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过多久,新四军战士们便将 八十八 师逼至一块狭小的河滩之上,余史济所率的 187 团也随之撤退至此。

此时的国军士兵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纷纷争抢着跳入河中试图逃命。

翁仕达同样纵身跃入河中,企图涉水过河逃脱,但由于跳入河中的士兵人数众多,彼此拥挤踩踏,许多人不幸溺毙于河中,而翁仕达本人亦在混乱中遭几名国民党士兵踩踏,最终沉入水中销声匿迹。

就在此刻,龙金武带着他的警卫排战士们抵达了河滩边缘。眼见河边的国民党军队争相跳入河中相互踩踏,龙金武略作思考片刻之后。

\"通信员!立即传达命令给各营,立刻停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站在一旁的通信员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指令,惊愕地凝视着龙金武。龙金武转身面对通信员,怒目圆睁,大声吼道。

\"赶快去传递命令,要求各营马上停止攻击国民党军队,你还傻愣在这里干什么?\"

于是通讯员大声应道,“是,团长。”

旁边的赵磊满脸疑惑地开口问道:“老龙,你这是为何?这个时候停止进攻,难道你想让这些国民党军队趁机渡河逃跑吗?”

龙金武转过身来,对着老赵认真地解释道:“老赵,你看这些国民党士兵们,一个个都争前恐后地跳进河里,好多人都被活活淹死。”

“咱们现在打的可不是日本鬼子,他们也都是咱中国人,没必要把他们逼上绝路。”

接着,龙金武表情严肃地继续说道:

“老赵,我觉得当务之急,你跟老张得立刻带人到河岸边,向那些国民党军喊话,让他们赶紧放下武器投降。只要他们照做,我们绝对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人。”

“如果有人想离开,我们可以当场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总之,要他们千万别再傻乎乎地往河里跳送命。”

听到这里,赵磊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凝视着龙金武,突然间觉得眼前的这位战友似乎在一瞬间变得成熟了许多。于是,他感慨地说道:

“老龙,你如今真是越来越有儒将的风范了!”

龙金武显然是听不懂,他愣了一下,然后好奇地追问道:“老赵,你刚刚说什么‘儒将’?那是啥玩意儿?”

赵磊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龙金武的问题。他拍了拍龙金武的肩膀,便转身带着张志国朝着河边走去,开始组织人员向对河滩的国民党军队喊话劝降。

约五分钟后,新四军停止对河滩国军的攻击。原本炮火连天的河滩,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唯有国军士兵跳河的扑通声和叫骂声。

站在河边犹豫是否跳河逃脱的国军士兵们,察觉到异常,纷纷回头张望。

他们发现,刚才还在追击的新四军已后撤至距河滩约 300 米处停下。随后,新四军摆好阵势,将他们包围起来。

这时,新四军的阵地上传来粗糙制造喇叭的声音:

“八十八师的国军兄弟们,你们已被我军包围,请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新四军优待俘虏,我们保证你们投降后,不搜身、不打骂,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回家。”

“请不要再跳入河中了,河水湍急,渡河逃生希望渺茫。你们也看到许多国军兄弟已被水流冲走。为了你们的家人,也为了你们自己的生命,放下武器投降吧。”

“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此次战斗由你们挑起,我们是被迫自卫,但不会将你们赶尽杀绝。因为每一位国军兄弟,都是抗战的一份子。”

“现在,每多伤亡一名国军士兵,未来抗日战场上就少一份杀敌力量,受损的是我们的国防力量,而受益的将是东洋的小鬼子。”

听到新四军的喊话后,准备逃跑的国军士兵纷纷停下脚步,回头遥望新四军阵地。同样地,187 团团长余史济也命令 187 团的士兵停止渡河逃跑。

然而,国军士兵心中仍存疑虑,不敢轻易投降。因其长官长期向他们灌输,若被新四军俘虏,大概率会被枪毙。

见国军士兵犹豫不决,赵磊拿起喇叭,继续喊道:

“国军兄弟们,日本侵略者尚未被逐出中国,我们的同胞仍在遭受鬼子蹂躏,我们的妻儿老小,还在被鬼子屠杀,我们的国土尚未收复,你们怎能忘记作为中国军人的使命?”

“你们当中许多人是从关外撤退至关内的弟兄,难道你们不想打回老家,见见留守关外的爹娘吗?你们难道忘记了国仇家恨了吗?”

说到这,赵磊率领战士们齐声唱起: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在新四军的阵地上,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关外,历经磨难流亡至关内后参加新四军。

此刻,他们一边歌唱,一边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那悲愤的歌声如泣如诉,仿佛要将心中无尽的哀伤与愤恨都倾诉出来。整个阵地似乎都被这悲壮的氛围所笼罩,令人感同身受。

而河滩上的国民党军队中,亦有许多人默默流泪,尤其是那些来自东北地区的官兵们,更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与仇恨。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缓缓朝着新四军的阵地走去。其他国民党士兵见状,也放下武器,向新四军投降。

然而,在这片混乱之中,唯有 187 团的国民党士兵仍然紧握着武器,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余史济。

显然,他们在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这时,参谋长张经国快步走到余史济面前,焦急地问道:

“团座,眼下形势如此,我们该怎么办?”

余史济默默地环顾四周,注视着每一个部下的眼睛。他看到了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悲伤和对复仇的渴望,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

最终,他长长地叹息一声,缓缓开口道:“让兄弟们放下武器,投降吧,留着这条命,将来去杀鬼子。”

说完,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带着一丝不甘。

“是,团座!”张经国恭敬地回答道。

紧接着,命令迅速传达下去,187 团的国民党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向着新四军的阵地走去,缴械投降。

就这样,整个河滩上的国民党军队全部涌向了新四军的阵地缴械投降,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以这样出人意料的方式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