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提出这个观点的,实际是“孤勇者”家园的一篇问答,而这篇东西范规认为非常具有可行性。

先知作为一股外来势力,短期内是无法照地缘形成势力的,而他们也不愿意按照古代生产力的条件,去一步一步经营所谓的霸业。

他们要的是快速升级,所以他们必须不断扩大青州的商业地盘,获取充足的商业利益,才能往沿海的根据地输血。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养起一支足以定鼎天下的军队。

而且,修建这个劝业场的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军事上的。

劝业场的地点,是靠西北方面直面官道的一处土地,背面面对官道的,便是一座棱堡式的建筑,这是一种近代热兵器时代的据守堡垒的形状。

顾名思义,棱堡就是堡垒上面会伸出多个棱角,每一个棱角上面都是部署了火枪或者火炮来防御的建筑。

因为棱角的射击视野极宽,可以居高临下大规模杀伤敌军,而进攻方又如果针对棱角的点进行进攻,又不可能攻得下来,所以这是一种可以用少量火力就足以阻挡大部分军队的防御建筑。

“那个,老张你说你已经在承办临淄的建材产业了吧,这玩意就地取材,大概标准足球场大小,这样一个建筑体,一年时间应该差不多吧?”

“大哥!你说得轻巧,还一个足球场大小?!”

“你当建材可以凭空变出来啊!我哪有设备?哪有技术工人?”

“还有!我们满打满算就12门火炮,又不能在现代搓钢管,又不搓火枪,拿什么装备棱堡?”

张岳说着有点想哭,这先委会办事,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这不但拉着跨,这都扯着蛋了。

“哦哦!是我没和你说乌仑的情况,哈哈,好消息!那边情况比国内宽松多了!”

范规在听筒里却笑出了声来。

这次他虽然在乌伦经历了点波折,但是因为此结识了海明和大宇的海外产业,却在不经意间,开辟了另一条门路。

乌伦这边,也和巴铁差不多,有着许多民间的小作坊和小厂子,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可以帮你搓任何东西的手艺人。

所以这次除了货品,范规又带来了两样新武器。

一种是按照明末佛郎机子母炮的式样,加上可回旋的炮架,锻造而成的一种袖珍版的子母炮,发射一磅重的实心弹丸或者霰弹。

这种炮虽然短小,有效射程也只有400米左右,但它的优点是使用了摩擦拉火管,在熟练炮手的操作下可以达到20\/分的射速,这速度哪怕放到拿破仑时代,也是极其高效的。

而且这座炮用灰口铸铁就可以制作,构造简单,完全可以在古代复刻。整体炮身也只有45千克,在恶劣天气下也有较高的可靠性。

这种炮可以装备在船上,作为副炮,使用霰弹参与海战。也可以由三名步兵快速搬运,出现在需要的任何阵地上。粗糙简单的设计,容易制造也容易回炉,甚至可以用来大规模培养炮兵新兵。

“这东西我这次直接带了50门过来了,以后可以让咱们的工匠自己搓,这东西简单实用,不管是搭配重步兵团或者楼船、碉堡,都是十分有用的。”

范规自顾自地介绍着,这东西让张岳眼睛一亮。

“听你这么说,土是土了点,但架不住量大实惠啊?”

“这个是土的,我这第二种就是洋的了!”

范规笑道,他这次带来的第二种武器,同样也是这种小口径但是射速很快的炮。

张岳猜他大概是想用这种火炮,来弥补火枪的火力缺口。

但是这第二种火炮显然就是蕴含着现代科技的结晶了,这是一种后装滑膛炮,重量更轻,仅仅只有27千克,口径40毫米,同样是在400米的距离上发射霰弹,但射速可以达到恐怖的65发\/分。

“你这是……机关炮?”

张岳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两种炮,范规分别把它们称为“子母炮”和“速射炮”,第二种便是速射炮,它的炮管是乌伦的师傅用简单的40毫米轧制钢管搓的,没有膛线,发射圆形弹或者霰弹。炮手摇动手柄,通过一个凸轮装置控制枪机闭锁和击发,用起来有点像奶茶的封口机。

这种炮使用的炮弹,是一种带有中央底火的铜底纸壳弹,而范规经过改良,做成了弹带。从这点上看,已经类似近代机关炮的雏形了。

这门恐怖的速射武器,可以发射独头弹射击800米距离上的目标,而再400-500米的距离上,用它发射霰弹,在这个时空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这个短期没办法在古代造,尤其是弹药,但乌伦师傅搓这个一点问题没有,这个我也带了20具过来,还有弹药,除了射速快了清膛麻烦一点之外,其他一点毛病没有!”

“这东西装了10架在你的棱堡上,全天下的兵想从大路上进攻都进不来,这东西和三国时代装备的代差,比清末八里桥双方高十倍都不止!”

“靠!这不就是重机枪了?”

张岳咋舌,心想范规果然懂行,人家不造火枪,直接先造机枪。

“这东西太猛,我想法先给你几架保命用,这东西真的轻,架在轱辘上就能推着走。”

范规顿了顿,又道:

“至于那倭国,我现在已经在请乌伦的师傅在搓68磅的海军卡隆炮,两周后应该可以完成,那玩意来了,我们应该就完全不用担心那些倭国的小早船了。”

“对了!你在临淄那边商业发达,抽空多买一些船,吨位越大越好……”

范规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溜,放下听筒后,张岳突然感到一阵油然而生的安全感。

难怪伟人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啊。

张岳又仔细端详起地图来,果然临淄城的东北,确实有一大块地,得赶紧找焦和商量,把这块地皮弄下来。

最好把粥场也搬到那边去,反正现在从大户那里掏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干脆也搞个以工代赈,把那块地皮的平整和基础工作搞一搞。

另外,先委会不是还要在这边搞建材厂吗,干脆也放到那边一起,土窑就土窑,先动起来再说吧……

张岳思忖着,顿时,一座座混杂着古近现代的建筑综合体,在他脑子里拔地而起……