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金武接着说道:“老赵,你明天中午安排三个战士乔装成卖炭的老乡,每人挑一担木炭在鬼子据点前叫卖,把据点里的鬼子引出来。”

赵磊心存疑虑:“老龙啊,就几担木炭,引不了几个鬼子出来啊。”

孙大勇亦有这样的疑惑,他提议道:“团长,咱们为啥不把所有的木炭都推到鬼子据点前售卖呢?这样不就能引出更多鬼子了吗?”

龙金武抬头,瞪着他,没好气地说道,

“你这小子脑子咋就这么不开窍呢!你把木炭全推到鬼子据点前,他们直接出来抢,那还怎么诱敌?难道到时候我们直接冲上去消灭他们?”

“咱们要是真这么干,还没冲到鬼子跟前,就得被据点里的机枪打成筛子!你小子别老打岔,这是很不礼貌的,懂吗?”

孙大勇挠了挠后脑勺,干笑两声,道:“团长,您说,我听着呢!”

龙金武不看他,瞥着赵磊,道:“老赵,几担木炭确实引不出多少鬼子,他们最多派几个伪军出来。”

“只要伪军一出来询问木炭价格,便让这三个战士对伪军说‘得看老总怎么买’。如果只买这儿的几担,那就一块大洋一担;如果买得多,价格有优惠,900 铜钱一担,还可以用日本军票购买。”

“伪军到时还会问战士们到底有多少炭,那就让战士们告诉伪军,还有十几车木炭都放在李庄据点以北 5 公里的山上的炭窑里。”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鬼子知道,战士们手上有大量木炭,鬼子很可能会派人押着战士们上山,去把木炭运回来。”

“只要这些鬼子出了据点,他们也就活到头了。”

听了这番分析,赵磊悟了,他长吁一口气,道:“哎,老龙,你这引蛇出洞之计,太妙了!”

这时,张志国有了疑惑,插话道:“团长,鬼子不一定会派很多人出来,若是鬼子只派几十个伪军出来,那我们的诱敌计划不就落空了吗?”

一旁的其他人也随声附和:“是啊,老龙,倘若只有几十个伪军出来,即便我们将他们全数歼灭,对这场战斗也无足轻重啊。”

龙金武想了想,定定说道:“鬼子若是只派几十个伪军出来,老子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先派一个连的区小队和民兵,将这几十名伪军全部缴械,然后放他们回去据点,好向鬼子报信。”

“当鬼子得知伪军被区小队和民兵缴了械,必然会派大队人马出来报复,到时候我们再将他们一网打尽也未尝不可!”

“哈哈,绝妙!若真如此,鬼子肯定会派大部队出来报复。”赵磊难掩兴奋。

龙金武接着说:“一旦据点里的鬼子被引出大半,我们就可以趁虚而入,拔掉李庄这个据点!”

张志国参谋还是忧心忡忡,他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团长,刚才你也说了,李庄据点鬼子的火力异常凶猛,虽然大部分鬼子被引了出来,但仍有一些留守的鬼子。我们若是强行进攻,不仅伤亡惨重,而且短时间内也难以攻下。”

“而且,李庄周边据点的鬼子,只需一个小时就能赶到李庄支援,到那时,我们就会陷入被动,甚至还有可能被鬼子包抄后路。”

“哈哈,老张,不必担忧,李庄周边据点的鬼子,短期内绝无可能抵达李庄,他们起码得四五个小时才能赶到。”

龙金武如此笃定的回答,令孙大勇不禁发问:

“团长,您怎会如此肯定鬼子增援至少需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李庄?即便雪大路滑,鬼子行军速度减缓,也不至于要这么久啊。”

龙金武却故弄玄虚,并未直接回答孙大勇的问题,只道:“只要这两天温度不升,其他据点的鬼子就别妄想短期内增援李庄据点。”

赵磊看不下去了,道:“我说龙金武,你别卖关子了,快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让鬼子的增援无法及时赶到。”

龙金武狡黠一笑,解释道:“这两天,我让李庆年书记组织百姓对李庄据点周边的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破坏,还让他们在被破坏的道路上全部洒了水。”

“如今道路都结满了冰,异常湿滑,鬼子要想在结冰的道路上迅速增援李庄,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此外,我已安排胡一山书记,要他派出区小队和民兵,在各个鬼子据点通往李庄的道路上埋好了地雷,这样只会让鬼子的增援速度更慢。”

“这办法妙啊,老龙,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往路面泼水结冰来减缓鬼子行军速度的妙招的?”赵磊赞道。

“哈哈,我是从《三国演义》里,关老爷水淹于禁七军这里学来的。老赵,明日你带领特务连以及区小队,伏击从据点出来的鬼子伪军。”

“好的,老龙。”赵磊应道。

“大勇,你率领两个连,今晚先到鬼子据点周围潜伏好。李庆年书记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衣物和食物,你们下半夜就出发。”

“明天下午等鬼子出来后,到晚上我会派人趁机潜入据点,把守门的伪军干掉,放下吊桥,你立刻带领大部队冲进来。”

“好的,团长。”突然,孙大勇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他震惊地问道:

“团长,您说派人潜入据点,可晚上鬼子的探照灯会来回不停地扫射,我们还没靠近据点就会被发现啊,除非我们有内应,难道我们有内应帮忙?”

“没错,据点里有个给鬼子做饭的老乡,他是李庆年书记的亲戚,李书记已经去他家做工作了,估计问题不大。”

说完,龙金武转身对身边的人说道:“好了,今晚大家都做好准备,明天早上开始行动,散会。”

“是!”

翌日中午,李庄据点。

据点吊桥外,四个伪军正在站岗。其中一个伪军抱怨道:

“这该死的天气,这么早就下雪了,冷死了。那些从老百姓那里抢来的木材,都被日本人搬到中间的炮楼烧火取暖了,一点都没给我们留。这日本人简直不把我们当人看!”

另一个伪军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好了,李四,你就别抱怨了。有什么用呢?谁让我们穿上了这一身黄皮?穿上这黄皮,就是让日本人欺负的命!”

李四怒喝道:“他娘的,自从穿上这黄皮,日本人就不把我们当人看,老百姓也在背后挫我们的脊梁骨。早知道这样,当初老子就该投靠四爷!”

“嘘,你不要命了?要是让小鬼子听到,你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卖炭哦,卖炭了哦,刚刚出窑的炭哦,都是无烟炭哦,要买的就过来瞧一瞧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