之增加一分,这对于我们未来坚持长期抗战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无论是出于对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考虑,还是站在坚持长期抗战的立场上去思考。”

“我们都必须要将这次日本鬼子的运输队一举消灭掉,从而彻底断绝今村次郎继续顽抗到底的念想,迫使他不得不撤出我们的根据地才行。”

赵磊坚决地否定了张志国的提议。

“那么,政委,您是否已经想出了什么计策来应对今村次郎的接应部队了?”张志国满怀期待地询问道。

赵磊思考片刻之后,缓缓地摇了摇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手头没有什么兵力,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之法。”

赵磊的话音刚落,他与张志国便一同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约五六分钟过去,赵磊突然打破沉默,开口说道:

“老张,我想到个法子,虽然有些冒险,但不妨一试。”

张志国闻言,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政委,啥办法?快说来听听!”

“那就是利用咱们团部的电台当诱饵,提前赶到鬼子接应部队必经之路,佯装与他们相遇。”

“鬼子见了我们,必定会全力追击。毕竟,相较于确保粮食安全送达他们的驻地,消灭掉我们的指挥系统显然更为重要。”

赵磊凝视着张志国,郑重地说道。

张志国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政委,您提出的这个方案确实可行,但把电台当作诱饵,这个诱饵会不会太大了些?”

“毕竟咱们只有一台电台啊!倘若电台被鬼子打坏,那我们岂不是与上级失联了吗?”

“如今正是反扫荡的紧要关头,如果得不到上级传递的日军最新调遣情报,那我们就跟睁眼瞎一样。”

“我们想要彻底粉碎鬼子的此次扫荡行动,那就愈发艰难了!”

“正因如此,我才会说这个方法略带风险,然而这个险我们不得不冒。”

“因为目前我们并无其他良策来阻击日军的接应部队了。”赵磊答道。

张志国深思熟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好罢,政委,我赞同您的这个办法,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希望您能够应允。”

“什么条件,你尽管提出来。”赵磊凝视着张志国,开口说道。

“充当诱饵必须由我带队!现在团长不在,你可是咱们三团的主心骨,你不能亲身涉险,亲自带队当诱饵引诱鬼子。”

“万一你有个什么闪失,我没办法向指挥部首长交代。”

张志国语气异常坚定,他深知此次任务的危险性,绝对不能让赵磊亲身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