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到这儿,他便再次气喘吁吁地跑到鸠山跟前,谄媚着说道:

“鸠山太君,这里离乡镇只有不到十里路了,我看,那 187 团的国民党兵肯定没胆量敢贸然追击上来的。”

“因为他们害怕咱们江镇的皇军会出兵接应咱们,搞不好还顺手把他们一举消灭。”

“你看现在,太君们都已精疲力尽,实在已经跑不动了。”

“如果再这样继续跑下去,会有更多太君步刚刚倒地那个士兵的后尘,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因此,属下建议咱们就在前方随意寻一处村庄歇歇脚吧,也让大家伙补充点儿食物和水分啥的。您看如何?”

其实这会儿的鸠山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只见他额头上密密麻麻布满许多白色小点。

那是一路奔波不停淌汗所致,待汗水干透之后便留下这般印记结晶。

鸠山心里暗自盘算着李三的说法,他觉得李三说的话颇有几分道理,不过鸠山却是另有打算。

此地距离江镇不过十里,倘若国民党追兵杀到,他们只需在此地阻击国军半个小时。

城里的鬼子听到动静后,急行军半个小时就能抵达此地增援他们。

到那时,说不定他们还能反手灭掉国军的追击部队,一雪他这一路被 187 团的国军追着打耻辱。

想到这里,鸠山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凶狠的光芒。

于是,他喘着粗气,脸上挂着微笑对李三说道:

“哟西,李桑,您的提议甚妙,我们就到前面寻一处村庄休息,进食补充体力。”

听到鸠山应允,李三脸上难掩兴奋之情,忙道:

“那太君,我先到前面看看有没有可供我们歇息的村子。”

“好的,李桑,你滴快快去。”鸠山气喘吁吁答道。

“嗨,鸠山太君。”

鸠山一行人大概走了七八百米远,便瞧见李三站在路边等待着他们。

李三远远望见鸠山等人走近,急忙迎上前去,谄媚地向鸠山禀报:

\"鸠山太君,您看!右侧不远处有一座小村庄,咱们就到那儿歇歇脚吧。\"

鸠山顺着李三所指的方向向右望去,果然发现在离他们四百多米处。

有一个坐落在小河畔的村落,村中散落着二十几栋房屋。

\"哟西!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们,立刻将这个村庄团团围住!进村后展开扫荡行动。”

“年轻花姑娘滴留下,其他人通通杀掉,你们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活动与休整。”

“至于那些花姑娘嘛……谁能抢到手就算谁的!\"

鸠山一边说着,一边露出淫秽不堪的笑容。

这群日本兵早已疲惫不堪,但一听鸠山说进了村就能肆意妄为,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

眨眼之间,他们便如饿虎扑食般冲向那座村庄。

这个村子是一营李振国防区边缘的一个村子。

由于此地正处于敌我双方势力争夺激烈、反复拉扯的区域,当地百姓早已养成极高的警觉性。

他们深知局势动荡不安,随时可能遭受鬼子扫荡,因此在村庄外围精心布置了民兵暗哨,时刻保持戒备状态。

当鸠山一伙人悄然逼近时,村里的暗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并迅速返回村中通知乡亲们撤离。

这些村民长期深受日本侵略者扫荡之苦,面对多次扫荡早已积累起丰富经验,对于如何安全转移可谓驾轻就熟。

就在鸠山等人尚未合拢包围圈之际,全体村民已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鸠山率部冲入村庄后,扑了个空,望着空无一人的村子,他不禁面色一沉,恼怒地骂道:

\"八嘎呀路!这些支那人狡猾狡猾的干活。\"

接着鸠山下命令道,

“全体部队快快滴,到老百姓家里搜寻,看有什么吃滴干活,15分钟后继续赶路。”

\"嗨!\"众鬼子齐声应和,随即开始挨家挨户地搜寻。

然而,由于村民撤退仓促,加之天色刚刚转黑,许多人家刚刚用完晚餐,灶台上尚余些许剩饭未来得及收拾带走。

这无疑便宜了鸠山和这帮鬼子。

这些日本兵整个下午都在拼命逃跑,他们肚子里的那点儿食物早已被消耗殆尽。

此刻,他们一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活脱脱像是一群饿死鬼转世投胎一般。

各家各户所剩无几的一点儿米糊、菜粥等吃食席卷一空。

李三同样在一户百姓家中寻得了一锅还没来得及吃完的米粥。

只见他先是拿起一只小碗,舀起两碗稀粥便呼噜呼噜地大口吞下肚去。

接着,李三又换了只大海碗,将锅里剩余的所有米粥统统盛装完毕,并端至鸠山前让其享用。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光景,鸠山竟然把满满一大锅粥吃得点滴不剩。

李三眼见着鸠山吃得也差不多有七八分饱了,赶忙满脸谄笑地对着鸠山讨好道:

“鸠山太君,属下认为咱们现在可以继续赶路了,如果休息太久,恐怕国民党军队的追兵就要追赶上来。”

“不不不,李桑,我们要寻觅一处地形占优之地,以便边休息边修筑工事。”

“等待后面国民党的追兵到来,我要把后面这帮国民党士兵统统消灭掉。”

鸠山立马否决了李三的提议。

听到鸠山这一番话,李三顿时傻眼了,心中暗道不好:

这鸠山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如今仅剩下这二十几号日本兵,竟还妄图消灭后面数百名国军追兵。

这简直是白日做梦、自寻死路!不会刚刚饭吃得太饱,让这老东西忘乎所以,不知死活。

然而,李三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地说道:

“鸠山太君,后面可是有好几百国军追兵啊,而我们仅剩这二十来位皇军。”

“即便这些皇军个个英勇善战,也难以以一敌百战胜后面的国军啊,您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冒险了?”

“李桑,打仗滴,你滴不懂。我之所以选择在此地伏击后面的追兵,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十足把握的。”

“此地距离江镇不过十里,江镇的皇军前来支援我们,不消半个小时便能抵达。”

“所以,我们只要在这里拖住国军半个小时,到时我们江镇的援军一来。”

“我们就能来个瓮中捉鳖,将这些追击我们的国军一网打尽!哈哈哈。”

说完鸠山得意洋洋地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